
2007年的中国女排,因老队员伤病的原因,被迫进行了大面积的换血,二传启用了年轻的魏秋月,主攻则是王一梅 杨昊,接应位置由于05,06两年副攻改接应失败,依然是老将周苏红担任,副攻则是全面走向高大化,薛明和马蕴雯正式成为球队主力副攻,徐云丽做替补。由于2007年,汤淼发生意外,周苏红暂时离开中国女排,接应一职被陈忠和随机应变,从现有球员里的副攻刘亚男身上改造了一把,虽然战术攻和一传是保证了,但是刘亚男不具备强攻能力,还是让这个临时的改变最终也只是停留在了应急阶段。代表亚洲参加本届大奖赛的球队由传统的中日韩泰变成了中日哈中华台北,加上中国女排大换血,日本的实力依旧只是世界前8的水平,导致本届大奖赛亚洲的参赛水平整体最低。欧洲则是意大利和俄罗斯领衔,波兰成为FIVB的宠儿,经常在欧洲可以免打资格赛直接获得参赛名额的球队,荷兰则是通过与德国、塞尔维亚、阿塞拜疆等球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由于2007年是世界杯年,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的中国队被FIVB婉转告知不要参加当年的世界杯,因此,中国女排才有了这一年的换血练兵时间。中国女排过于年轻,以至于在最初比赛开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女排最后只能是依靠东道主的优势晋级总决赛了。事实也证明了大家的猜测,9场比赛4胜5负的战绩,让中国女排最终排名预赛第八,因此,尽管古巴以5胜4负的战绩排名第六,也只能被中国挤出总决赛。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依然是5夺冠军的巴西和世锦赛冠军俄罗斯队,但是比赛总有意外,五星巴西在首战3-0横扫波兰之后,居然接连被俄罗斯和波兰上演五局逆转大戏,这一似曾相识的一幕,曾在2005-2006年的中国女排身上多次上演,而这次换成了巴西,赛前不被人看好的中国队,首轮5局大战惜败给后来夺冠的荷兰队,随后接连以两个五局大战逆转波兰、意大利,巴西连败,中国连胜。三轮过后,排名大乱,最被看好的五星巴西,最后接连被意大利和中国击败,新人出战的中国队,在最后一战中,以3-0零封世锦赛亚军巴西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这支球队的希望。总决赛以荷兰五战全胜首次封后大奖赛结束,一个新的冠军就此诞生~

奥运会年的大奖赛,依旧是世界诸强练兵的最好阵地。荷兰意外获得2007年大奖赛冠军,让这支球队顿时看到了美妙的前景,岂不知欧洲无弱旅,荷兰居然没有从欧洲的预赛里杀出来,代表欧洲参赛的变成了意大利、波兰、德国、土耳其。中日泰哈代表亚洲参赛,韩国依旧没能从换血导致的实力下滑中走出来,没有获得亚锦赛前四名,也让她们直接无缘大奖赛。
随着养伤的众多老将的回归,中国女排的实力较之2007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战术打法却依然是4年前的老战术,因此,在面对世界强队逐渐走向以强力接应为进攻核心的大背景下,中国女排的大奖赛之路走的异常艰难。宁波站,借助主场之力,中国3-2艰难击败世界杯亚军巴西队,随后在澳门的分站赛,被对手3-0横扫,双方常规赛1-1战平。巴西、中国、意大利均是8胜1负,算小分,分列1-3位晋级总决赛,另外三支球队则是日本、古巴和郎平指挥的美国队。
随着郎平对美国队的调整磨合逐渐到位,诸多老将也先后回归,尤其是攻防核心TOM的回归,让美国队三年之后再次打进总决赛,而中美对决则因为两队主教练均是中国人,被媒体和球迷无限量的扩大和渲染,和平之战从2005年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
常规赛中顺风顺水的中国女排,在总决赛中开始遭遇滑铁卢,接连的失利加上老将的伤病,疲劳,整个球队处于极度低潮期。2-3负意大利,1-3负古巴,1-3负巴西,让中国女排在常规赛中的战绩突然变得如此的苍白,3-1击败日本之后,才让中国女排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在前三轮中战绩也并不理想,0-3负巴西,2-3负古巴,1-3负意大利,仅以3-2险胜日本。当同是1胜3负的中美两队在最后一轮遭遇的时候,谁能顶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者,美国队率先以25-23 25-19取得两局的领先,随后中国队后程发力,以25-22 25-21扳回,双方又回到同一起跑线,关键的决胜局,美国队把握住了机会,以17-15两分险胜,赢得了这场和平大战。
后来卫冕奥运会冠军的巴西女排,本届总决赛,可以说发挥出了相当高的水平,五战全胜,只丢1局,成功卫冕大奖赛冠军。

09年的中国女排,在争议中进行了换帅和换血,蔡斌上任,国家队黄金一代球员全部弃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群85-90年出生的球员,而让人更加争议不断的是,蔡斌针对中国女排现有打法的翻天覆地的变革,也就是所谓的“梅楚革新”,陈忠和时代遭弃用的楚金玲再次被蔡斌招入队中,并被委以主攻重任,但是蔡斌的改革,不是要楚金玲在主攻位置为中国女排摧城拔寨,恰恰相反,蔡斌是希望她能顶起中国女排一传的生命线,真正被寄予攻击核心的是当年在主攻位置成名的王一梅,王一梅被改造成了接应。
从理念上和世界潮流上看,蔡斌的思路和理念无疑是紧跟时代潮流,也是符合当下中国女排的现状的。中国女排不能永远依靠周苏红来打接应,而且周苏红在奥运会后,逐渐淡出了国家队,国内又没有可以与周苏红在风格上完全相同的球员,因此,蔡斌希望通过对中国女排整体技战术打法进行与时俱进的革新,同时也是希望把王一梅攻强守弱的特点发挥到最大化。因此,大奖赛也就成了中国女排战术改造的试验田。
连续缺席两届大奖赛之后,韩国终于再次与中日泰携手代表亚洲参加了本届大奖赛。韩国经过近3年的换血,终于打造出了一套全新的阵容,首先的变化就是主攻和副攻,均起用了身高达到190,主攻金延景更是成为韩国的当家球星,不但拥有192的身高,而且还有全面的技术,可以参与韩国的多种战术攻。副攻杨孝珍,身高190,出色的身体条件,帮助韩国队搭建起了网上的第一道拦网屏障。
欧洲参赛的四支球队分别是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意大利无缘大奖赛,让很多人感慨欧洲的竞争激烈!!而欧洲整体水平较高,也让欧排联一直向FIVB申请增加欧洲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参赛名额。2008年奥运会,铩羽而归的俄罗斯女排,在奥运会后经历了大换血,意大利人卡普拉拉也黯然下课,新上任的主帅库兹尤特金,以前是在俄超担任俱乐部教练的一位资深老帅,自己执教的场次已达1000场以上,可以说能力是能与前任老帅卡尔波利不相上下的,唯一的缺点是年龄偏大,这也说明了俄罗斯现在并没有更合适的年轻教练能够执掌这支荣誉之师。库帅继任之后,并没有完全放弃之前的老将,但是他在组队的时候仍然是选择86-90年的球员作为核心培养,毕竟老将更大的作用是在经验上,因此更加年轻的科舍列娃、斯塔特塞娃成为了俄罗斯的主力。
由于巴西女排2008年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因此,FIVB第一次将分站赛设在了巴西,想必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南美的市场和球迷吧!常规赛巴西女排延续了后奥运时代的强势,新老交替比较顺利的巴西女排,在常规赛中只有中国女排和德国女排与巴西打满了五局,在日本、韩国、波兰身上各丢一局,以常规赛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晋级总决赛,中国女排以7胜2负的战绩排名第三,与荷兰、俄罗斯、日本、德国携手晋级在日本进行的总决赛。
日本举办总决赛,一般都采用单循环赛制。因为相对于分组赛制,单循环赛制更有利于球队在乱中获得好成绩,一旦几队打成连环套,就需要算小分,而这是日本最擅长的,因为日本的防守非产高,即使输球,也不会输的特别惨。巴西依然是总决赛的最大赢家,除了与俄罗斯打满五局之外,其余球队在巴西面前均无还手之力,中国女排也被巴西以3-0横扫,赛前并不被人看好的俄罗斯女排,却以4胜1负的战绩,获得了本届大奖赛总决赛的亚军,中国女排在总决赛中,再次只以击败日本,1胜4负的战绩,避免了垫底的尴尬,在面对欧美诸强的时候,技术变革中的中国女排可以说是毫无优势可言,全部失利。

2010年的中国女排,可谓多事之秋,蔡斌2009年亚锦赛失利,输给从未输过的泰国女排,也让该队首次染指亚锦赛冠军,失去了参加大冠军杯的比赛,而梅楚革新的失败,也让蔡斌备受指责,最终在2009-2010年联赛结束之后,天津女排的王宝泉被排协推上了主教练的位置。王宝泉上任即采用天津女排的训练模式,从人员到打法,全面更换,蔡斌时代启动的梅楚革新,也就是接应为进攻核心的战术体系被彻底放弃,由于王一梅的攻防优缺点过于明显,以至于在最初的首发阵容里,王宝泉虽然让王一梅留在了队中,但是却并使用她,只是在其他主攻不能下球的时候,偶尔让其上场打个过渡。王宝泉的思路,就是全攻全守,重在防守反击,主攻不但要能接一传,保证球队进攻,还要能够在后防线撑起半边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重点训练任务,也就是在防守反击上,而对于战术进攻,更多的是强调副攻的战术掩护和策应,接应更多的是保证一传。
2010年的世界排坛,时针已经转到了世界锦标赛,由于年底的世界女排锦标赛,因此各队不但将大奖赛视为世锦赛前最佳的练兵和试探敌情的主阵地,老将回归也成为了一个热潮。亚洲参赛的中日泰中华台北四支球队,更是精英尽出。韩国由于没有合适的举办地而退出大奖赛,才由中华台北顶替出赛,可以说相当可惜。欧洲只更换了一支球队,俄罗斯换成了意大利,其他三支球队分别是荷兰、德国、波兰,古巴则由于未能在泛美杯上获得前四名而再次无缘大奖赛。古巴女排在2008年之后,由于老将退役,当打球员告别国家队,导致古巴球员新人一直不能顶上来,成绩波动较大。
常规赛,巴西、美国、波兰发挥出色,分列1-3位晋级总决赛,而志在本土世锦赛创造佳绩的日本女排也打出了久违的预赛佳绩,以第四名的身份晋级总决赛,意大利和中国同为6胜3负,只是小分上意大利占优,才以第五名的身份晋级,尽管中国是总决赛东道主,但是中国最后还是依靠自身实力打进总决赛。
总决赛,中国女排如同过山车般的表现,也让国人一直提心吊胆的看完了所有的比赛,连续三个0-3负于意大利、美国、巴西,3-1力挫亚洲主要对手日本队,3-0零封波兰,最后3胜2负排名第四。而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的最佳战绩。更换了主帅的美国女排,在老将TOM的带领下,新人胡克尔发挥出色,帮助美国女排以5战全胜的战绩第二次加冕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巴西则连负美国和日本,最终只获得亚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女排,尽管负于中国和美国,但是接连以3-2击败巴西、意大利,让所有观赛的中国球迷大呼不可思议,说明日本女排为了世锦赛确是做足了功课,而其顽强的防守和多变的反击进攻,也让球迷感慨中国女排与日本的差距。事实证明,当年11月举行的世锦赛,日本女排借助主场之力,充分发挥了其快速多变,顽强防守的特点,最终获得一枚世锦赛铜牌,创造了日本女排20年来的最佳战绩!!中国女排则在世锦赛上经历如同过山车般的比赛,最终名列第十收官,让人不禁感慨,中日女排一夜之间仿佛有天壤之别的差距!!中国女排未来希望在何方?

2011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又是一个世界杯年,不过这一年中国女排可以参加世界杯,因为我们不再是奥运会的东道主,年轻的中国女排在经历了两年的换帅、换血,动荡之后,能否在2011年艰难起航?能否在大奖赛上证明自己的强者身份?能否通过世界杯第一时间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世界排坛自2001年开始,四大赛冠军就不断变换,2001年大冠军杯冠军-中国,2002年世锦赛冠军-意大利,2003年世界杯冠军-中国,2004年奥运会冠军-中国,2005年大冠军杯冠军-巴西,2006年世锦赛冠军-俄罗斯,2007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2008年奥运会冠军-巴西,2009年大冠军杯冠军-意大利,2010年世锦赛冠军-俄罗斯。
十年时间,四支球队轮流坐庄,没有一支球队具备像20世纪90年代的古巴女排那样的绝对统治力,但是获得冠军的球队,她们有共同的特点:技术全面,战术丰富,新老结合,发挥稳定。希望中国女排能够重塑冠军魂,再次打造出一支技术全面,战术丰富,新老结合,发挥稳定的王者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