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中国女排训练,感触多多。
图文:蕊网版主
一传是全队的生命线。
一传球的质量和稳定,对中国女排来讲,是再重要不过了。既便是俄罗斯这样的强攻高举高打的队,没有一传基本保持,她们同样也是炮火无力。
upload=2]
记忆中的中国女排输球记录,多是从“接一传球”出错开始,命悬一线,阵脚始乱,波及其它。
新手惠若琪、赵燕妮在练一传不奇怪,王一梅、徐云丽、薛明\小马也在练一传?这就大有新鲜感了。
一传水平,是一支队伍、特别亚洲排球的生命线。看来,是否教练组重视了这一问题。
如果中国女排主攻都能参与接一传,如果中国女排副攻在前排时,也能“不躲藏网下”兼顾本位置的一传,那么,加上自由人和接应人接一传,这应该是什么一个概念?
看接一传球训练,感觉有两个独特现象。
一是“一顺连顺,一损俱损”。
训练时,三个场地同时展开.。
队员出场,两人一小组,鱼惯开接。如果第一个球开始一顺,这以下几组总体上相对稳当,全部统计下来,到位率波动不会太大,反之亦同,一个接不好,就会连锁反应。
球接到位时,人总是脚伐轻捷,失误或不到位时,队员总是东倒西歪的。
看惠若琪和赵燕妮,可是全神惯注的,再认真不过了。但是,上述情况最明显。
看得出陪练员发出的球,是有水平、有难度的,尽管这些队员自己也特别重视、也特别期待接好,可是失误还是难免。
二是“传染性大,一荣俱荣”。
分大组接时,经常出现前一人到位好球,接下来就会有一批好球,如果前一个人一传失误开始,“传染”到连原来不错的队员也失误了的场面。
一传质量情况分为“到位、失误、破攻、不到位、半到位”等等,这里头,感觉队员的心理中,最怕直接丢分和形成探头球,因为这最影响士气,如果是比赛,有时往往是一局球一场球的关健。
一传是“童子功”,集训伊始就注重这项技术,先把基础扎实了,提升水准就会事半功倍。
接一传水平,看来与心理素质息息相关,有时明明看队员的判断取位和技术动作都不出错,最就在关健的垫击时,这“小臂肌肉的感觉”没跟上。“说时尽、那时快”节骨眼上就丢了,好象越想接好越容易出错,可见心态十分重要。
“小臂肌肉感觉”很微妙,原本无法量化,得用“几斤几两”力量来垫球?怕是是教练也无法说清,垫球人自己不一定能说清楚.?呵呵!
张娴是一个人单兵传一传,一人接全场.。
她的特点是移动快,满场跑。一边球飞如箭,一边回球穿梭。
这运动量相当不小的,但是,她看来神很兴奋的样子,反复移动,眼睛只有球,什么都不顾了。
到了她练一传加上秋月网前传球时,发球的节奏才慢下来,一球一球的垫 ,传。
全队练一传,满馆球在飞。
人在现场,头跟着左右看,满脑子是垫一传球的技术动作,理论规范的 “一插、二夹、三提肩”,
训练一传,套路多多,这“加大难度”的多球训练。目标是以到位为标准,以失误为耻辱。队员训练中都有压力,都很凝神。
陪练后来站在高台上发球,相当是身高二米的人在跳发球了,难度更高。
训练尾声时,是一茬队员发球,另一茬队员接球。这比起前面的训练,显然难度减少了,所以,成功率也高了起来.!
中国女排集训才十天,看来有一个很好的苗头,捉住了关健和保证环节,扭住了中心不放.
08北京,强手如林,命悬一线,加油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