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日本花游教母”之称的著名教练井村雅代率队参加过7届奥运会。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花样游泳成为奥运正式项目以来,她一直率领日本队在其参赛的所有项目中均获得了奖牌。井村于2006年底执教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帮助中国花样游泳夺得了首枚奥运奖牌。9月初,归国的前夜,井村欣然应邀参加了国际在线日语网的直播节目——“中日网络对话”,这也是她继去年6月后,第二次做客“网络对话”,她说很高兴用这种形式“话别中国”。
井村在北京的好友、曾率女垒姑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银的中国女垒前教练李敏宽先生应邀同席。李教练与井村同为大阪出生,两人都操着浓浓的大阪口音。
在90分钟的网络对话节目中,井村感谢中国教练组、中国花游界、游泳协会及体育总局的支持与合作。她回顾说,这是她“人生中得以静静思考花游技术”的美好时光,并对中国弟子们的成长和领悟甚感欣慰。她还表示,今后将继续致力于和中国的花游交流,继续为让日本和中国同时成为世界最棒的花游队伍而努力。
井村曾期待自己能“为中日两国留下了一段交流佳话”,她也确实做到了。她留给中国的,不仅是一块奥运奖牌以及花游姑娘在技艺及心理素质上的提高,她的影响还超越了体育交流,对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交往,甚至对日本人和日本社会心态的成熟,也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
七次奥运中“北京是最棒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花样游泳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那一年起,34岁的井村就作为日本花样游泳队的主教练,连续率队参加了6届奥运会。“没想到我还有第7次参加的机会”——说起本届奥运的运营组织工作,她赞不绝口,在节目中一口气夸了6分钟,让周围人无法插话。
“在我参加过的奥运会中,无论是哪方面,北京都是最棒的!”井村不仅对花游比赛场馆水立方的设施表示非常满意,尤其大夸特夸志愿者们不辞劳苦,功不可没。
“运动员、教练员临赛前都很紧张,但水立方的志愿者们却总是积极配合,毫无怨言,连举泳道浮标时,都会注意不要碰到运动员的脑袋。每个队的热身运动时间都很有限,但总是能得到他们积极的协助。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是我所见到的最棒的志愿者!”
奥运开幕那天,井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参加开幕式,而中国运动员出场前,志愿者们夹道齐声高呼“中国加油”,也成了她难忘而感动的回忆。
“毕竟是第7次参加奥运了,刚开始非常冷静,只是想好好看看。没想到出场前,很多志愿者们都夹道迎候在道路两旁,当我们步行从国家体育馆到鸟巢的途中,他们一直高呼‘中国加油’。他们的声音是那么整齐有力,我从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中国一定要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中国队就是在志愿者们发自心底的‘加油’声中步入鸟巢的,我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感动。”
话音未落,井村又不放心地追加了一句:“也许之前你们也听到了很多赞誉之词,有人甚至会觉得‘夸得过头了吧’?但我要以我第7次参加的身份告诉大家,无论是设施还是人员,北京奥运会真的都是最棒的!”
师生情谊浓花游姑娘眼中的井村教练
在节目的准备过程中,记者得以电话采访了国家花游队的9名泳花,姑娘们分别对一年多来,每天朝夕相处10个小时以上的恩师说出了心里话。井村微笑着听完了录音,神情非常沉醉。
“井村教练,希望您回国之后,能微笑着回想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想念你严格的教导,想念你对我的好,想念你爽朗的笑,祝你永远开心、快乐!”队长张晓欢深情款款,说出的话就像唱歌。
“教练教了我很多如何与队员相处,如何鼓舞队友、成为核心人物的知识,她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晓欢曾参加过3届奥运会,“我和教练很有缘分”,她至今有一段关于井村的难忘记忆。
“2002年,我参加釜山亚运会,由于韩国队是主场,对方势头很猛,我们情绪低落,几乎都要放弃比赛了。这时,碰巧井村路过,她就对我只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这句话最终鼓舞中国队扬起士气,夺得了银牌。
在晓欢眼里,井村是个极其严厉的教练,但平时,却又很爱开玩笑,和大家贴得很近。
“花游是女孩子的运动,教练平时就鼓励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的观察很仔细,谁戴了一颗新发卡,都会看在眼里。”
上海的孙萩亭用“佩服得五体投地”来形容井村:“我觉得我们当中,最热爱花游的人就是教练了,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了花游,她的热情一点不比我们20多岁的年轻人逊色!”
姐妹花蒋文文、蒋婷婷则齐口同声地说,从教练身上学的最多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
国家花游队中,共有蒋文文、蒋婷婷和王娜三名川籍队员。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她们的情绪明显地出现了波动,而井村本人也曾在1996年遭遇过阪神大地震,她以亲身的体验鼓励队员们专心训练,用良好的成绩为家乡加油鼓劲。
说起这段回忆,王娜至今难忘,“大地震时,教练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真没想到,一个外国教练,能和我们感同身受,抱着我们一起哭了起来。”
中国队最小的队员黄雪辰今年才18岁,雪辰调皮、自信,又带些嗲声的撒娇音调,让井村笑出了声。
“老师,我总是捣蛋,让你不知所措,对不起了!我年龄最小,不像大姐姐那样,一教就会,很多时候往往反应不过来,而你却总是那么耐心。从你的身上,我学到最多的就是要坚持到底和不断超越!”
广东的两名队员刘鸥、罗茜谈起井村,也恋恋不舍。刘鸥最感谢的就是井村在自己身体不舒服时一直关心自己,“她是个非常热爱花游的人,全身心都扑在花游事业上,不光是对别人,她对自己也非常严格”;而罗茜体会最深的则是,“她不仅教给我们技术,还告诉我们,当问题发生时不要去责怪别人,推却责任,而是应该从自身着手,从自己改起,这样进步会更快。”
而9名队员中,托举运动员顾贝贝提起井村,更是有着不同一般的情感。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教练,她曾自费请人翻译了井村的日文著书《骂她,也是爱她》,并将译文发放给队友们一起阅读。
“我们和她语言不通,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她的想法,所以我想到了这个方法。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本书了解她、喜欢她。”
贝贝说,她还曾给井村写过一封信,而“那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我对她的尊敬”。
“几百天来,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你告诉我,困难面前不可以退缩,这是我一生的财富。”贝贝的话语满含深情。
又听到熟悉的姑娘们的声音,井村觉得非常欣慰:“我最想教她们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力。奥运会的比赛,技术确实很重要,但到最后,比拼的是意志。听到姑娘们的话语,我觉得她们真正领会了我的心意。”
曾用“井村口令”助花游姑娘追“蛙王”北岛
与花游队的姑娘聊天时,笔者诧异地发现很多人都能说一句纯正的日语:“私は井村先生の選手です”(我是井村教练的队员!)。
询问这句话的因缘,井村笑言,这是因为很多队员听说自己和“蛙王”北岛康介比较熟,都希望能和他合影,于是就应姑娘们之邀,传授了这句“口令”。没想到还挺灵验,据说顾贝贝和蒋婷婷在奥运村的餐厅门口,就是以此口令客客气气地得到了北岛的配合。
年轻时就挂帅带队南征北战的井村,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说,“当一个世界级的运动员和教练,英语也是基本功之一”。
按说,语言天赋并不差的她,这次并不是不想学中文,只是“时间太宝贵!一分一秒都要珍惜,与其有时间花在我学习中文上,还不如把时间放在训练上”,而且她还夸奖“我有一个很棒的翻译!当我大声训话时,她能把我训斥的口气都翻出来,可厉害了!”
很多队员也提到,井村刚上任时,语言问题曾让师生之间经历过一段磨合期,但越到后来,“一个手势,一个神情,双方就能会心一笑”。她们甚至还惊异地发现,很多时候翻译还没有开口,教练就跟大家一起笑了起来,甚至还接着话茬说出了下文。对此,井村露出了颇有自信的微笑,说自己的中文听力真的大有长进,“突然有一天,周围人在说什么,我竟然大致听得差不多了”。
[ 此贴被刷子在2008-09-21 20:4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