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勇挑重担王一梅,本界联赛有不少队伍是国家队员在起着核心作用,北京薛明,云南张闲,四川陈静等等,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现的比王一梅更令人动容。曾经凭借重炮手云集而叱咤一时的辽宁队如今是龙陷泥沟,虎落平阳,在团队枢纽2传位置的稚嫩表现下,大楚,温媛两门大炮的哑火使得辽宁队如雪上加霜,狼狈不堪,但是就在这样的队伍里,人们看到的是王一梅的艰苦拼搏,一记记重扣不仅令其他各队主攻手黯然臣服,也为辽宁队找回了一丝强队的尊严。
发球上她日益成熟稳定,劲道实足而且失误减少,对上海时更是凭借国内独一无二的重磅跳发球连续破攻和直接得分,迫使上海暂停甚至换下陈一娜。几乎每次轮到她发球,辽宁都能涨分,她的发球渐渐成为本对得分利器和其他各队接一传选手的梦魇。
进攻上2传很多球都传的不舒服,甚至推4号位推到3米线外,大梅仍然凭借力量得分,很多时候辽宁就是1点攻,几乎每次都是调整强攻,如此暴露的组织令人乍舌,一次次的集体拦网让人心虚,可是梅花毫无畏惧,每次都发力,几乎没有吊球,仍然保持了不错的成功率。如果说2003的赵蕊蕊,实力明显高出世界各队副攻一头,那么王一梅现在的实力则是国内主攻们望尘莫及的了。
在队里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梅花没有怨言,参加一传,拼命防守,很多球看着她这么大块的人扑救真实觉得不容易。国际比赛里已经见到梅花的防守进步了,在亚洲杯上客串队长后,大梅更加努力,她似乎感觉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黄金一代走了,扶了年轻队员最后一把后功成身退。但是这种庄严的使命感却注入了王一梅和每个年轻队员心里,联赛里的王一梅勇挑重担,肩膀抗起的不仅是辽宁队更是未来的国家队,祝福大梅保重身体,再接再厉。

二.拼命三郎何晴,谁说女排精神一定由国家队队员体现,上海主攻何晴,26岁便以老大姐身份担任上海队队长。在队里面身先士卒,心理稳定,作为队长,不辱使命。
主攻在一传不好的情况下往往担负突破的重任,何晴凭借出色的线路弥补了力量的欠缺,她和陈一娜联袂打出的小斜线在与天津队的对抗中不但成功避开拦网,甚至把国手李鹃扣下了场。
然而真正让人称道的还是她的防守,无论是卡天津队的快速平拉开还是防大梅的重扣,效果都不错,有些球迷用死缠烂打来形容她,有些球迷说他防守起来不要命,都是对她防守的贴切褒奖。看她面队王一梅那样的重扣,丝毫不慌乱,有一个球被大梅扣的仰翻在地,可她脸上是灿烂的笑容,下面的防守更加积极。对阵号称扣不死的天津队时,他顽强的防守没让对手在防守的比拼中占到丝毫便宜,而凭着这个拼字,凭着你玩命我就不要命的精神,她赢得了广大球迷的认可与喜爱。如果说周苏红接完一传再进攻是其特色,王一梅接完一传再打后排是被迫无奈,那么何晴的接完一传再进攻似乎是最普通的流行色了,但是她接,发,扣,拦,防的全面里始终透露着拼命三郎的气魄,感染着自己的对友。
看着老大姐拼命,队友们奋勇争先,尽情发挥自己的能量。上海队几乎没有突出点,可是套用洪刚评价天津拦网的话,上海每个队员也都不是白给的,对方不敢放弃拦防任何一个点的进攻,那么全面开花也就有了根基。在此希望何队能劳有所获,带领全队开花结果冲击冠军。

三.力挽狂澜杨亚男。在以进攻点分散,技术全面著称的天津队里如此褒奖杨亚男,必定有人不服,然而她在对阵八一的比赛里的确发挥着如此关键的作用,一人独得25分,作为一个副攻是难能可贵的。
杨亚男身体强壮,是国内目前唯一采用大力跳发球的副攻手,她的背错很出色,非常容易得手,而每当天津队主攻受阻的时候,她3号位强攻往往能突破拦防,成为打破僵局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她可以说是天津队副攻线的顶梁柱。而她那份特有的豪气也为天津的王者霸气增添了底蕴。对阵上海,面对朱慧晶漂亮的快球,张磊凌厉的交叉球,是她打出了干净漂亮的背错位才让天津队在快攻上保存了颜面。
与其他副攻相比较,力量和变化是她的特点,虽然没能得到师姐张萍的尽数真传,也有了她7,8分成色。每一次看到杨亚男打球就自然想到大平,暴力进攻让她得到张标枪的美誉,快攻,强攻,时间差,位置差,各种副攻战术被那个虎虎生威的张平演绎到了及至。2004年大平临危救主,力挽蕊蕊折戟的颓势,一路暴力的扣球,扣退了诸多敌手,实现了她“摘下金牌给蕊蕊的承诺”。
2004大平因伤淡出,舆论一度渴望中国排坛再现暴力女,却始终未果,然而近来杨亚男的表现日益趋近张萍,也为国内排坛增添了亮色,虽然身高185的她很难进入国家队,但是仍然希望她在排球天地里尽情翱翔。

四.蘖盘重生陆倩。江苏双陆名震国内排坛,由于进攻角色不同,身为接应的陆倩更是起着影响成败的关键作用。在豪取5连胜后,被天津3:0横扫也使得陆倩英雄气短,没了昔日威风。
江苏也是全面型队伍,但是遇到困难时,往往依靠陆倩突破,她2号位扣球,1号位后功特色鲜明,威力十足。然而,也许是打前面几只弱队过于轻松,一碰天津,明显吃力,天津队顽强的防守,迅捷的反击使得江苏队束手无策,陆倩更是被盯死了。而这个时候惠若其的稚嫩显露无疑,她有王一梅的身高,却没有后者的力量,甚至线路技巧也不如后者,一味强攻,并不避手,屡屡碰壁就不足为奇了,(也在此建议那些身体条件出众的队员一定不能依仗身高忽视技术啊。)失去4号位犄角之援的陆倩,倍感吃力,进攻一度失效。而此时江苏一传保障并不好,陆艳的作用也宣告失去,可怜的陆倩犹如项羽四面楚歌,涂叹奈何。
这次失利使得大家普遍看好昨晚八一胜江苏,阿秋那里我和大家一样大大下注挺八一,然而陆倩在前两局被轻松拿下,我们心里边鄙视江苏边想着赚钱的时候突然如同凤凰重生般的爆发,2号位,1号位,甚至4号位的调整攻都异常凌厉起来,受她感染,江苏队士气大振,惠若其跳发即凶且稳,陆艳快球灵感涌现。一路高歌猛进把把一拖入决胜局,我心里忐忑起来,为了八一,也为了我下的几万元赌注,可是陆倩和她的队友没有给我们机会3:2实现逆转,让我这样轻视她们的人得到迎头痛击,证明了自己国内第一强力接应的实力,也给任何一支轻视江苏队的队伍上了一课。
(提外话:输掉6万后,无良的我第一时间向花胖诉苦,成功骗取同情费10万余元,上帝,宽恕我吧,阿门)

五.瑕不掩瑜卞雨倩。个人认为卞雨倩是最具潜力的国家队2传接班人。原因?恰恰是她的失误。
可笑么?不。
卞雨倩曾多次与两个副攻配合失误,与四川王晨2次进攻失误相比,似乎更加不可原谅,然事实恰恰相反。一个2传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大局观,思路。卞雨倩思路清晰,出手果断,即便几次失误后,传球丝毫不乱,年纪仅仅17岁,如此心理实在不易。那几个失误的球全部是战术快球,有几个还是反击时比较困难的球,如果她象辽宁2传那样甩给主攻,何至于失误,但如果真那样则是保全了自己,输了全队,上海主攻发挥出色自然是有自身技术不错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靠其他各点的牵制,如果一不舒服就强攻,那么上海队必难成功。卞雨倩正是清醒的知道这点,她坚决果断组织战术球,即使一传不好,对手也不敢直扑4号位。纵观几场比赛,上海队全面开花,得分点分散,得分最多的往往是副攻,这足以证明卞雨倩组织的的成功。可以说她的失误,恰恰是技术为完善的她思路清晰果断大胆的表现,这正是一个优秀2传必备的,也很难通过锻炼得到天生因素,反而技术的精纯则相对容易通过锻炼完成。
再有一点是她的移动速度与出手速度很快。建议大家多看慢镜回放,真的很快很隐蔽,尤其给朱慧晶的短平快与背溜,极平及快。
当然她有她的不足,技术不够成熟稳健,----这点正是魏秋月的长处。而拦网与防守也是急待加强的环节。然而瑕不掩瑜,从网上超高人气也能看到她的确是公认的最具潜力的2传后来人。

六.妖刀张磊,妖气十足。上海队张磊凭借迅捷的跑动,妖气十足的节奏,配以闪电般的出手早已经在国内小有名气。本界联赛更成了各队重点盯防的人物,然而她凭借自己的出色调整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发挥,也赢得洪刚说她是高水平运动员的称赞。
第一次听别人叫她妖刀很不理解,直到看了几场上海队的比赛才小有领略,的确前交叉,背交叉,很多接应都会打,单却无人打的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妖刀张磊妖在哪里,个人觉得是她的节奏与下手的速度。张磊打过主攻,练出了一定的力量,打过副攻,成就了相当的速度,如今打接应,她练出了自己对节奏的独特把握,就是让对方拦网对不上点。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张磊打的调整攻都屡屡得手,磅头不重却效果极好,正是得益于她对节奏的控制与出手的迅捷突然。
她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是勇,(我写上海队员都会不自觉的提到勇和拼,这是我对她们的印象)很多调整球只要位置差不多,张磊就发力,有些周苏红的味道。有一个调整球她和陈一娜都抢着扣撞到了一起,面队进攻欲望如此强烈的年轻上海队,哪个队伍不头疼呢。
凭借脚下迅捷的跑动能力,张磊不但能神出鬼没的在任何拦网缺口打游击,更能极大的分担本队的一传防守任务,即使她在前排的时候,我们也是常看到她向后跑把球保护起来,向背后掂球给2传,还很到位,一传上她敢于将球送至网口,符合本队快变的需要,而不足之处是防重扣和落点球不利,比周苏红差很多,不过23岁的她还有挖掘潜力,也许受身高的制约比较难进国家队,但是她的“妖气”会让她打出一片天地,她的“妖气”也值得任何一个接应研究学习。
《代补充》

七.朴实无华陈瑶。八一队名将辈出,大鸟王丽娜,花之秀宋尼娜,白云,董玲欧等等,而世界级排球明星赵蕊蕊的出现更使得众多排球迷对八一队格外偏爱。陈瑶虽然有192的身高,但是仍难与师姐赵蕊蕊比肩,论技术与速度更是自叹不如,但是就是这个陈瑶,无论在八一赢球时还是输球时,始终平心静气,保持着一如既往稳定的发挥。
她没有马韵文出色的力量,打不出力道十足的远网背飞,她没有杨亚男出色的战术变化,很少打时间差与位置差,她甚至没有霍晶的速度,以至于有人说她慢。可是她有着稳定的发球,稳定的拦网,平均的身前身后球进攻,相对出色于其他副攻的一传防守。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也就是这样的实用,历数各场比赛,她的得分都不低。这足够证明她的价值。
仔细观看陈瑶的进攻,她属于进攻手法较多样的类型,轻打落点时时采用,背快球则屡屡发力快扣。但是很明显这样的球是上不了国际舞台的,想想赵蕊蕊,很多看过她现场打球的人说她出手快如闪电。虽然天下第一快是我们的刘亚男,但是蕊蕊同样打的出亚男的速度,只是因为197的高度,她更多采用时间差,高背飞等更保险的战术而已。这样讲只是善意建议陈瑶,有了高度,还必须有速度和技术,衷心希望她能成功接过蕊蕊的班。
[ 此贴被quqingsong在2008-11-26 10: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