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压制古巴,大梅“强力”绽放——新女排新希望
酣畅淋漓地完胜强劲的古巴女排,出乎了绝大多数球迷的意料,三场比赛新女排的面貌和状态简直一天一
个样,不得不赞叹蔡斌的调整能力和新女排可喜的战斗力。首战多队的低迷让我们一度迷失,次战土队让
我们在清醒中保持着足够的谨慎,再战古巴我们看到了气势状态俱佳、全队空前团结、激情四溢、惊艳不
断的全新女排,这一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女排正迎来新的希望。
蔡斌上任即提出新女排的追求目标——“全面”。中古之战,发扣拦防的全面开花初步成就了蔡斌的理想
。
发飘球找人找点的成功是近年来罕见的,虽然国外队多年来一直如此,但过去的那个中国队似乎不以为然
,或者说并没真正重视,以前看我们的飘球总找不准人,却常常被对方的飘球打懵,难道我们就这么笨?
可是看国内联赛时李珊的“菜”飘球追着杨昊发,一发一个准。训练的量再大,比赛中没有针对性有什么
用。从这一点上看,蔡斌是务实的。中古之战中国队的发球可谓人人发威,大梅的大力跳发一旦保持稳定
性,威胁是不言自明的,大楚本来发球就有特点,速度快,力道沉,同样是有力的武器,李娟的跳发相对
弱一点,但稳定性高,也常常能破攻或得分;而这几场发球最令人惊喜的是魏秋月、薛明和小马的飘球,
与上述几位的跳发比,实际效果只好不差,且发挥上不易失误,具有持续的杀伤力,看的出,这三人的发
球越来越有心得和自信,小魏的飘球有股别人没有的“内劲”(严重怀疑她练过气功),总令对方接球的
人感觉别别扭扭,小马发力充分,薛明则长短结合、变化莫测,有点诡异的味道,也是这几场发球效果最
好的。04奥运我们的发球排第一,是夺冠的重要因素。和那时不同的是,现在的飘球更具威胁。新女排的
发球真的是有模有样了,相信我们的惊喜才刚刚开始。
中古之战除了大梅进攻上的全面爆发外,最大的成就当属拦网。薛明的拦网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说到
这里不免还在为北京奥运上放弃薛明选择蕊蕊而耿耿于怀,对不起,也许不该再提),而全队全体队员的
拦网水平的提升则是我们看到的最大欣喜,小马也许没有薛明那么突出,但同样毫不示弱,起跳不再盲目
,李娟的强项拦网几场下来都有斩获,大梅和大楚同样能很好地融进两人或三人的集体拦网阵型中,这在
过去是不多见的,看的出,这是实实在在的训练效果。什么是“全面”,在拦网环节上,光有副攻是不够
的,全队的参与才能真正构成威胁,只有集体拦网的形成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女排的网上长城才算真正构
建,这一点巴西女排是我们的典范和学习的目标。顺便提一下,本场比赛拦的最棒的是替补上来的殷那的
单人拦网,这从一定层面上说明,全队盘活以后,什么样的精彩都会有。
说到全面,不能不说到一个技术以外的却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气势。一场比赛需要激情,需要打出气势
来,这看起来有点唯心主义的东西在球场上绝对是不可或缺的。07打奖赛总决赛上中国女排的替补阵容连
胜俄罗斯意大利和巴西的经典胜利靠的正是一股如虹的气势。同样是这支队伍,两天前打多米尼加,我们
几乎看不到任何气势,倒是多队有股气势在压制着我们。同样一度被视为鱼腩的土耳其二队却以激情四溢
的气势全面压到多米尼加,而中古之战,古巴队自始至终没能“疯”起来,正是因为我们的气势压住了她
们,才导致她们失误连连,“鄢”态毕现。反过来说,古巴队并没有完全打出来,第二局中段我们依稀看
到了一点那个凶悍的八连冠队伍的影子,可想而知,一旦我们自己不兴奋,让她们在我们之前抖起气势来
,那比赛就完全呈现出不一样的过程了。但,气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觉得不仅仅是说说那么简单,不
然就不会有“抽风”之说了,也不仅仅是喊几声、跑几圈就能做到。我理解的气势的关键在于团结和激情
这两点。团结是指排球场上没有大牌,没有明星,没有埋怨,人人互补,彼此信任和激励。气势并非来源
于某个单独的因素,需要在整体中酝酿爆发,而全队上下的团结是最最基本的要素。试想,假如二传只信
任某一两个攻手,那全队还能“热”起来吗?再比如,以前常借口说我们如何如何“慢热”,其实是全队
上下没有足够的“互动”才导致的开局不利,而团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队员之间的“互动”,你打一个
好球,队友马上上去摸一下你的头,我后排起了一个好球,队友立刻前来击掌祝贺,而你一旦扣球失误,
教练更是上前亲切的鼓励,说声“没关系,还这么打,丢了算我的”等等,气势正是在这样团结的氛围中
逐步形成的;激情也许来源于放松,紧张中很难打出激情,正如首场的中多之战,如何迅速在比赛前调整
心态是每支队伍的必修课,也是考验教练水平的试金石,巴西女排在北京奥运前引入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训
练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场场打出气势的队伍是无比可怕的(印象中奥运会上巴西女排只有在对中国
队的首局抽过一点风)。没有气势,全面就无法体现,只有单打独斗,培养再多的得分王终究也是失败者
。新女排的中古之战完全打出了气势,透过激情我们看到了一支团结战斗的整体,这是极其令人欣慰的。
进攻手段要全面,单个队员要全面,这些在中古之战中同样得到了初步展现。副攻的变化明显在有意识地
增加,薛明的背快,小马的身前快都打起来了,主攻和接应的站位和攻击点越来越模糊,大梅前后排都有
了,大楚的四号位二号位一号位都打出了好球,李娟的那个交叉很漂亮,完全可以多打。可以说,新女排
在进攻和拦网上的强劲实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传及后排防守上的薄弱,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模式
都不是完美的,期待完美的攻防更是不现实的,但将自身优势最大化来达到整体上的突出是可行的。这一
点就是大梅的“强力接应”的尝试的初步成功带给我们的思维上的变革。我们不断在强调一传如何是生命
线,也不断怀念着曾经的铁三角,但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一传其实是很出色的,张娜和周苏红加上李娟构
成了比现在完美的多的一传体系,再加上刘亚男不时换到后排充当第二自由人,我们能做的已经做的足够
到位,但我们仍然没能打出应有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单打独斗”,快球
战术不丰富,拦网形不成集体,后排攻几乎放弃,两点攻频繁卡轮,这其中的得与失是显尔易见的。大梅
的后排攻如今成了前排两点弱轮次的最强武器,加上大楚的后排攻的补充,真正将优势最大化,即使一传
半到位,我们仍能组织多样的进攻,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以前很简单,到位三号位打快,否则就是毫
无掩护的四号位强打,俨然一支欧洲队,周苏红打不了后排,前排的交叉也只能偶尔为之,二号位更是极
其薄弱,这也就是大梅越打越累的原因。现在,大梅在各个位置都能扣上球,体力上也许同样要求很高,
但心态上完全是两样的,不再是永远的四号位明打明的强打,心理压力一下解开,打出激情和气势就理所
当然了。希望大梅更好的适应新岗位,即使小球上粗糙一点,也不会对整体带来危害。我个人一向不看好
大梅,从06到08,特别是她不断拿到“得分王”时,更觉得她个人的得分反而是对全队的伤害,我也一直
认为大梅是“鸡肋”。但中古之战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因为大梅的角色完全改变,且短短50天不到的时
间里大梅的适应力超过了我的想象,“强力接应”对于中国女排来说不再是梦。大梅是可遇不可求的,就
象当年的郎平,但要真正成就大器,大梅的路才刚开始。蔡斌的尝试是大胆而可行的,就看大梅的悟性和
努力了,可不能再贪嘴了,呵呵。大梅成为真正的明星完全是值得期待的。
新女排带来了新希望,四年的奥运周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目前一传防守串联上的粗糙和薄弱是很难在
短时间内有实质性的提升的,我甚至觉得目前这个阵容的串联小球都不如那个“残阵”的天津女排,以这
样的水准是很难站到世界女排的最高领奖台上的。还好,短短50天,蔡斌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惊喜,我们
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的新女排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让我们给新女排时间,也给新女排更多
的支持和鼓励。加油,蔡斌!加油,中国女排!!!
[ 此帖被ljggg在2009-06-01 10: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