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46阅读
  • 4回复

静下心来看女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qtony
 
发帖
1
蕊迷币
13418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8-24
2000年悉尼奥运,在一批老队员在赛场上洒下了伤心的泪水之后,中国女排再一次换帅。2001年,在万众期待之中,陈忠和率领陈家军第一次亮相,看过那一年比赛的球迷,恐怕都会难忘那时的好心情,新女排一亮相,给大家的震撼和冲击力是相当大的,陌生的队员,熟练的配合,高昂的斗志让人看到了希望,这一周期的队员和打法一亮相,就得到了一致的好评,经过两年的时间的打磨,主力阵容中,冯坤换下了宋妮娜、赵蕊蕊换下了在国外打球归来后状态不佳的吴咏梅。刘亚男肩伤后重夺主力位置,王丽娜重回国家队替代了心理欠佳的张静,张娜用精彩的表现在和李颖的PK中胜出,加上两年来雷打不动的杨昊和周苏红,带着国人的期望在2003年前往日本,辗转几个城市,用11连胜的成绩为国人夺回了阔别17年之久的世界冠军奖杯。
这之后,人们对奥运冠军的渴望逐渐升温,女排的姑娘们在一片压抑中度日如年,终于,越怕什么来什么,03年最有价值球员赵蕊蕊骨折,奥运征途一片灰暗。那时人们对于新队员张萍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全国上下球迷也几乎是一片骂声,人们都在期待赵蕊蕊能够回归,期待奇迹的出现。但这时候,有些人却清醒地认识到了该做什么,那就是女排的队员们,几个老主力都在想办法,因为换一个人,要把习惯的一些东西都换掉,必须得想办法尽快解决,而当事人之一张萍更是默默忍受着各种非议,利用任何机会在努力追赶大家的脚步。终于,雅典的哨声响了,赵蕊蕊也带着大家的期待重归队伍,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平坦,随着和美国女排的比赛的进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赵蕊蕊又一次坐到了担架上,比赛场上的比赛却还在继续,对手是不久前刚刚大胜并耍了中国队一把的美国队,中国女排雅典首演的命运如何,人们捏了一把汗。好一个张萍,横空出世,和队友众志成城,最大程度地掩盖弱点,发挥光芒,在决赛中上演惊天逆转,带给国人无数的欢乐。
这个过程给国人留下了精彩,也留下了人们对女排队员的赞誉。如今,又一个周期快过去了,磕磕绊绊中,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女排呢???
最近经常来浏览论坛,骂的多,顶的多,牢骚多,怨气多,我想,大家还是消消气,静下心来看看女排吧。

上个周期为什么成功,应该是大家好好想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人员配备上的合理,极大地发挥了我们的特长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的慢慢磨合。多年以来,中国队都是在主攻、副攻上配备一高一快,二传速度快,变化多,接应二传全面的模式,而经过多年的验证,也恰恰证明这是最适合中国女排的,上个周期的两名主攻,原本一个是杨昊,一个是张静,但是随着张静的退出,王丽娜的加盟,看起来两个都是小个,但是两个人的打法却还是不一样的,杨的技巧和王的力量确实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副攻的组合更是精彩,无论是赵刘组合还是张刘组合,都将变化和速度发挥的淋漓尽致,再加上三点攻中交叉的跑动,中国女排战术之丰富是各队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反击中的变化,几个队员的默契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硬是在遍地高大化的各国队伍中连续称霸两年,可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我想首先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战术体系,中国历来都是一个打二三的队伍,也就是,我们的进攻更多地集中在二三号位,也就是副攻的作用,先来看看三点攻,刘亚男用她天下第一快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个快的体现不光体现的是个人的进攻,还有对对方拦网的牵制力,中国队的一传只要到位,她就会跳,而只要她跳,对方就绝对不会不管她,这样,和周苏红之间的各种交叉进攻就如鱼得水,而四号位的拉开也是频频得手,这样的组合当然不会卡轮。再来看看二点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弱轮。老实说,这一伦次对中国队来说根本不弱,这轮中,中国队的后排是三个世界级的一传手在接,张,周、刘的一传极好地保证了打各种战术球所需要的到位率,而副攻手无论是赵蕊蕊还是张萍都是进攻手段极其丰富的,得分能力极强的,而且她们的牵制力又很好地保证了四号位攻手的进攻成功率,所以在这种阵型中,这几轮不仅不弱,而且还很强。我们的两名主攻杨昊、王丽娜和接应二传周苏红都不是绝对实力的那种,但却都是进攻手段很丰富,场上应变能力很强的,所以在一波又一波的快速进攻体系中,我们能成为胜出的那个。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两个看似不重要,却是极其重要的角色,二传冯坤和自由人张娜,冯是二传中的另类,她的传球准确性并不突出,但她身高臂长,又杨臂传球,所以她的速度级快,而且她特别喜欢顶网口的一传,这个时候中国队的一传基本上都是她喜欢的那种,尽管外人看起来好象一传很顶,不舒服(有的比赛时解说员甚至都说一传太冲网口),但她却极其喜欢,而且又最好地发挥了速度,另外她的拦网可以说是各国二传中最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队的拦网不弱反强。再说张娜,不死鸟可不是吹出来的,一传,防守技术不必说,最难得的是场上的气质,这些优秀在最恰当的时候恰当地组合在了一起,所以中国女排拿下了两连冠,这是必然的,我们的队伍中,有很多另类,有拦网最好的二传,有一传最好的副攻和接应,还有进攻成功率最高的副攻,再加上当时中国队很强的发球,所以冠军似乎是必定的。
那么,为什么在两连冠之后我们一下子就不行了呢。其实我们大家可以看看这期间,我们自己和别人发生的变化,这几年,世界各支强队都在丰富自己的打法,加快自己的速度,队员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而我们自己呢,其实当时那拨队员几乎已经发挥了自己能量的极至,上升的空间有限,而最大的问题是,在赵蕊蕊和张萍先后因伤病退出主力阵容之后,我们没能找到一个可以顶替的人。05年的马蕴雯和06年的徐云丽,无论是进攻还是其它方面都存在太大的差距,全队的速度慢了下来,再加上王一梅的出现,中国队的战术方向发生了一些无奈的变化。
原本以为王的出现改变了中国队主攻调整球能力不强的现状,但是却没料到中国队整体速度的降低可能是更致命的,而更要命的是大副攻的得分能力下降而使中国队经常出现卡轮现象,没办法,只能在前排两点之外在后排再增加一个进攻点,而这又改变了中国队固有的一传和防守体系,刘亚男在后排不接一传,把主攻留在场上,刘的下场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周和张的防守面积加大,一传和防守效果下降,继而的结果就是中国队越打越高,越打越慢。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俄罗斯的高举高打的球队,其实还应该找一个原因就是冯的伤病,多年积累的伤病使她的高度降下很多,和刘配合起来的速度大打折扣,前两年我们看比赛经常看到刘打出的球都是转的,很明显,就是两个人的点没对上,速度的下降以及一传的下降使刘和周在比赛中越来越难打,成功率越来越低,再加上这个时候冯传球的模式化,比如说顶网口背快第一点,平网球背交叉第二点等习惯的传球越来越被对手熟悉,对方很容易就能猜出中国队的意图,所以,我们的进攻只能越来越多地依靠四号位。
说到这么多,很多人肯定会强调中国队拦网的下降,确实,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事实上,除了赵蕊和冯坤的拦网组合,中国队的拦网一直都不是太突出的,只是不吃亏而已,一般的比赛中,我们在拦网上的得分都不算太突出,但这里我要说的是,其实拦网除了直接得分之外,还有一种好的结果是有效撑起,然后打反击,大家都是喜欢那种拦网直接得分并大呼过瘾,但有的队员采用的撑起也是很好的反击方法,刘和周的拦网反映的更多是这方面,尽管这几年各国的队员越来越高,我们拦网越来越难,但是还是要客观地看问题。
进入到2007年,在一片骂声中,陈忠和开始了他的换人计划,首先二传方面大胆而无奈地使用了资历还浅的魏秋月,并且在副攻位置使用了双塔,几个小比赛下来,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几场对强队的失利,又是一片骂声,其实大可不必,还是一个一个来分析。
问题一:陈导为什么把着周苏红和刘亚男等几个老队员不放,这个问题对于懂得排球的人来说几乎不用回答,因为答案很简单,一传和经验,我最近看帖子,很多人都在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没错,但是你们却忘了,进攻是靠什么推动的,在排球比赛中,一传就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没有一传,根本就谈不上进攻,有的网友说她们两个一传好都是吹出来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哈哈,气话就不计较了,但这两个队员的一传却真不是吹的,两个人分别都拿过大比赛一传第一的。而且打过球的人都知道,越是一传好的人,要是接飞了,越是离谱得不能救的,所以,不能以点盖面的。但现实是两个人最近的一传效果似乎都不太好,这还是要回到我前面说的整个队伍的一传配合和体系中,队伍能让人放心的人少了,一传好的人势必下意识就会去保护别人,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有最近总有人说周进攻能力的下降,其实有下降可能是必然的,但真正下降很多吗?我看未必,我们看以前中国队的比赛就会发现,周从来也不是什么强力接应,她的得分都是全队配合的体现,周和刘的各种交叉可以说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但是在现在的中国队,这种配合非常少,几乎都是单打独斗,而现有的副攻队员的技术特点和打法以及节奏都使她经常跑不出节奏,牵制力也不够,所以她得分能力的不足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真跑出来,她还是会打出赏心悦目的球的,只是现在很少。我们现在每次比完赛的统计都可以看出,薛明的得分很高,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中国队是极其不正常的,因为中国队历来都是靠整体,小副攻在比赛中的掩护更多,偷袭更多,才会有整个球队的变化更多,小副攻得分的增多,说明中国队现在整体作战的能力在下降,这里我不是说薛明不应该得分,而是说这种情况说明中国队越来越简单了,后果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而薛明得分能力的提高使很多人都有疑问,既然我们大副攻的位置经常卡轮,为什么不用个人得分能力比较强的薛明去打两点攻呢,起码可以缓解一下目前经常卡轮的现状,而且她的技术特点也并不太适合和接应的跑动,我想这和老陈执着地等待着赵蕊蕊的回归有很大关系。
问题二:为什么坚持使用徐云丽。其实这个问题恐怕只有陈忠和自己能解释了,我的理解是她的身高和赵蕊蕊比较接近,用她只是为了设计一些适合赵蕊的战术吧,然后等待赵蕊的复出吧,要不然我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释,其实我觉得徐应该先到低一些级别的队伍中好好练练基本功,这样,以后的发展才会更大。这样使下去,就算是天才也费了。
问题三:为什么用刘亚男打接应,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传和串联吧,其实几场比赛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年轻队员在串联这项技术的致命伤,甚至于在多数的比赛中,别管对手是谁,我们的失误都比对方要高,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有的人提出了应该使用**等所谓的强力接应,说句实话,我个人看,不打整体战术,而靠单打独斗能在世界赛场上打出来的强力接应在中国还没出生呢,张越红,楚金铃、李娟等在国内够强力的了吧,谁还能告诉我在国内谁比这几个人强,除了王一梅,这几个在面对强队时的强攻效果怎么样就说明了一切,老陈又何尝不想有一个阿奎罗,谁不想有一个攻守兼备的,但是只有一年的时间,哪有现成的啊。中国的接应注定是要打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应的一传能力再不行,那队伍中就更没人接一传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我说他无奈,是因为我对这种选择还是有一定的异议的,第一,刘亚男打周苏红的替补,客观上把两个人捆在了一起,而且类型的模式化,使换人起不到换人的作用;第二,副攻位置上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刘亚男,很多人说她拦网不行,的确,和这几个小的比,她的拦网似乎差一些,但是拦网毕竟不是场上得分的主流,而且她虽直接拦网得分能力不够,但是拦网有效的能力还是很强,更重要的是她的速度还是对手最怕的,尽管我们能说对方已经慢慢地适应了我们的节奏和速度,但事实上对方最怕的还是我们的速度和节奏,几场比赛来看,很多对手比我们还要快,而我们现在的副攻手一味地高,在快字上差距很大,而我们再高还不至于高到俄罗斯都怕的地步,但快就不一样,如果我们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才是对付高大队伍唯一的途径,与其现在大副攻的问题难解决,用薛明来打大副攻,刘来打小副攻也许是另一种变化,还可以解决中国队的一传问题,没错,我个人对她的快和变以及全面是非常欣赏的,但现在的中国队的现状,也确实需要她来打破场面上的一些所谓的平均,刘上也许拦网没有现在好,但是总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打不出中国式的变化来,还有也许现在让刘亚男和魏秋月配合出当年的快不容易,但是别忘了还有冯坤,如果冯坤伤病能好,她和刘,周、杨等人的配合确实可以打出另一种风格,另一种速度,别管谁打主力,至少我们都会有另一种变化,也不至于现在两局让人翻盘的情况频频出现。
问题四:薛明的使用,很多人都说老陈如果早一点使用薛明就不至于这样了,没错,今年薛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了副攻线上的希望,但一个队员的使用是有一个过程的,今年的薛明不带表去年她也能达到这种高度,她身体,技术,包括心理的成长都是有过程的,也许今年是最好的时机。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说的,就是魏秋月,小魏是我很欣赏的一个队员,今年的联赛决赛后我向她表示过祝贺,能够打国家队的主力确实是一种荣誉,但对现在的她来说,我只能说还早,她的心理承受能力真的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那么多的大腕中间,日子不好过是必然的,但是这里我不想说这些,我想说的是如果她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二传,一个冠军队的二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你会说,几次比赛的技术统计,她的二传都是第一,确实没错,但是一个好二传的标准并不那么简单,一个好二传的标准是既要把球传到位,还要在最合适的时间把球传到最合适的地方。在第二点上,她还需要时间,首先要改变自己传球的点,脚下的移动速度也要变,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传球的速度,如果平拉开的速度对方拦网队员都能够跟上的话这个平拉开就失去意义了,所以,小魏还需要努力,还要加油,她年轻,和冯比是不公平的,或者可以说她的起点比冯还要高。但是现在我们不是在比未来,而是实用。
问题摆出来了,怎么解决呢,我认为,中国队还是应该现实一点,明年就是奥运会了,培养新人绝对不是主要目的,我们现在用人,更多的是要实用。主攻接一传的模式使用了两年,实践证明,每次遇到强队,一传就是我们最大的后腿,到底行不行,能不能用,该是痛下决心的时候了,王一梅到底要不要用,也不再应该是摸棱两可的问题了。副攻到底是使用双塔还是高快结合,这些都没时间再耽误下去了,都是必须马上解决定夺的问题了,要仔细算算得与失,不要这个方面知道这个道理,能算明白,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反倒算不明白了,明年,很多队员都会归队,如果使用,是一味地依靠,过于迷信还是因人因对手而异,都要想好,中国队是一招鲜,吃遍天还是多备两手,眼前就是一切为了奥运。
这里我想说说陈忠和,其实以前这里对他的议论就非常多,但大多数人都是持肯定的态度,我也一样,但是最近几场比赛,我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沉稳的人,或者说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今天比赛中,为何要换上打意大利本来就很吃力的杨昊,身体本身就有恙,而且对手对她的研究又很透,每次打意大利几乎都是灰头灰脸的杨昊。不仅未报旧仇,而且又添新伤,绝对的一大指挥败笔。
二是今年以来,双塔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但也冲昏了陈的头脑,忘记了中国队和世界抗衡的资本,继而宣布刘亚男在副攻位置上已经没位置了,并改成了接应,并将李娟固定在主攻位置上,头脑比较简单。
三是几次失利之后对队员的埋怨,绝对不是一个教练员应该做的,球赢了,趾高气昂,眉飞色舞,球输了,满脸阶级斗争,这个不行,那个不对,在对意大利的比赛过程中对二传小魏的横眉冷对。还有就是对个别人宠爱到了极至,忘了前车之鉴。
所以我想说的是陈导应该彻底忘了荣誉,以一颗平常心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毛躁地做出不冷静的判断和决定。
最后我还想说说女排的团结,我说这个问题,可能有些人会笑出来,我不会说很深,但是还是要说。有了荣誉之后,心态发生变化是人之常情,1988年之前的中国女排,实力上还是世界顶级,为什么兵败当时的汉城,老的居功自傲,新的张狂无际,队中个别队员又受到了教练媒体等环节的吹捧和宠爱,结果导致全队的分裂这样的前车之鉴是有的。女排是一个集体,需要全体教练和队员众志成城,我很想女排队员们能抛开其它的东西,现在的你们已经没有世界冠军的资本,要想重夺世界冠军,你们需要的是团结,进取,新老队员要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而不要再有那些莫明的东西去分散注意力,老的要有个老样,少的要有个少样,别三个一团两个一伙的,现在的你们,没有那个资本。
说一千道一万,是希望女排能够再次带给国人振奋的消息,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球迷和媒体要给她们时间,希望她们能够再次带给我们奇迹。
离线芸儿

发帖
3362
蕊迷币
76579957
声望
10514
贡献值
132
好评度
233
糖果
29
黄金
5288616
转盘点数
478
心花
34
金蛋
83886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8-24
好长的文章,我占个空慢慢看。
楼主是新来的,欢迎你啊~
离线芸儿

发帖
3362
蕊迷币
76579957
声望
10514
贡献值
132
好评度
233
糖果
29
黄金
5288616
转盘点数
478
心花
34
金蛋
83886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8-24
我们是应该静下心来看比赛,看女排
相信她们,支持她们,
她们一定可以再次给关注她们的球迷带来振奋的消息~
加油,中国女排,球迷相信你们~
离线angela0406
发帖
46
蕊迷币
13573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8-24
好長的文章呀
我細心的看了幾遍
開始明白樓主想說的
那我們就不要太多的抱怨,多些支持吧!!
离线kaiser

发帖
1153
蕊迷币
75348
声望
6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19
黄金
0
转盘点数
61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8-24
置顶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