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1日晚
北京奥运会举行的第十四天
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女排半决赛中
被中国球迷寄予了厚望的中国女排
遗憾地负于强劲对手巴西女排
无缘本届奥运会的女排决赛
对中国观众来说
那无疑是一个充满了失落
和伤痛的不眠之夜
短短两天之后 8月23日
与决赛失之交臂的中国女排
在面对挫折与巨大压力的情况下
顽强拼搏
随着赵蕊蕊这记漂亮的探头球
最终以3:1战胜劲敌古巴女排
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四年的艰苦奋斗
四年的期待与拼搏
在为荣誉而战
为金牌而战的每一段历程里
奔涌而出的泪水诠释着
这一路走来的许多的不易
以及挫败与荣耀
这枚闪耀着泪水和金色的铜牌
蕴含着女排姑娘四年的艰辛
伤痛的打击
新老交替的迷茫
和挫败之后的顽强奋起
这枚铜牌所蕴含的拼搏力量
和超越对手 战胜自我的精神
并不亚于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
在中国体育界
从来没有哪支球队
被赋予如此高的期待
从来没有哪个集体项目
集中了如此多的关注
人们期待着在北京
在中国举办的奥运赛场上
中国女排能摘取那枚分量最重
色彩最绚丽的金牌
让影响了数代人的“女排精神”
再次随国歌嘹亮
随国旗飘扬
在殷殷期望和万众瞩目下
征战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
冥冥中似乎已然注定了
“成功不易 失败更是不易”的命运结局
在这场比赛中
人们记住了一个女孩
一记重扣得分
最终赢得比赛的那个瞬间
她的笑容 她的泪水
成为中国女排精神不曾远离
不曾消逝的一个最好印证
她叫赵蕊蕊
回望她的奥运故事
我们会感慨 会动容 甚至落泪
这是一段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执着
一段对梦想的热爱和追逐
这个有着中国女排第一高度和“网上长城”称号的
清秀姑娘
却不得不承受伤病
对她运动生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2000年
刚刚崭露头角的赵蕊蕊
因伤未能登上悉尼的航班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却在仅仅触球一次后
右腿再次骨折
提前告别奥运赛场
那些未曾圆梦的遗憾与失落
都写在了赵蕊蕊那张青春的脸上
我们坚信并坚守着她
一次次的伤愈复出
却又不得不无奈地面对她
一次又一次地远离球场
但命运的坎坷
并没有让这位坚强的中国姑娘倒下
命运的枷锁也并没有锁住
她为梦而前行的步伐
爽朗的笑容 执著的付出
一次次粉碎了梦云重负下的不堪
谱写出一曲
百转千回的青春之歌
性情温婉而开朗的赵蕊蕊
从小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
个性倔强而不服输的女排
从13岁真正开始学打排球
到17岁就进入了国家队
常年漂泊在外的她
独自承受着排球
带给她的悲与喜 忧与乐
1998年
伤痛成为了赵蕊蕊
这位天才球员梦灭的开始
雅典奥运会后的赵蕊蕊
因伤而暂时远离了
抛洒汗水的球场
和她钟爱的排球
2005年
上海的春天似乎特别的温暖
4月20日
已经受伤长达半年的
赵蕊蕊被推入手术室
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
陪伴了赵蕊蕊一年多的
右小腿内15厘米的8孔钢板被取出
告别了那冰冷的钢板
和开始模糊的钉孔
赵蕊蕊不禁憧憬起球场上
那高高跃起
伸展臂膀
痛快的击球的感觉
2006年的3月6号
赵蕊蕊的右腿骨折已经两年
蕊蕊说到
我越是为虚度年华感到可惜
就越是抓不住时间的尾巴
时间真的像一把钝刀子
在漫长恢复和等待中走过的七百多天
它一点点吞噬我的激情 信心
和对未来许许多多美好的渴望
还好
我已经依稀看到了告别痛苦的希望
但多舛的命运
却再次捉弄了赵蕊蕊的努力
伤势出现了复发
不但右腿伤势没有痊愈
而且左腿由于受力过多 导致骨膜炎
复出之日被迫再次推迟
2006至2007年
寒流一直笼罩在中国女排的上空
两年多来
雅典奥运会的奇迹
没有再次光顾中国女排
日本札幌的那个雨夜
参加世锦赛的中国女排跌出四强
而在随后的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
若不是凭借东道主的身份
中国女排甚至连小组都无法出现
被伤病拖累的赵蕊蕊
和处在低潮的中国女排
成为球迷心中无法言语的痛
谁都不知道
这样的痛 会持续多久
2007年年初
大洋彼岸的芝加哥
纷纷扬扬下起了大学
而此时的赵蕊蕊
内心的温度
降到了受伤三年来的最冰点
第一次睁眼 第一次下地
第一次住拐走路
所有的感觉 对赵蕊蕊来说
都似曾相识
三年的时间
三次针对伤腿的手术
已经让她从极度敏感到极度麻木
也从极度坚强变得极度脆弱
她告诉美国的医生
她只有10个月的时间
因为10个月后
中国女排针对北京奥运会的
封闭式集训就将开始
她如果不能够跟上全队的正常脚步
那她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而即便她能够达到教练的训练要求
她也只有一百多天的时间
来适应高强度对抗的奥运会比赛
她很急
美国的医生笑着安慰她
别着急 别担心
等春天到来的时候
你的伤就会好起来了
那些躺在病床上
和拄着拐杖的日子里
队友们却已经开始为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而再次集结
在北京参加奥运会
甚至捧起奥运金牌
这对任何一位中国运动员来说
都是一种无比荣耀的幸福
这是一种被13亿人的情绪
所包围和感染的幸福
2008年的年初
福建漳州已是春意融融
“解冻”的赵蕊蕊
终于赶在北京奥运会前
回归中国女排
2008年6月5日的凌晨
对于很多熬夜观看
瑞士女排精英赛的
中国球迷来说
很大程度上只为一个人
赵蕊蕊
这是一个值得中国球迷铭记的时刻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是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受伤后
赵蕊蕊在国际正式比赛中的
第一次上场亮相
四年伤情的几度反复
对伤病的恐惧
让赵蕊蕊一度遭遇到
生命的寒流
在她治疗和养伤期间
中国女排也处在一个低谷期
尽管主教练陈忠和
在努力寻找和培养新人
但他始终不曾放弃
伤病中的赵蕊蕊
陈忠和默默承受着
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压力
而陈指导对她的这份信任
让赵蕊蕊感恩于心
赵蕊蕊动情地说
陈指导给我一份希望
我就要还他一百分的希望
陈忠和与中国女排
对赵蕊蕊的“不抛弃 不放弃”
成为赵蕊蕊
在伤病中成功突围的坚强信念
2008年8月9日
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
正式拉开帷幕
赵蕊蕊
这位穿越了磨难与苦痛
经历了凤凰涅磐般传奇的中国女孩
终于站在了北京奥运会
女排比赛的现场
过程的精彩曲折和结局的不可预测
铸就了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
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
一波三折的征战历程
演绎了一段令人唏嘘感慨
又为之惊叹的赛车传奇
在小组赛意外负于古巴
随后又再负于郎平率领的美国队后
中国女排轻取日本女排
四分之一决赛中挑落老对手俄罗斯队
在大家的期待中挺进半决赛
8月21日晚 在首都体育馆
中国女排以0-3的大比分差距
惨败于对手巴西队
就此无缘北京奥运会女排决赛
4年前雅典惊天大逆转的奇迹
没能再度在北京复制
承载着国人厚爱的女排
倒在了决赛大门之外
打着封闭上场的赵蕊蕊
和队友们一起 努力想挽回败局
但在强大对手额凌厉攻势面前
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中国女排半决赛惨败 无缘金牌
这也许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东道主中国狂揽金牌的无数喜悦中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一个现实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女排的失利
成为中国体育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就在人们呼唤重振顽强拼搏
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时
两天之后的6月23日晚
中国女排姑娘在遭遇挫败
和巨大压力下顽强奋起
将百折不挠的韧性
很战斗精神发挥到极致
很劲敌古巴队一起上演了一场
不亚于总决赛的争夺季军的精彩对决
愈战愈勇的赵蕊蕊最后一记重扣得分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本届奥运会
难能可贵的一枚团体奖牌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以一个不圆满的方式
为自己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谢幕
这场谢幕背后的泪水
融聚了本届中国女排
组队7年来的酸甜苦辣
她们曾经带给国人难忘的泪水与欢笑
激情与梦想
这块闪耀泪光和金色的铜牌
书写着中国姑娘一段不屈的传奇
它和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奇迹一起
诠释着令国人景仰的中国女排精神
金牌不可复制
而不败的精神却能在传承中不朽
赵蕊蕊 冯坤 周苏红等
中国女排的“黄金一代”
用她们的执著于坚强
用金牌的荣耀和铜牌的不屈
向王一梅 马蕴雯 等年轻一代
传递着中国女排战胜对手
同时战胜自我的拼搏精神
从伤病到复出 从金牌到铜牌
赵蕊蕊走过生命中
百转千回的一段青春岁月
她以她的赛场传奇
和中国女排一起见证着
中国力量的顽强崛起
和东方精神的复兴与未来的传递
赵蕊蕊和中国女排
将是2008北京奥运会最动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