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S/J1S;u 哥钓的不是鱼,哥钓的是寂寞.
D!TS/J1S;u 二、姜子牙姜太公的爱情
D!TS/J1S;u 封神中,当之无愧姜子牙是一大功臣,大家更多的是知道他如何辅助武王姬发伐纣,对他未成丞相前更了解的应该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的典故,其实姜子牙下山之后,还有过一段婚姻,这段婚姻的戏剧性,恐怕不亚于任何一部言情小说,更生出了很多现在还朗朗上口的谚语,且听我慢慢道来。
D!TS/J1S;u 故事中说,姜子牙三十二岁上山求道,但怎奈缘福命薄,辛辛苦苦修了四十年仍不能成仙成神,因此元始天尊有意保举他,命他下山助西歧伐纣,开始老姜还是不肯的,毕竟七十二岁了,还到下界折腾,恐怕这把老骨头承受不起,但元始天尊发话,岂有还价余地?最后老姜还是乖乖下山了。
D!TS/J1S;u 却说下山后,老姜“暗思:我上无伯叔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哪里去?”,想想也是,七十二岁了,父母早已过世,瞅这意思,他还是一脉单传(太过份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来不成仙皆因老姜不孝之故)。想来想去,倒想起上山前结拜的一位兄弟:宋异人。
D!TS/J1S;u 于是老姜就投奔朝歌,寻兄弟去了。到了兄弟府上,这位异人老哥真是宅心人厚,,对老姜真个是关怀倍致,开饭前异人问老姜“是斋是荤?”,老姜说“即是出家,岂有饮酒吃荤之理?弟是吃斋。”其实这话说得有点过,喝酒神仙是允许的,不曾见我们拜祭敬神何时少了美酒,但要知道老姜脸皮薄,投靠兄弟他也不好意思开口乱说,老姜其实是喜欢喝酒的,宋异人老实,看出老姜不好意思,直接说“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无防”,老姜这才答应,于是二人“畅饮”。
D!TS/J1S;u 随口聊了几句,异人知道老姜下山实无去处,主动开口邀请老姜在他家住下了,老姜并没有开口说明,当然看兄弟邀请,他也是“欣然答应”。
D!TS/J1S;u 话说到这里,其实这宋异人是忠厚的人,四十多年没见的兄弟来投奔,他二话不说就把人留了下来,可见他是心胸一片坦荡(当然,他也是了解老姜不是什么恶人),而老姜呢,投奔兄弟时心中也是有些顾虑的,毕竟不是近亲,拘谨一些也情有可原,同时因为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再加上大哥是好人,他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愿意听宋异人安排的。
D!TS/J1S;u 出于这些原因,老姜立刻就引来一件桃花缘。宋异人十分关心这个结拜的老弟,知道老姜下山不再修道后,他立刻就张罗起老姜的婚事来,他也不管老姜愿不愿意,从他的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什么说都是兄弟,无后不孝,当哥当然得帮忙,再说老姜住在他家,总不能等老姜开口不是。于是第二天,这宋异人一大早就爬起床给老姜说亲去了。
D!TS/J1S;u (感动啊,有这么好兄弟,得友如此,夫复何求,我都快落泪了。)
D!TS/J1S;u 不过这话得两说,宋异人是好兄弟,但他相的亲家就有些问题,他相的是马家庄马洪马员外的闺女,68岁,还是黄花闺女,这个……68岁还没出嫁的奇女子……意思是多年来都不曾有人愿意娶她,虽然书中没有说明原因,但这女人肯定不是什么善茬。再说这马员外,自己女儿68岁没人要早焦头烂额,如今忠厚出名的宋异人保媒哪有不应之理,两人一拍即合,这件婚事就这么定了,回到家里老姜想推也推不了,什么叫盛情难却?这就叫身不由己了。
D!TS/J1S;u 其实我看老姜是有点不想娶的,虽然道士可以结婚(这个真不犯戒),但老姜会算命,他知“今日时辰不好”,时辰不好,相中的女子必定不好,但宋异人估计第一次做媒,而且也是为兄弟出力,哪有不搓合的道理,一句“阴阳无忌,吉人天相”,把老姜说得没话回,最后选个良辰把马氏娶了。
D!TS/J1S;u 关于书中描写,我看老姜是有些不情愿的接受,主要兄弟盛情他不好推却(两家已答应,悔婚实是不道德),老姜是个老实人,老实人有时候就是有些逆来顺受,所以他就答应了,勉强答应的婚事,其结果已经不用多说了,何况还是个“绝世贤妻”呢。
D!TS/J1S;u 婚后,老姜是“终思昆仑大道不成,心中不悦,无心与马氏暮乐朝欢”,可看出夫妻生活质量不高,马氏“只说子牙无用之物”,对他是有些不满的。
D!TS/J1S;u 故事还得从两个月后说起,一天,马氏就问老姜“宋伯伯是你表姑兄弟?”宋异人是你亲家兄弟吗?
D!TS/J1S;u 老姜说“宋兄是我结义兄弟”,宋大哥是我拜把子的兄弟。
D!TS/J1S;u 马氏就说了,“便是亲兄弟,也无有不散的宴席”,即使是亲生的兄弟,也总有分家的一天,“今宋伯伯在,我夫妻可安闲自在,倘异日不在,我与你如何处?”现在你兄弟在,我们夫妻倒是可以住得自在,但是如果宋异人去世了,我们什么与他家人相处呢?这话说得也实是在理。“常言道:人生天地间,以营运为主,我劝你做些生意,以防我夫妻后事”,这席话当真是合乎情理,一对老夫妻总寄人篱下也不是个办法,还是趁可以做事时谋些收入,以保后事。
D!TS/J1S;u 老姜也觉得甚是在理,“贤妻说得是”。于是马氏便和老姜商量了一下,老姜上山修道前也没做过什么正经事,就会用竹子编笊篱,也是漏勺,饭桌上用来捞汤里肉的,说干就干,老姜就劈竹编笊篱,做了一担挑到朝歌市集上卖去了,但偏这宋异人家离朝歌还挺远,足足有三十五里,这笊篱也不是什么常用之物,摆了一天,一个也没卖出去,又挑了回来,一来一回七十里,老姜七十二岁的老骨头哪里受得了,挑得肩膀都肿了。话说老姜东西卖不出去也就罢了,还累坏了身子,受了一肚子气回来对马氏就是一通痛骂,什么不贤之妻,看我闲让我做这等事,朝歌繁华之都,谁用这笊篱,一天没卖一个,还把我肩膀压肿了。
D!TS/J1S;u 马氏本来看老姜一担出去一担回来正有不爽,被骂就还起嘴来,笊篱天下通用之物,你不会卖还怪我。两人你一言我一嘴就犯颜吵了起来,愈吵愈烈连宋异人都惊动了(这两个老骨头都挺能闹腾),宋异人知道事情经过,就出了个主意,他家麦子多,老姜你就磨面拿去卖吧,总比这笊篱好卖。
D!TS/J1S;u 第二天,老姜就挑着一担面去朝歌卖,但这面比笊篱重得多,老姜累得够呛(宋异人太不细心了,出了主意就给匹马不是,这不折腾我们老姜么),要说老姜也真是倒霉到家,四座城门走遍愣是没卖出一点,又饿又累索性就靠南城门口休息起来,恰好正来一人买面,老姜喜出忘外,但这人偏就是个混事佬,故意气老姜来的,只要一文钱的面,我估摸老姜想哭的心都有了,可怜老姜脸薄,还真要卖,恰恰好,一匹马跑过来,一脚把担子踢翻,面全倒地上,老姜急命赶收,又是恰恰好,一阵大风吹得面全飞裹到老姜身上,变成个白白小面人,那人见就丢下一文钱跑了(估计他也于心不忍了,多么可怜的老姜)。
D!TS/J1S;u 马氏见老姜挑着空担回来,不由心喜问老姜,面卖得可好。老姜此时又累又饿,又撒了面心情是坏到极点,一见马氏嘻皮笑脸的,气不打一处来,把担子一扔立刻就破口大骂“就你个贱人多事”,马氏说面都卖完了你骂我做甚么?老姜说卖个屁,卖了一天只卖了一文钱(这文钱是有侮辱性质的),马氏说那是不是赊给别人了?老姜红着脖子气冲冲的叫,赊个球,让马给踢了,又刮大风全吹了,都是你这个贱人惹的晦气。马氏一听,吐了个口水说,你个窝囊废,自己没用还怪我,你天生就是个只会吃喝拉撒的蠢货!老姜大叫一声“贱人女流,焉敢啐悔丈夫!”说完两公婆就扭打起来,惊动得宋异人老婆孙氏赶着劝架。
D!TS/J1S;u 要说到这里,老姜可是够倒霉的,我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是老姜是神仙,神仙倒起霉来不是我们普通人能理解的。话说宋异人回来问老姜,什么两夫妻就打起来了?老姜把事情说了,他自己脸皮又薄,早是满脸惭愧之色(可怜的老姜,男人在兄弟面前事业不利,说出来心中的难受恐怕是无人能理解的),但宋异人是老好人,他说这样吧,我在朝歌有一家酒楼,就交给你营生,再不干这累人的活了,老姜心想这也是个去处,于是第三天就去酒楼卖酒肉去了。
D!TS/J1S;u 话说这酒楼位置极佳,在练兵场附近,平时兵士常来喝酒,生意不错,老姜一来就杀了许多猪羊,蒸了许多点心等人上门,但人要倒霉玉皇大帝也帮不了你,整整一个早上鬼都不上门,中午天下倾盆大雨,雨过大太阳一晒,暑气一蒸,肉臭了,点心馊了,酒酸了。下雨不练兵,也没人来喝酒了,整整一天,一个包子都没卖出去,老姜看着无趣,分与伙计吃了,回家与兄弟一说(我估摸老姜心里是在流血了),宋异人多好的人啊,亏钱了还安慰老姜:不要想太多,不就几钱银子么?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我感动得要流泪了,多好的兄弟啊)
D!TS/J1S;u 宋异人怕老姜泄气烦恼,拿五十两银子给他,叫个仆人和老姜第二天去贩卖牛羊,难道这活的东西也会馊?老宋都不信邪了。
D!TS/J1S;u 第四天,老姜赶牛羊到朝歌市集上卖,赶上巧,恰恰好,那时天下闹慌,纣王决定和百姓祈祷祭天,不许卖牲口,老姜一到正好人赃俱获,一举抓来,老姜丢了牛羊,慌慌张张跑回家,见到兄弟,面色如土,仰天长叹“姜尚愧身无地,奈何奈何”。
D!TS/J1S;u 接二连三都蚀本,但宋异人对老姜真是再生父母,就是不恼,请老姜一起喝酒,散个心,还要安慰劝导,这兄弟当得,实是再无半分可挑剔的了。
D!TS/J1S;u 话说到这,老姜在和老宋喝酒时看到此地风水不错,问老宋什么不造个楼,老宋说老想造了,但造到一半总是突然起火,四五次了都不敢造了,老姜看出妖气,就让老宋接着造,有我老姜在包你无事,皆因此事,烧了五只狐狸精,成了老姜霸业,接着开算命铺,引得比干丞相看中,一举保到纣王当了个下太夫。
D!TS/J1S;u 到了此处,老姜算是熬出头了,从开算命铺始四五个月,成名半年多,到官拜下太夫一年有余,总共平稳了近两年时间,算命有收入后,马氏心情很高兴,毕竟没有养老之忧,和老姜的关系是近了许多,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妲己怒老姜烧她姐妹玉面琵琶精,决定造鹿台,让老姜监工,这鹿台工程庞大,极耗民膏,老姜自是不肯,和纣王翻了脸皮,跳到池水中遁回家,准备跑到西歧去找姬发。
D!TS/J1S;u 老姜回家时,马氏迎见“恭喜大夫今日回家”,看这架式,这两年时间,她和老姜是亲蜜无间的,老公当了官,她倒变得乖巧了。
D!TS/J1S;u 老姜说“我如今不做官了,马氏大惊。”马氏大惊,看到这词,我知道要有好戏看了。
D!TS/J1S;u 马氏问事出原由,老姜说了纣王无道,决定投西歧去,“我一日时来运至,官居显爵,极品当朝,人臣第一,方不负我心中实学”,在纣王身边待了一年多,老姜早就看透官场运作,再到西歧他是有十足把握的,所以看起来有些自夸(谁叫老姜是有真本事的呢)。
D!TS/J1S;u 但马氏什么说?“你又不是文家出身,不过是江湖术士,天幸做了大夫,感天子之德不浅”,你又不是大学本科毕业,只不过是个算命的,运气好当了个大夫,皇帝对你可是照顾到了极点。
D!TS/J1S;u “今命你造台,乃看顾你监工,况钱粮即多,你不管什么东西,也赚它些回来”,皇帝让你造鹿台,只是要你监工,又没要你干苦力,而且这是个肥差,你管它个什么,从中取便,不知能捞多少油水,这事别人想干还轮不上呢。
D!TS/J1S;u “你多大官,也上本谏言,还是你无福,只是个术士的命。”你个屁大的芝麻官,也敢直言进谏,我看你是无福,到头就是个算命的料。这话说得真是再明白不过了,马氏看老姜原来当官才那么听话,一听老姜没官当,这话也说得直白了。
D!TS/J1S;u 但老姜好像没听明白,估计这两年来的恩爱生活,让他以为马氏是死心蹈地跟定他了,所以他还解释起来:夫人你放心,纣王这官,我还不想做哩,不能发挥我“胸中才学,难遂我平生之志”,你先打点一般,和我到西歧,不出几天“必官居一品,位列公卿,”到时夫人你“授一品夫人,身着霞披,头戴珠冠,荣耀西歧,不枉我出仕一番”。
D!TS/J1S;u 这话得和真的似的,老姜估计是算到了,但马氏看他是痴人说梦:老公你“说的是失时的话”,现在小官都没做好,赤手空拳“到别处寻”,你这不是痴人说梦,“投奔无路,舍近求远”,皇帝叫你造鹿台明明是照顾你,你却假装要做清官,现在大大小小的官,谁稀谁啊,你别做梦了吧。
D!TS/J1S;u 老姜这话就不爱听了,接着说:你个女人家知道什么,“天数有定”,迟早有一天会遇着明主,你和我到西歧,自会有落脚处,“一日时来,荣华富贵”。
D!TS/J1S;u 马氏看老姜像个白痴,就把话直说了:我们夫妻缘份到今天算是结束了,“我生在朝歌,决不去外国”,从今天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没有任何关系。
D!TS/J1S;u 马氏一句话,老姜急了:老婆你这话就不对了,“嫁鸡怎能不随鸡飞,夫妻岂有分离之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名言就为么诞生了,老姜以为马氏和他说气话,离婚这个概念对于他这个传统老男人来说,想都没想过。
D!TS/J1S;u 马氏干脆就把话再说一遍:我原来就是朝歌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老姜你就“写一纸休书与我”,各分东西,西歧老娘是不去的。
D!TS/J1S;u 老姜还是没放弃,他觉得马氏会跟他走的:“娘子随我去好,异日身荣,富贵无边”,老婆你就从了我吧,到了西歧保你过上小康生活。
D!TS/J1S;u 马氏就服了,哪这么粘人的:“我的命就只合如此,也受不起大福份,你自去做一品官,我在此受些苦,你可再娶一房有福的夫人吧。”我命贱啊,受不了大福份,你去做你的一品官,我在这里受些苦无防,你再娶一个有福份的老婆好了,这话听着带刺。
D!TS/J1S;u 老姜听着不爽,说了一句“你可别后悔。”(马氏白了一眼没理他),但老姜想着一日夫妻百日恩,什么说马氏跟他也算两年多,虽然有点讨厌,但没功劳也有苦劳,休她后她的生活可想而知,心中实是不忍,老姜竟倔强的自我下决定了:“即嫁与我为妻,怎不随我去?必要你同去”,臭婆娘不知好歹,嫁给我当老婆怎么就不和我走?不去也得去!
D!TS/J1S;u 马氏一听,一屁服就跳了起来:“姜子牙你好就与我好开交,如要不肯,我与父兄说明白,同你进朝歌见天子,也要讲一个明白。”姜老头我跟你说清楚,咱俩好聚好散,你不同意,我告诉我父兄(她七十了还有父兄,命真硬),就是到金鸾殿,也要把道理说清楚。这其实也怪不得马氏,老姜自认有本事,但他老婆一开始就不信他,什么一品官听着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骗她去服侍他受苦,自然是不肯了。
D!TS/J1S;u 两公婆正斗嘴,宋异人到了,劝着说:兄弟,这事是我搓合的,她不肯去你就写休书吧,你是好男儿,还怕没老婆,俗话说得好“心去意难留”,强扭的瓜不甜,“勉强终非好结果”。
D!TS/J1S;u 老姜这才吐露心扉说:“马氏随我一场,不曾受用一些,我不忍离她,她倒有离我之意”,她好歹跟我这么久,没享过一天福份,我这是于心不忍啊,“长兄吩咐,我就写休书与她”。
D!TS/J1S;u 休书写好了,老姜还是抱有一线幻想:“娘子,书在我手中,夫妻还是团圆好,你接了此书,便不再完聚了。”
D!TS/J1S;u 马氏去意已决,哪听得这些,“伸手接书,全无半点顾恋之心”。
D!TS/J1S;u 老姜看着,道出绝世名言:“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可是,最毒妇人心。”这女人心哇,比竹叶青蛇、马黄蜂屁股上的刺还毒啊,此时老姜心碎梦醒,对老婆马氏再无半点情意。
D!TS/J1S;u 至此,老姜的这段近两年的姻缘宣告结束,这也让老姜对爱情有了充分见解,在野史中,老姜当成丞相后,马氏又生怀旧之心,找到老姜想再续前缘,据说老姜将一盆水泼于门前(当时还没马氏进丞相府),说了句“离了婚的夫妻,就如泼出的水,难道水泼出去了还能再收回盆里吗?”马氏羞愧而去,这就是“覆水难收”的由来。
D!TS/J1S;u D!TS/J1S;u 再看老姜的这段婚事,一开始他并不愿意娶马氏,但碍于兄弟情面,最后还是娶了,婚后因为事业不顺,老姜没少和马氏发生矛盾,但老姜是认死理的人,认为夫妻一结秦晋、百年之好,便不可再生妄念分离,从一点上说老姜是保守的,即使不幸福,但只要结了婚,便无离婚的理由,古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正是此理,但马氏的思想太过前卫了些,一个女人离婚后,面对的处境要比男人艰难得多,此时人老珠黄,生活更是难寻依靠,但追求幸福这东西谁又说得清呢,有人说希望在转角,但说这话的时候都是年轻人,男人找好老婆不易,女人找好老公更难,所以现在的人都不敢嫁了,年纪一天一天变大,突然回首,青春已逝。
D!TS/J1S;u 花堪须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技。
D!TS/J1S;u 但花开之时,挑的人看花了眼,花自己也选得迷了心窍了吧。
D!TS/J1S;u D!TS/J1S;u 090902 七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