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重新崛起的中国女排信心百倍,一路高歌猛进,豪取11连胜夺取世界杯。当时的结构是一个没有漏洞的整体加一个强力进攻突破点。当时的中国女排在主攻线上有中国制铁之称的杨昊和大鸟王丽娜,身高一般,但是线路多变,棒头十足,一传防守都有自保的能力,周苏红跑动进攻凌厉迅猛,刘亚男进攻飞快,2人一传防守十分出色,小球串联精细,和自由人张娜一起构建起了黄金一代一传防守的铁三角。球队核心,2传手冯坤移动出手迅捷隐蔽,拦网,防守,进攻都毫不逊色,组织进攻时的大局观更是难得,这样一个队伍已经具备和任何一支强队一较高下的资本,再加上天才球员赵蕊蕊这个强援正是如日中天,难怪当时的队员教练无不信心满满,很多关键球,难度球蕊蕊都依靠高度与技术每每突破,而她舍我其谁的那股霸气不但激励了队友,更烙印在每个球迷心中成为2003女排的经典特征。
2004年失去了陈中和眼中那把能与任何队伍抗衡的利刃赵蕊蕊是完全依靠整体拼下来了奥运金牌。蕊蕊受伤,中国女排没有了必胜的信心与豪气但是心态摆的很好,放低位置一个个去冲击对手,而且当时顶替蕊蕊的大平虽然拦网明显逊色蕊蕊,但在进攻上勇猛非常,个人战术层出不穷,令本就不熟悉她的对手无所适从。但是从结构上还是2003的底子。
伦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要想再登高峰依然很难,本文不谈对手情况,只从与女排以前对比讨论。
首先,组织核心无人,小魏的确中规中矩,然移动出手偏慢,弹跳,拦网,防守均远不如冯坤,进攻上差距更大,只在发球上不落后。她能担当重任帮助女排不落后诸强,然而没有过人灵气的她缺乏领袖群雄的大气与战胜对手的霸气。而目前联赛里几个不错的2传尚显稚嫩。要再登颠峰,我们必须拥有世界顶尖的2传,何时出现这样的人,尚未可知。
小主攻无人,虽然王一梅力拔山,气盖世,在中国乃千载难逢的大主攻人选,加以时日她足以起到蕊蕊2003时在队伍里的关键作用。可是一个一传防守出色,进攻至少不亚于颠峰杨昊,王丽娜的小主攻实在难找。殷娜,李鹃地面功夫可以,进攻没实力;大楚进攻威力大,一传防守始终不让人放心,何晴年纪偏大,惠若棋等尚不成气候。只能期待小字辈的能早点练出一个来。
接应难寻,跑动进攻出色是我们能与强敌抗横的资本,由于身体素质差别,那些追求强力接应的建议恐怕不适用中国队,乃舍本逐末之举。要夺冠军,只有一条路,拥有欧美的高度,(力量不可能达到欧美那样),同时具备日本那样的速度与跑动。而一个跑动的接应无疑极大牵扯了对手的盯防,而王一梅身高体重留下的一传防守漏洞也需要接应的地面功夫了得。然而第2个周苏红很难复制,张磊跑动灵活,出手多变且急如闪电,然身高不足,力量欠缺,地面不成熟是软肋,楚金灵也可作接应,但是同样需要苦练地面。
然而我们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副攻线上人才济济,薛明,马韵文在国际大赛里已能给顶级高手巴西等队制造不小的麻烦,联赛里也有不少高大副攻成型,技术日见全面,而手术后的蕊蕊再披战袍也不是没有可能,依靠副攻打天下的中国女排已经具备一些条件,有了一传,2传即可发威。
自由人方面,张闲,陈展等小将已经崭露头角,勤加磨练,可堪大任。
本人阅历不足,见识有限,先说这些,希望大家积极关注女排,为女排再登颠峰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