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星光四射的中国女排通过浴血拼搏以11站全胜战绩为中国人圆了十几年的冠军梦,虽然2004雅典决赛的惊天大逆转更让人回味,但是对于黄金一代,2003年11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才是她们的颠峰之作,那个时候的阵容也最完美,许多球迷对那个阵容情有独衷,期盼重现当年的配置,然而历史的车轮不可倒转,天才的球员不会重现,廉颇老已,美人迟暮,曾经的辉煌终究只成了一种追忆。
国乱思良将,2008卫冕不成,屡屡被巴西3:0拿下的时候,我们回忆起了过去的辉煌。然而球迷们在回忆2003年的兵强马壮的中国队的同时。也越发知耻而后勇,期待女排再登颠峰,热切的关注女排联赛,为中国女排重组挑选苗子,出谋划策,可敬可爱。而目前实力看涨的上海女排引起了大家关注,个人觉得她们和2003的中国女排有着某种相似,然而要说哪里相似却如雾里观花,模糊迷朦,索性一一比较,大家且当消遣。
主攻上,2003年的杨昊磅头十足,凭借一手漂亮的平拉开扬名立腕,多变的进攻手法也为人津津乐道。现在上海的陈一娜,身高仅180,然而敢打敢拼,心理素质好,其良好的腰腹爆发力,进攻的磅头,多变的线路,灵活的打吊颇有昊子当年风采。关键时刻敢于下手,展现了良好潜力。队长何晴没有当年大鸟王丽娜的力量,但是她主接一传,防守顽强,倒有些周苏红防守的拼劲儿,比大鸟全面些,可以说胜任目前队长的角色。她们二人连手很好的打造出了上海队硬朗的主攻线,现在上海在联赛里和2003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坛一样,主攻没有绝对实力,但是如果你轻视对其主攻拦防,那她们也能给你致命一击。
接应张磊具备一定的一传防守能力,尤其对轻吊轻打过来的球能很好的保护,但是总体上比周苏红在一传防守里起的作用相去甚远,力量上也远逊色于周。然而她积极灵活的跑动进攻象极了周苏红,虽然力量比不了周,然而打过副攻的她在下手的突然性以及速度上似乎还略在周苏红之上。她凭借脚下迅捷的跑动极大的牵扯了对手的盯防,为队友下球作了掩护,这点也很象周。
二传冯坤在2003辉煌无比,机变百出的传球,强悍的拦网,到位的防守使得她几乎成了完美的二传,进攻性极强的二次球,加上2号位定点攻的威力让许多球迷称她为中国队的第二接应。就个人实力比较,上海卞雨倩与熊猫没可比性,但就在自己队伍里起的作用比较,二人还是有相似点,卞虽然只有18岁,但是沉着大气,即使失误或面临逆境仍然不慌乱,传球不会保守,可以说很有潜力。虽然与副攻默契不够甚至屡屡失配,但是她不会因此影响自己的思路,下个球该怎么传还怎么传,基本上完成了盘活全队进攻的任务。不过没有熊猫做的那样好罢了。
上海队自由人马小颖成长迅速,使得她在队里的作用日益明显,渐渐能达到不死鸟张娜当年在队里的部分作用,即--技术上的一些作用。但与不死鸟当年争强好胜的斗志以及“场上教练”的功能比,那就有天壤之别了。
最后说副攻,这是最不象的部分,人人都知道2003的中国女排那是靠副攻打天下的。有着飞刀美誉的刘亚男凭借迅捷的出手以及与冯坤极高的默契,背快球屡试不爽,让对手防不胜防。经常看到球扣下来了,对方的拦网还没起来。而另一位声名远播的天才副攻手赵蕊蕊更是各路豪强的梦魇,她出色的拦网被誉为网上长城,背快,前快的速度绝对不在亚男之下,身后的时间差,位置差更是拿手好戏。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赵蕊蕊硬是把两点的弱轮变成了中国队得分的强轮,这在任何一个副攻身上都是罕见的。
上海队马韵文腰腹力量强,背飞威胁很大,奥运会上她曾多次上演背飞好戏拿分,然而由于与卞配合不佳,这门重炮屡屡哑火,若不是各队慑于她国际赛场的良好表现不敢放弃盯防,那上海队实力马上会有大的折损。另一个副攻朱慧菁虽然力量技术都不成熟,但由于与卞配合默契,打出的短平与背溜有一定杀伤力。她们在队里的作用本应与2003的蕊蕊亚男一样,但是限于默契与实力,差距很大,需要继续提高。
进攻上,3点轮,张磊灵动迅捷的跑动极大的牵扯了对手的盯防,为队友下球作着有效的掩护,一次次第2点进攻让人难以防范,俨然是2003的中国队打法。然而2点的时候,屡屡卡轮,不得不向张磊的后排攻求助,但那不是张磊的强项。反观2003中国女排2点轮,那是我们球迷最爱看的伦次,蕊蕊个人掩护的快球,熊猫的2次,大鸟的暴扣,加上昊子诡异的后排,根本不是弱轮。如何解决2点卡轮依然是上海队急待解决的问题。
防守上何晴的卖命与顽强带动了队友,自由人加接应还有后排换上的队员还是有一定的韧性的。较之2003中国女排,缺少的是自信与霸气,共有的是冲劲。此外反击中上海队屡屡选择快球突破也是个相似点。
从实力上,2003中国队是世界冠军,上海是曾降级的地方队,无可比性。从打法与战术组成上看却有不少相似之处。希望上海继续磨练,成为稳定的强队。
本周六天津主场迎战上海,写下此文,为上海打气,更希望其他队伍今后都能给冠军球队带来挑战,形成良性竞争,孕育出更多优秀球员,为中国女排增加实力。天津队很强大,我也对她们付出的汗水感到敬佩,不过我更希望其他队伍赶超天津,形成百家争鸣,那样才是中国排球之福,也是我们球迷之福
[ 此贴被quqingsong在2008-12-25 14: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