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蕊迷,与赵爸爸彼有沟通。
我带看好奇的心理,想从赵爸爸口中探出点什么。
我试探地问:最近在纸媒和网络上有以“赵蕊蕊冷面对待媒体、热情对待球迷”的报导你知道否?
赵爸爸在电话头平静地甩出:“看过了。”三个字。
我又问,你对此报导有何看法?
赵爸爸反问我:“赵蕊蕊在鼎盛时期,她能与媒体友好合作,为什么在她受伤之后,处于低谷时反而冷面相待呢?”
我心里嘀咕着,我要知道还来问你。
此时,电话两头都没有了声音。赵爸爸是呼猜出我的心思。他在电话那头笑看对我说:“我来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他说:“我是靠一支笔来‘混饭’吃的,我的工作是负责文字撰写和文书处理。有一次,我参加全国体育学院后勤工作管理年会,负责收集信息撰写大会筒报。有一天,走了所有分组讨论的会场,也没搜集到符台撰写筒报的素材。就在离会议散会还有五分钟时,我又来到了处长组,我板凳刚坐稳,一位女处长开口了,两分钟之后就散会了。次日中午散会之后,那位女处长问我,那篇筒报是不是你写的。我说,我在你那儿也只不过坐两分钟,你说呢?那位女处长说,那也是。她又到秘书处去询问。回来后对我说,我问过了,这篇简报是你写的。此时,我有点不解,为什么她对这篇简报那么感兴趣,难道有什么不妥?我就试探的问她,筒报与你发言的中心想有什么出入吗?不、不,完全符合。她爽快地说。我说,那就好。”
之后,那位女处长开玩笑地对我说:“以后见到你们这些耍笔竿子的,我们先把嘴封起来,我才张口才说了几句话,你编出两千多字的文章来。”
我也开玩笑地对她说:“嘴,千万封不得,封了就没法吃饭了。”哈!哈!
我不理解赵爸爸讲的小故事的含义,还是忍不住地又问:你对媒体的报导有什么看法?
赵爸爸诚恳地说:“我们不能要求媒体怎么做或者做什么。我以一位父亲的名义,向广大媒体表示衷心地谢意!谢谢媒体对赵蕊蕊的关注和支持。”
我的“采访”除了赵爸爸对媒体感谢之情之外,他没有回答我任何提问。使我一头雾水。
广大蕊迷和媒体,你们看了这篇小帖子,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
旁观者 2008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