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高全强
(无有赛事解解闷,说说好话鼓鼓劲)
一,高:
参加北京奥运的中国女排在身高方面,大概可以称得上历届女排之最。这是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之后坚定不移的走高大化道路的辉煌成果。
高大化,主要是体现在进攻队员身高显著增加。
首先,身高超过一米九一的高大主攻王一梅的出现,是04奥运四年以来的最大成果。王一梅在06年的各种赛事中威风八面,发球直接得分颇多,前后排都能扣出有威胁的好球,是中国队的主要得分点。王一梅的出现,比较好的解决了女排主攻人员身高不足以和欧美对抗的局面。尽管在07遇到一些困难和曲折,但是对于年龄只有二十岁的一梅来说,不过是前进道路上的小小插曲。经过周密安排的长达数月的集训,相信王一梅一定会恢复状态,王一梅如果能恢复状态,必将是奥运女排比赛中的一个主要手段。
其次,高大化的另一体现,也就是所谓“双塔”战术
“双塔”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中国队在传统的全面开花、快速多变进攻战术方面,主要队员身高不足、年龄偏大、体力不足,攻击力下降等隐患。先是07强势成长的薛明,后是付出的赵蕊蕊。
赵蕊蕊:扣球高度:3米26 拦网高度:3米15 年龄 27 身高 197
薛明: 扣球高度:3米22 拦网高度:3米10 年龄 21 身高 193
高妹还有马韵文 1米90 许云莉 1米96
“双塔”是女排战术的一大创新。高度的优势,使得女排在国际赛事中,快攻更加犀利和难以阻挡,拦网的优势可能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由于双塔的出现和双塔战术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使国家队在强攻和快攻中,有了自己的杀手锏。在打硬仗、阵地战、实力对抗的比赛中有了制胜的武器。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受到大赛的严酷检验,人们还是有理由对此寄以很大的希望。
二,全:
说到全,首先说全队的全面型打法。中国队自80年代发迹以来,一直保持着攻守平衡,快速多变,适应性强等特点。中国队既不同于欧美传统的高举高打、高屋建瓴式的打法,也不同于以日本队为代表的因为身材条件所限,而采取靠顽强防守,永不放弃,快攻为主的打法。中国队身高优于日本,而灵活机动,基本功过硬的特点一般来说由优于高举高打的传统的欧美强队,身高和力量基本上也可以同欧美对抗。
中国队的这种集高大化和全面型两种优势于一体的特点,造就了八十年代的三连冠和进入21世纪的辉煌。目前高大主攻,和快攻“双塔”的出现,网上的攻击力和拦网能力必将得到提升。进攻实力的加强,必将带动防守能力的提高。中国队这种“全”的特点,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强队也在沿着高大化向全面型进化,巴西就是代表,意大利正在在步其后尘。这表示已经成了世界潮流。中国队这种优势慢慢的为欧美国家所具有。所以要屹立于世界强手之林,不能固步自封,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再说队员的全。中国女排队员身怀绝技。许多队员攻守技术全面、一专多能,有很好的接应,自由人,也有攻守兼备的多面手,进攻队员在处理小球、网前快球等方面,也是眼疾手快。
具体说,周淑红队长过去二三号位快攻成功率高,是主要得分点,又是主力一传。是全面型的一个代表。由于年龄、体质等条件限制,进攻任务可能渐渐被双塔所代替。但是,周淑红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不但在防守上可以依赖,而且在比赛的困难时刻和关键时刻,他的有效率的二三号位快攻必要时还一定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刘亚男也是如此。
全面型打法对于二传的高度依赖,形成了中国队强力二传体系。冯坤04年以前的表现堪称楷模,06-07年魏秋月得到锻炼、取得宝贵的实战经验,二传有了双保险。杨浩李娟技术全面,攻守皆能。杨浩在发球,扣球方面机动灵活,犹如神助。李娟在处理网前乱球的处理技术,后排防守也十分出色。久经沙场的自有人张娜和新秀,也是和以依赖的。
三,强:
有了身材条件的高大,又有了技术上的全面,那必然就有了全队实力的“强”
强,还表现教练方面,陈忠和的确是很优秀的教练。他把在国际二流队伍中徘徊了十多年的女排带出了低谷,荣获两冠,成绩骄人。教练、队员的强,造成了女排的强大。
强,主要指的是整体实力强。不管分组条件如何,中国队有实力进入前四,也有实力走得更远,卫冕的伟大目标是有实力基础的。任何队伍都没有保证必然全胜夺冠的实力。中国队也一样。有实力,有机会,也有强有力的挑战。卫冕道路布满荆棘。能不能迎接挑战,制服强手,那是对各队实力的真正检验。
中国女排的高全强,是作为球迷对热爱的球队的最乐观的估计。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实际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球迷的愿望。中国队要把有希望变成有把握,需要在体力,技术,战术配合方面达到最好,在作风培养,意志品质和精神方面准备最充分。有着大于硬仗、大恶仗、打逆风球的准备,准备的越充分,成功的希望就越大。
我们祝福女排!好运永远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