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从04年奥运会后遭遇技战术发展的瓶颈,遭遇人员的大面积伤病,整整3年多的时间里球迷们在一头雾水里陪着陈家军在无奈的等待中走过。
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更高更强更立体的发展趋势下,大多数人对中国女排仍然坚持传统的副攻高快配置以及缺乏强攻的能力和立体进攻能力持否定态度。尽管欧美强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技战术体系里融入了亚洲的快变风格,但绝不是传统的东西死灰复燃,而是在融入的同时得到了发展。而中国女排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能利用亚洲人的身体和欧美人抗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技战术上吸收先进的理念并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发展成为适合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体系。我们从来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我们和别人一样了会死得很惨!
陈指导在第一个奥运周期里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坚持了这样的一条道路,无论是力排众议还是独具慧眼,他的用人和技战术思路的设计都表现出了大师级的水准,因此我们很快达到了一个高度,具备了冲击世界冠军的实力,也如愿地两夺世界冠军,可以说七仙女时期的女排,各个位置都特点鲜明,能拿到世界冠军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对陈指导那段工作的回报和肯定。
也许我们可以抱怨我们队员的伤病来的太早让我们的运气变得很糟,但不可否认的是04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处于一种盲目乐观和不思进取的状态,一方面是对自身的实力估计过高,一方面对世界排坛的变化估计不足,再加上艰苦训练后的伤病问题,我们显得措手不及和应对无方。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06年的世锦赛后,才让我们彻底认识了自身的问题,在离奥运还有不到两年时间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下了决心,做破釜沉舟的调整。也许我们要感谢06年的溃败,感谢冯坤的泪水,感谢俄罗斯对我们的痛击,没有那次痛我们仍然走不出奥运的光环。
不管08奥运的最后结果如何,我都为07年所发生的一切感到庆幸,庆幸蕊蕊和冯坤得到了赴美国疗伤的机会并能够从容地恢复,庆幸张娜也如愿手术,庆幸大梅只是个小小的鸡眼,庆幸周苏红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在饱尝亲情和爱的同时得到了联赛中的休养,我还庆幸小魏和薛明等的成长,庆幸杨昊的状态回归,是她们撑起了07年女排的一片天,我还庆幸我们没有参加世界杯的比赛,这让我们赢得了难得的观察和自我喘息的机会。
正是有了这些07年的庆幸,我才更能理解过度到08阵容后球迷眼前一亮的欢心。双塔的合璧加上强攻和立体进攻的实力增强,一种强悍的冲击力让我们心中埋了很久的郁闷一扫耳光,豁然开朗的同时很久未曾放下的心突然感觉异常振奋。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后不得不说的是:如今女排的表现看上去还仍然像一张“虎照”,虽然貌似强大了很多,但问题仍然不少,最终是不是纸老虎还需要时间的验证,我们期待陈指导能好好总结新阵的得失,利用有限的时间,真正发挥大师的手笔,在扬长避短上做好文章,把中国女排塑造成真正具备冲击奥运冠军实力的王者之师。
从朦胧到清晰虽不是简单的一层窗户纸,但我们绝不可像对待“虎照”一样。伪则改之,真则勉之,断不可拖而不决,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毕竟我们的心里还是非常期待奥运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