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22阅读
  • 1回复

排球之乡--台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9
蕊迷币
13401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9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8-28
台山素有排球之乡的美誉。1972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在广州二沙头视察广东省体工队时说:“全国排球半台山,你们知道吗?你们应该拿第一,要为国家输送人才,还要支持其他兄弟省市。”
  排球运动是1895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发明的,1905年传入香港,1906年传入四川成都,1908年传入上海。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举行时,只有菲律宾报名参加排球赛。因为没有对手,排球赛无法进行。菲律宾队参赛心切,就大力鼓动中国足球队临时学习排球打法和比赛规则,以中国排球队名义参赛,结果以0:2负。1914年,参加这次比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广州推广排球运动。广州培英中学的台山学生学习排球打法后,将排球技术带回家乡。
  在台山,最先开展排球运动的是台城谭氏学校(现育英中学)和四九下坪堡小学。1919年2月2日,台山斗山浮石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排球组织——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英文排球Volley ball的译音)。此后,在华侨、港澳同胞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排球运动在台山迅速普及。1927年8月28日,台山县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项排球国际比赛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30年的第9届和1934年的第10届远东运动会,台山排球健儿都夺得冠军,首次实现中国排球国际比赛的“三连冠”,为中华民族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参赛的名将有曹迁赞、黎连楹、谭苏景、曹玉辉、黄鼎芬、丘广燮、李福申、黄英杰、马元巨、黎福俊、谭永湛等。
  1930年,台山排球运动进入普及阶段,几乎每条村都有一支排球队,常以“联络感情”名义进行村际友谊赛。1932年,台山县立中学排球队远征广州、香港,与两地大学和中学排球队进行友谊比赛,全胜而归,全县为之鼓舞。
  1931年秋季,台山排球劲旅——仁社体育会在台城光兴路60号成立,由归国华侨黄天法任名誉社长,黄永栋任社长兼队长,入社运动员200多人。1932年,仁社排球队夺得县运动会冠军;1935年5月,夺得广东省第12届运动会冠军;1947年6月,夺得第15届省运会冠军,成为威震全省的排球队。
  1948年,仁社排球队代表广东省警保处参加全国警察运动大会夺冠。随后,仁社以中国警察排球队名义,在南京与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排球队比赛,以3:1获胜。1948年5月,仁社获第7届全国运动会冠军。赛后,在上海与苏联国家队比赛,以3:1胜苏联国家队。
  1950年,仁社改名为台城联合排球队。它输送了李策大、黄育民、谭元芳、倪沛林、李金维、李松坤、伍伟泮、朱华、朱锦康、黄联等人到全国各地排球队任教练。
  1953年,台山县人民政府设立了体育科(1955年改为体育运动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加强对排球运动的指导。1953年12月1日,由曹玉瑶县长主持,举行有6个重点区参加的男子排球赛,选拔优秀运动员集训,为进一步发展台山排球运动打下基础。1956年,全县排球队超过200支队。1958年以后,县体委每年都举办青少年和民兵排球赛,参加排球运动的工人、农民、学生超过10万人。50年代,台山向全国各省、市和部队输送了140多名排球运动员。在国家排球队中,台山籍运动员多年来占半数以上。不论是地区性还是全国性的排球赛,最后一场都是台山人对台山人。1956年,我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的12名队员中,就有8名队员是台山人。在全国各排球队中,有58名台山籍运动员获运动健将称号,6人担任国家级裁判,马杏修成为蜚声国际的国家队教练,台山排球健儿为推动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离线菁菁草

发帖
3550
蕊迷币
13800739
声望
12296
贡献值
722
好评度
20
糖果
1608
黄金
10583
转盘点数
182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8-28
其实我一直比较好奇台山这个排球之乡~~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