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3楼asdmmhah于2010-10-31 20:20发表的 :
别说其他中国人,你的“名字”就代表你。
想当初你为王宝泉下课乐翻天,我就注视着你。
现在老天讥笑了你,也惩罚了我自认为真爱女排的我。
现在你提到了二传。
二传确实不能称为“好”——因为输了球,没有真正的好。
但谁都知道,她不仅有伤,她还等着动阑尾的手术。
即便她确实误事,教练不换她,她能自己离场么?
这是你今年9月2日留在我面前的咒语:(如果楼主能扪心自问说的可有谱?)
“我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王宝泉下课的那一天,是中国女排崛起之时!这一刻,我如释重负!”

顶!说得好!
我也认为魏秋月不是世界级二传,但也至少是个“传什么是什么”的中规中矩的二传,尽管缺乏灵性,但也不致被用极品来形容。我并不想说魏秋月有多好,但单纯性的抨击和简单的去和冯坤做什么比较对魏秋月太不公平了!
想想你说的最后一球,是马蕴雯和王一梅的两点轮,能拿的出手的,前者就一个背飞(连泰国队都对拦防马蕴雯的背快、背溜很有心得,只是对其背飞无能为力),后者就一个拉开,进攻手段单调得要死,四号位进攻速度也很慢,而且二人基本上可以说没什么互相掩护,后排的周苏红和李娟又没有绝对的后排进攻能力,对方拦防太有针对性了。你让魏秋月怎么传?给马蕴雯你会说我早就猜到了,要是给了王一梅,你是不是又会说“我早就知道魏秋月就一根死脑筋往四号位传了”?相比冯坤那时要幸福多了。无论蕊蕊还是大平,近体,短平,背快,背飞,背错,背溜,时间差应有尽有,那组织起来不是个得心应手?试问,这些战术马蕴雯具备么?你让魏秋月怎么组织?!
再说三点轮,李娟/王一梅、薛明、周苏红。现在的泡泡显然进攻实力有限,连空网都有打不死的,再加上一传压力过大,接应丰富的进攻战术无从谈起。只剩下李娟和薛明,薛明只有近体和短平,在这有限的两种战术中魏秋月已经在不停的变化了,王一梅的后攻也没少使用,总不能只盯着四号位李娟传吧?我倒想向楼主讨教,换做你是二传,你又该怎么组织?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教练能力摆在这了,你又能要求队员怎么样?一个二传,自己就能完全掌控一场比赛,那还要主教练干什么?难道魏秋月在场上的发挥是在违背俞指导的战术思想吗?记得04年奥运会后吉马良斯曾抱怨文图里尼忽略他的指导,而其丈夫更像是巴西女排的主教练。不管事实究竟怎样,文图至少也遵从一位教练的指导。世界最佳二传都如此,魏秋月难道例外么?主教练昏庸无能,却要队员为其买单,我倒要问问楼主持的是个什么逻辑。
其实站在楼主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的来由不难理解。毕竟将所有责任推到魏秋月一人身上,让她来当替罪羊,可以最大程度的掩盖俞觉敏能力的不足,也能很好地为“我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王宝泉下课的那一天,是中国女排崛起之时!这一刻,我如释重负!”自圆其说。
[ 此帖被cech在2010-10-31 22: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