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和前两年一样,08国际体操界堪称又一个“中国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掀起了一股强烈的“龙旋风”,创造了国际体操界多年不遇的一家独大局面。在其他一系列国际比赛中,中国选手同样扮演主角。
奥运刮起“龙旋风”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选手取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一举夺得9枚金灿灿的奖牌,一扫四年前兵败雅典的阴霾。
从团体赛开始,体操国手就频传捷报,最具份量的四枚金牌中的三枚——男团、女团和男子个人全能均落入国手囊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奥运史上,从未在前四项中夺取两枚及两枚以上的金牌,女子团体更是第一次夺取金牌。
单项决赛,中国体操依然强势,男子六个单项竟然有五项挂在中国选手胸前,加上此前获得的团体、个人全能两项金牌,中国男子体操竟然夺得除跳马之外的七项冠军,这一成绩大大超过往届任何一次奥运会、世锦赛的战果,即便是前苏联男子体操处于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达到过这一高度。
与此同时,中国体操还创造了一系列历史新高:
单届奥运会夺取9枚金牌,将历史最好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5枚金牌远远抛在身后。甚至突破了06世锦赛创下了8枚金牌的惊人纪录。
李小鹏三度书写纪录。他先是与队友们一起走上团体冠军领奖台,收获了个人第15个世界冠军,从而超越李宁保持了12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后是在双杠决赛中笑到最后,将“全国纪录”又提升一格。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第七次夺取双杠世界冠军,在同一项目七度抡元,世界体操史上此前只有两人到达过这一高度。加上悉尼奥运会夺取的两枚金牌,李小鹏在奥运赛场共收获四金,超越李宁成为中国奥运体操第一人。
老将杨威坐上个人全能冠军位置,成为继李小双之后中国又一位全能奥运冠军。如果加上近两年他在世锦赛夺取的两枚全能金牌,杨威已手握三个全能世界冠军,在冠军数量上超越李宁、李小双两位前辈,成为中国体操个人全能第一人。
新人担上大梁
与此同时,一些新手跻身团体阵容,一些准新手担负夺金重任,九枚金灿灿的奖牌,竟有六枚写上新手的名字,显示出中国体操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男团决赛,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陈一冰、邹凯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一冰出场三次,吊环比赛更是扮演“定海神针”角色。邹凯先后在自由体操、单杠比赛中亮相,这两项均是扮演第一主力。
女团阵容中,只有程菲一人拥有奥运会经历。何可欣、邓琳琳是首次参加世界大赛,杨伊琳、李珊珊、江钰源也是去年世锦赛涌现出的新人。虽然“奥运背景”不深,但中国小将表演却相当成功,为中国女队创造奥运会新纪录增添了一枚枚砝码,也为自己的体操人生增添了一大亮点。
单项决赛,新人们更是大显身手,近两届世锦赛冠军陈一冰续写吊环不败纪录,这枚金牌同样意义非凡。此金不仅使这位新一代“吊环王”成就霸业,而且结束了中国体操近24年无缘吊环金牌的历史。
20岁小将邹凯也书写了三项纪录。这位小将一人独得团体、自由体操和单杠三枚金牌,平了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创造的单届夺金“全国纪录”。邹凯还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多金王”。邹凯夺取自由体操、单杠两面金牌,固然有运气之嫌,但本身也具备冲金实力。他的脱颖而出,使得中国男队传统弱项单杠实力得到提升,并填补中国单杠奥运无金的历史。即便是自由体操,中国人阔别这枚金牌也有16之久。
女队小将不甘落后。16岁小将何可欣一举击败强劲对手柳金,为女队夺得阔别16年之久的高低杠奥运冠军。即便是三大赛,中国人也有8年无缘高低杠金牌。杨伊玲、李珊珊、江钰源、邓琳琳在团体赛上也发挥相当水平,为中国女队首次夺标立下赫赫战功。
国际比赛逞英豪
今年,体操国手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比赛,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共有9站世界杯体操赛,国手参加了其中7站比赛。这些比赛,中国队并没有尽占主力参赛,仍然取得了35枚金牌的佳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足以显示中国体育的雄厚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金牌还是二线选手获得的,如22岁的陕西小将张宏涛4次夺得鞍马冠军,其6.8分的A分甚至超过了“鞍马王”肖钦。21岁的四川新秀冯喆先后三次在世界杯分站赛夺标,仅双杠而言,水平并不逊色于李小鹏、黄旭、杨威三将。23岁的严明勇在吊环也有两次夺金的业绩,他的7.3分的A分可以与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陈一冰打成平手。
当然,表现最出色的还数一线高手。程菲先后六次夺金,涉及除高低杠以外的其他三个项目,充分展示一个顶尖高手的风采。李小鹏虽仅参加两站比赛,但双杠项目仍是战无不胜。何可欣充分证明了自己无与伦比的高低杠实力,A分达到7.7的她掠得三冠,足以其高人一筹的杠上实力。另外,陈一冰的吊环、李珊珊的平衡木、邹凯的单杠、肖钦的鞍马,均有世界杯夺金的纪录。
不久前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世界杯总决赛,中国队派出了“女一队”和“男二队”的独特阵容,仍然获得大丰收,夺得全部10个项目中的5枚金牌(其中双杠与他国选手并列冠军),无论是成绩,还是后备力量的厚度,都显示出当今世界体操第一大国的风采。
“男二队”夺得2枚金牌,张宏涛、冯喆分别获得鞍马、双杠冠军,这也是他俩首次摘取世界冠军荣誉。“女一队”在女子项目一枝独秀,程菲一人独得跳马、自由体操两枚金牌。擅长高低杠的何可欣又一次证明了她的杠上功夫。
08赛季,体操国手还参加了美国杯、法国邀请赛等四项比赛,一、二级选手共获得8枚金牌,为2008年的中国体育又添一喜。
大胜仍需思危
面对一份频创历史的成绩册,中国体操人应该居安思危。
一是加强培养全面型选手。
今后四年,团体比赛将采用“533”赛制,这对中国队是一大考验。近八年来,杨威、黄旭、李小鹏均是男子团体赛绝对主力,前两人甚至承担四项以上的比赛任务。“533”取代“633”后,对运动员的技术全面性提出更多要求。杨威、黄旭、李小鹏三将均是“奔三”之辈,黄旭已明确十一运后退役,杨威、李小鹏虽有可能继续坚持,但中国男队欲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培养出新的顶尖全面型选手。其实,男队的全面型选手库存量并不少,如梁富亮、冯敬、吕博等,和杨威们相比,他们最欠缺的是一些项目得高分的能力。和美国女队相比,中国女队在个人实力上略逊一筹。新赛制下,中国女队能否保持住优势,也是一大挑战。
二是弱项还需再提升。
全年比赛,男女体操国手在不少强项中收获累累,如男子鞍马、吊环、双杠,女子高低杠、平衡木等,一个单项甚至有多人夺金纪录,显示出雄厚的整体实力。但盘点全体比赛,男子自由体操除邹凯夺得奥运冠军外,在其他赛事上没有任何收获。女子跳马除程菲的两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外,也是零纪录。“体操梦之队”的短腿现象令人难免生忧。
列强有得有失
在独得奥运九金的东道主面前,任何强队只能扮演配角。夺金部队从上届奥运会的十支“缩水”至五支。当然,各支强队的命运并不相同。
虽然仅得两金,但美国队同样是北京奥运会的赢家。和中国队不同,美国队的优势表现在女子项目上,获得的2金6银2铜,除男子单杠的银牌和男子团体的铜牌外,其他都是女子项目。由柳金、肖恩-约翰逊领衔的美国队团体赛虽不敌中国队,但队员技术全面性方面仍稍胜一筹,这一优势也使美国队包揽个人全能金银牌,单项中还夺得1金3银1铜,体现出相当强大的综合实力。可以说,在女线方面美国队并没有输给中国队。
没有进入金牌榜行列,但日本男队仍然显示出不俗的整体实力,他们夺得奥运会团体、个人全能两枚极具份量的银牌。从明年开始,日本队阵容将缺少富田洋之、鹿岛丈博两位名将。但日本男队的力量不会受到明显损失,以内村航平、山室浩二为代表的新一代国手,已经表现出全面而一流的综合实力,他们将捍卫日本男子体操的荣誉。事实上,日本队员的技术全面性也是中国体操决策层一直推崇和学习的。
朝鲜和波兰凭借一人之力登上金牌榜。前几年,朝鲜选手洪淑贞屡屡败给程菲,奥运会上她的妹妹一举突破程菲近四年来对女子跳马三大赛金牌的垄断,为朝鲜夺得近16年来的第一枚体操金牌,可谓意义重大。波兰老将布拉尼克摘得男子跳马金牌,这是他继去年世锦赛后又一次当上“跳马王”。
相比之下,罗马尼亚、俄罗斯两队已成昨日黄花。罗马尼亚虽有一金在身,但与上届4枚金牌的成果相比,差距极大。罗马尼亚的落伍在于队伍整体实力明显下滑,女团比赛罗队总得分比中美两队少5分以上,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这次罗队由伊兹巴沙夺得自由体操冠军也有运气之嫌,如果不是程菲比赛时出现失误,罗军极有可能像去年世锦赛一样空手而归。
去年世锦赛,俄罗斯打破了近四年三大赛的金牌荒。但北京奥运会,俄罗斯人未能再续好运,仅夺得男子自由体操、跳马两枚铜牌,勉强跻身奖牌榜行列,昔日体育沙皇的威风荡然无存。和罗马尼亚一样,俄罗斯队的衰落是全面性的,既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也缺少明星队员支撑,这样的家底自然是江河日下。
近十几年来,不少二三流队伍凭借一两个强项,经常在三大赛上摘得金牌,本届比赛由于中国队的过于强势,走“单项主义”路线的只有朝鲜、波兰两队有幸上榜。今后几年的国际体操赛场,是中国队一家独大的局面,还是呈现世界PK中国的一幕?不妨拭目以待。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