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津队客场决赛的策略试分析
(本帖纯属本球迷主观分析,错漏之处敬请拨正)
天津队两场客场比赛结束了。一负一胜,2:3到3:1,可以说超额完成了任务,其战绩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恐怕王导也对如此成绩始料不及。
进入决赛以来,天津教练组头脑是清醒的,对此次决赛的凶险是有充分估计的。王教练在出发上海前说,此次两场没有指标要求,只要发挥出来就行了。这是无可奈何的“官话”。领导着这么个人员不齐,实力不强,心里没根的阵容,三个主力根本就上不了场,被戏为“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对这么一个不完整的阵容,去对阵稳坐主场,气势正盛,实力强大的上海队,还能指望他说出什么豪言壮语呢?
但是,对于有着七年决赛经验,有着对八一辽宁虎口拔牙的经历的津队教练组来说,决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特别是06年津辽争冠,在险恶的环境下,一步步地此消彼长,实力和心理转化,最后夺冠的经历,堪称极其宝贵的财富。此次上海客场比赛,的确是八年来最困难得境况。必须制定出好的策略,简单的说,第一场试阵,第二场冲击。
第一场试阵:
老实说,天津队这个阵容,是伤病所累,不得已排出来的。只在常规赛最后几场亮过相,没有和连胜过自己的上海队过过招。此阵容参加决赛, 不但业内,球迷,舆论不被看好,教练组肯定心里没有根。所以第一场不能奢望胜利,只要试阵成功,看看自己这个阵容到底有没有抗衡强大的上海队的能力。
所以说,第一场虽然不拒绝胜利,但是计划上压根儿就不妄想取胜。而是重在检验队伍,树立信心,观察对方,知己知彼,为第二场做准备。
先说知己:很理想,第一场果然连扳两局,打到第五局。证明了这个阵容已经具备了和对方抗衡的实力,天津队的实力和战术并不差于对方。
信心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看到了自己的实力,靠这个阵容夺取胜利的信心也就更加坚定了。这时刻表信心重要性,怎么估价也不为过。i
再说知彼:上海队实力雄厚,战术先进,无明显弱点,表面上几乎不可战胜。但是也有弱点,第一场比赛中津队分析了沪队的二传,主攻,副攻表现,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我想,大概在一传、拦网两大环节上找出了差距,为制定第二场比赛做到了有的放矢。
第二场,冲锋。
第二场比赛,第一局失利,看似津队没有发挥好,依我看,还是完全按照津队的部署以内发展的。比如,第一局津队的拦网没有什么改观,连解说员也认为拦网太差。但是本球迷认为,此乃津队一贯的战术方略的体现。对于强大与自己的对手,沿用“欲擒故纵”的策略。
对于士气正盛,体力充沛,攻防出色,主场作战的上海队,如果一上场就对打,对拦。非但占不了任何便宜。反而激发对方斗志,枉自消耗掉自己本来就不能保证的体力。“敌进我退”策略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了。正好第一局,上海队主力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何晴,陈依娜第二局已经明显的体力下降,击球点降低,力度和准确率降低。
第二局天津队才真正开始反击。“敌疲我打”
拦网环节:何晴显然体力下降不少,陈依娜活力有所减弱。这时,津队开始加强拦网,由于对方击球点和力度降低,此时拦网节约了自己的体力,增加成功效率。拦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发球环节:找人发球,找到体力消耗最大者,屡屡失传不到位。这时,津队彻底把包袱扔给对方。放开手脚,全面开花,两队这时完全换了一个角色。结果三局拿下。
心理因素:可以说第二局开始,沪队地心理因素变化很大,急于拿下,又久攻不下;急躁心理不可避免,对自己和对方的实力发生怀疑。沪队新人多,缺乏决赛经验,对于对方突然爆发显然缺乏精神准备,很不适应。相反,津队又多次在困难情况下反盘的经验,越打越油。
客场取得了三败之后的第一次胜利,决赛扳成了一比一。显然,达到了自己预想的目的。
津队的胜利是其制定的客场制胜策略的胜利。是教练组运筹帷幄,正确策划的结果,使队员顽强拼搏的胜利。
主场比赛如何?可以想象,不愿预测。
预祝所有人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