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还愿
DlUKhbo$g DlUKhbo$g 一月二十六日,正月初一,春节,己丑年第一天。
DlUKhbo$g DlUKhbo$g 一大早起床,没有先回老家,我和爸妈驱车赶往几十里外的石门去还愿。
DlUKhbo$g DlUKhbo$g 去年因为找工作不顺利,回家待了半年的我一直在疑惑和彷徨之中,我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面对未知渺茫的前途和人生,我来到龙母前许了一个事业签,虽然签不太好,但我还是找到了工作,今天便是还愿来了。
DlUKhbo$g DlUKhbo$g 一路上薄雾笼罩,过洋渡,经三里,群山平地而起,奇峰竞秀,虽然这条路我走过不少次,感觉没什么新鲜的,但自从去过了深圳和上海后,再看看这山这水,却似生出许多妩媚。
DlUKhbo$g DlUKhbo$g 有的东西,或许本是我们见多了,所以只当是过眼云烟,出门远行,再回首,最美丽的,还是家乡的风景,家乡的人。
DlUKhbo$g DlUKhbo$g 在镇里并没有雨,越近石门,却渐渐慢慢飘起几丝雨来,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山脚下,人很多,虽然不是非常拥挤,但对于只有六尺宽的路来说,是相当多了。
DlUKhbo$g DlUKhbo$g 龙母庙(或许不应该说是庙,因为它只是山窝之中放了一座金身)在山半腰,前来求签和还愿的人,都必须爬山。
DlUKhbo$g DlUKhbo$g 山不是很高,上次我走的时候几乎没什么费劲,但现在走起来却感觉相当吃力,工作都是在电脑面前,我几乎没有锻炼,这点山路都让我透支了。
DlUKhbo$g DlUKhbo$g 路上大伙都相互的打着招呼,有说有笑,新年过节,善男信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像来逛庙会似的。
DlUKhbo$g DlUKhbo$g 老妈体胖,走一会歇一会,我和老爸先到庙台前,只有半个篮球场大的庙台,人头涌动,求签许愿的人自觉排起了队伍。
DlUKhbo$g DlUKhbo$g 我是来还愿的,不是求签,所以和守候台前的老奶奶打过招呼后,我就开始点香烧蜡烛,老妈把带来瓜果香油摆在供桌上。
DlUKhbo$g DlUKhbo$g 这几位老奶奶都是附近的村民,她们是无偿在这里提供服务的。
DlUKhbo$g DlUKhbo$g 龙母,传说是本地壮乡人的始祖,据说是一位妇人挑水挑回一只鱼,她将这只鱼养大,没想到这只鱼是龙太子,于是这位妇人就成了龙母,由于她生性善良,做了许多好事,在大家的传诵下,这个故事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而前几年,某位有钱的商人听到这个故事十分感动,在山脚下的一个水塘洗手时,有一条小蛇从他前面游过,同行之人无不称奇,认为是龙母显灵了,于是商人就出资建此龙母庙,并造了龙母的金身,金身开光那天,镇里的某副局长结婚三年妻子无孕,就在旁许愿求子,没想到不久后其妻就有了身孕,此人和我爸为好友,此事也是其口述,所以当时老爸就建议我来此许愿。
DlUKhbo$g DlUKhbo$g 还愿比求签快得多,点完香烧完纸钱,就要放鞭炮,只是下雨地面水迹太湿,无处可放,我只好来到庙台下方的围栏边,把鞭炮伸出围栏外,一面点一面用手放,炮声震耳,被震碎的红炮纸和浓烟全往我身上卷,一下子把我浇成剁椒鱼头,碎纸和火药屑夹着雨水把我的脸弄得粘乎乎的,大伙却都在旁边说新年红(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我不由苦笑。
DlUKhbo$g DlUKhbo$g 放完鞭炮,行礼拘躬时,我默念着,新的一年,希望龙母保佑家人和蕊蕊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DlUKhbo$g DlUKhb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