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个技术确实是强啊,挑人挑的多准哪,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跟现在某队的电脑排球有的一拼吧,呵呵
而且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蕊蕊和熊猫是天才型球员了,呵呵,原来构造压根就和常人不一样
[hide]
80年代曾任中国女排技术顾问的资深排球专家李安格在90年代初女排后备力量青黄不接的时候,李安格曾搞过一个“女排希望队”,希望从青少年中选拔一批中国女排的后备力量。大平,还有蕊蕊、冯坤,都是这个队的,后来因为资金问题还有地方队原因中途夭折!
李老是第一个发明了背飞的人,为中国五连冠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他看到中国排球后备奇缺,开展利用脑电图选材的新技术,招了十几个“天生打排球的料”并进行排球新队员的训练,可惜由于地方队急功近利,要将“天才”要回,就这样解散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她选的人才已成了国家队的顶梁柱!!!
人的大脑可分为六个脑区。脑象图是在临床脑电图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数字成像技术,接收人脑生物电波,绘制成能够反映出大脑思维意识活动的、直观的几何图形。专家可以通过这些图形,准确分析出测试者大脑的智能类型:如知识智能、创造智能;大脑的基本能力:如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计划能力、协调能力等。这些大脑高级功能特征,在脑象图帮助下,可以全面展现在你面前
人大脑潜在的优势是天赋,这种优势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将伴随人的一生。脑象图它不仅可发现孩子的大脑优势,还可帮助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找到适合选修的特长科目;可发现孩子学习不好、偏科的根本原因;还可发现孩子好动、精力不集中等问题所在;脑象图可帮助高中生文理分科、填报志愿;可为企事业选拔人才。
早在研发期中国女排希望队技术指导李安格先生率先采用脑象图技术,进行中国女排后备力量的选拔。于1991年9月6日聘请王德堃教授(脑象图技术发明者)为“中国女排希望队选拔组”顾问
在利用脑象图技术选拔国家女排“希望队”队员时,[COLOR="Red"]现任队长冯坤,曾因身高等原因初评落选。但王德堃教授为其所作的脑象图显示,冯坤具有很好的运动智力和竞技心态。最后李安格教练和王德堃教授力排众议将冯坤等三名队员选入希望队……[/COLOR]
1994年3月6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访美比赛中,中国以三比一战胜美国队。女排回国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认可“脑象图”这一高新技术,公布了原国家队13名女排队员的脑象图,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在90年代初女排后备力量青黄不接的时候,李安格曾搞过一个“女排希望队”,希望从青少年中选拔一批中国女排的后备力量。[COLOR="red"]这个队后来因为资金问题中途夭折,但那次选拔已经让冯坤和赵蕊蕊被国内几大教练广泛注意。李安格说,“她们绝对是天生的排球选手”,因为在李安格设置的50项身体考核指标中,“她们俩人有98%达到运动员的最佳标准”。
[/COLOR]
50个指标包括“根据骨片判断未来的净高、根据肌肉中红肌和白肌的比例判断耐久力和爆发力”。当时让李安格兴奋的结果是,有几个孩子的素质出奇地好,“正常情况下,心跳一分钟40多次,剧烈运动时心跳能达到200多次,而心脏的恢复时间相当短。”[COLOR="red"]其中就有现在国家队的冯坤、周苏红、王丽娜,“对冯坤印象深刻是因为,她的臂长比身高多将近10厘米。”李说,“对排球运动员来说,这绝对是天才
李安格说,赵蕊蕊当时比其他几个孩子都要小得多,但看上去相当机灵、懂事。一项脑电图测试,“她的条件同样相当让人满意,因为智力测验所表现的模仿能力非常出色,1分钟内所设定的15个标准动作,赵蕊蕊做得分毫不差。”[/COLOR][/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