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楚记得4年前12点和同事一起看的那场经典战役,逆转俄罗斯
当时俄罗斯阵容也堪称豪华,但女排靠顽强的防守和细腻的小球卡死了俄罗斯人的神经
还记得当年亚男/张娜/苏红 甚至冯坤/杨昊/王丽娜防守卡位起球效果那叫一个好
曾现场看过天津女排的训练,天津的防返/小球串联是独树一帜的,也难怪,其投入之大另人咋舌
只有起球是没用的,要一定能反击,记得当时看天津女排的防返训练可以说是步步分解训练,每个人都会训练防守起球后的调整传球,这在防返中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一流强队只要一传保障有利一攻成功率相当高,但如果一传破攻其一攻效果打不出来时就是机会了,现代排球就是讲究防返的,没有防返可以说就相当于输球,因为作为一流强队一攻只要顺利双方你一个我一个永远不会拉开差距
现在中国女排经常是就算起球也没有反击,因为防守起球后的第二下经常莫明其妙的球被垫得到处都是,第三下攻手无法发力相当于机会拱手相让,这就是只练进攻的结果,球员技术不够细腻, 防返第二下的队员视野不好,或者就算视野到位技术跟不上
另外近年来由于队员身高有所加强,亚洲快变特色逐渐丧失,看看日本二传出手的球有多么平,包括后排攻,以日本队员的力度我们或欧洲高大队员屡次拦网失败原因是什么?下手速度快,为什么高桥成功率如此之高,平拉开就晃过拦网了,后排木村和栗原的扣球力度/高度都不强但能屡屡得分,就因为其弧度平下手快,巴西更是如此直接沿袭巴西男排的特色,无论主攻/接应球弧度之平拦网手很难跟得上,那么图有高度也无可奈何,由于大梅身高较高,起动较慢二传多给其高球,但屡屡被拦死足以说明问题,下手太慢了,中国04年的平拉开现在还能看到几个,想当年大鸟/耗子都不具备超强实力但主攻线让人很放心,其实后来老卡被换上能有效下球也是因为后来冯坤传球弧度越来越高,只是老卡惊人的弹跳适应罢了,但大梅启动如此之慢副攻早就并过来等了,所以大梅在提高上步速度的同时下手速度也要加快,那进攻就更犀利了;
中国队现在的副攻也是速度在降低,蕊蕊的背快偶有被拦便说明了问题,薛明的身后快球应该增加,不然副攻扯不开对方拦网防线掩护作用便消失了,那主攻面对多人拦网便很难了,对比当年亚男的快球现在副攻下球速度明显变慢, 只有蕊蕊会有背快/背溜,倒是欧美队员背后球学习得很好,而且依靠身体素质在背后打高点背溜造成,撕开对手的拦网布局. 另 现在中国队副攻战术简单,蕊蕊也只有时间差/身前/身后这几种,薛明更加简单背后球还力量不够,想当年大萍靠眼花缭乱的战术打得对方找不着北,为什么现在的副攻不能丰富个人战术呢?简单到已经被对方猜透了!这还何来威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