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金玲们归来希望几何
备受瞩目的新一届女排集训大名单到底会有多少位老面孔能够最终回归,关键因素主要是由组队思想和整个战术体系需要所决定的。如果中国女排组队思路是“推倒重建”,那么黄金一代的明星球员们将会彻底无缘。不过,国际排联最新出台的双自由人规则,又给她们重返国家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新秀保障技术粗糙需要老将回归
作为中国女排上个奥运周期重点打造的得分尖兵,主攻王一梅尽管在一传和后排保障环节亟待提高,但是凭借卓越的网前搏杀能力和强势的大力跳发威胁,仍然是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防反利刃。不过,由于王一梅并不参与接发球站位体系,因此就要求对角主攻和接应必须具备过硬的后排保障技术来进行兼顾。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攻守均衡的主攻人选,并且在国际赛场上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防反进攻成功率,放弃王一梅这个进攻点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是放眼国内排坛,这样的主攻人选有如大海捞针,特别是年轻一代主攻和接应后备,自保一传质量都非常吃力,更不用说兼顾保护接发球体系。因此,无论是强力接应也好,还是新锐主攻也罢,只要是一传质量不过关,就很难得到与王一梅同场竞技的机会,入选国家队的前景也会由此变得黯淡。
纵观08-09赛季全国女排联赛的整体表现,张磊、惠若琪和殷娜等后晋新秀虽然都是以技术相对全面见长,但是在国内赛场上还都需要自由防守队员和资深球员来进行跟进保护,完全倚重她们在短时期内出征国际赛场独当一面,显然谈不上客观。因此,诸如像周苏红和刘亚男这样的功勋老将重返国家队还是大有裨益的,毕竟年轻一代球员的后排保障能力相对薄弱。
周苏红和刘亚男是近两个奥运周期内在前排进攻和地面保障环节都非常出色的选手。陈忠和指导不只一次的表示,这两名选手的后排保障能力甚至比国内的顶尖自由人更加出色。而周苏红和刘亚男所擅长的跑动进攻能力和前排快攻手段,同样是女排新秀们值得借鉴的标准教科书。
相对于周苏红和刘亚男对于新女排后排保障体系的作用,二传冯坤、主攻杨昊和副攻赵蕊蕊等功勋球员的入选系数则相对减少,主要是由于自身的伤病问题已经不再适用于高强度的比赛对抗。他们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对于伤病进行彻底的治疗和恢复,如果能够延续高水平的竞技状态,也许2010年的女排世锦赛才是她们最终考虑是否复出的关键。
当然,并非是一味迷信功勋老将们的竞技水平,只是希望通过她们的入选能够为年轻队员们树立起榜样,在中国女排内部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鞭策她们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实力,这对于年轻队员的成长具有勿容置疑的传帮带意义。
实用选手靠实力叩响国家队大门
还有一些正值当打之年并且先后参加过中国女排集训的实力选手,回到各地方排球俱乐部后肩挑起核心球员的重任,并且凭借在全国排球联赛征战中的优异表现,再次得到排球届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次同样有机会在新一届女排集训中重新入选。
全国女排联赛客场3-2险胜上海女排一役,让调整到接应位置的楚金玲再次大放异彩。面对主场作战气势咄咄逼人的上海女排,辽宁女排主教练赵勇如此变阵的目的就是看重楚金玲相对全面的后排保障技术,以及二、三号位个人战术进攻的突破能力。而楚金玲在本场比赛中不负众望,五局一人狂砍32分,当仁不让的成为辽宁女排前排进攻和后排保障的绝对核心。
经过多年国内外重大比赛的磨练,楚金玲不再执着四号位大斜线一扣到底的习惯线路,而是能够根据对手的拦网布局和后排站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扣球线路的选择,分别采用平拉开直线、中直线、小斜线等丰富的进攻线路,屡次成功避开拦网直接重扣得分。而在兼顾后排繁重一传任务的同时,楚金玲还能够将自身快变突击战术融汇到现有的战术体系中。特别是在五号位接完一传以后,楚金玲能够迅捷的移动到二号位进行背溜进攻,体现出其接发球稳定性和脚步灵活性的长足进步。
作为缔造天津女排第六次夺冠的功臣,主攻李娟在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攻坚角色,正是靠她在进攻和拦网技术环节的杰出表现,以“残阵”出战的天津女排才能够在比赛的相持阶段脱颖而出,最终力压上海女排成功折桂。总决赛最后两场分别贡献26分和22分,李娟用骄人的成绩单凸显出核心球员的价值。同时,李娟依靠相对全面的后排保障技术,携手副攻杨洁、自由人王茜和接应殷娜构筑起天津女排异常稳固的一传和防守保障体系。
短暂从南部女排临时转会到八一女排的孙小清,在全国女排联赛后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得益于攻守均衡的技术优势,孙小清初到八一女排就马上被委以重任,出任首发主攻位置与全队进行合练,成功支撑起该队的后排保障体系,并且先后多次在联赛征战中拿下全队的最高分。可以说,八一女排在孙小清的强势加盟下,自身整体实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放眼即将举行的全运会前景一片光明。
虽然楚金玲、李娟和孙小清等实力战将目前正值当打之年,并且重新入选中国女排的呼声很高,但是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时,她们是否保持住良好的竞技状态仍然存疑。不过,得益于相对稳定的后排保障技术和出色的前排突破能力,这三名球员仍然是中国女排需要平稳过渡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