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女排波兰站的三场比赛,似乎深蕴戏剧性.
首战俄罗斯,是前紧后松,“先拼后降”,不但输得有些披头散发,还引发网上骂声一片;次战对波兰,则是缠战五局,打得头破血流,虽涉险过关,却令人感概昔日冠军风采不再,更加怀念势如破竹的当年;再战美利坚合众国,不其“变脸”成暴女侠样,全队暴发,兴奋异常,气势逼人,直下三城夺帅。
结果本站比赛打成三国演义,中国女排尽管算起来只得老三,但是,仅输给去年的新科状元,也完全算得上优秀与良好之间的答卷一份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从04后,枪打出头鸟,中国女排成了众失之的。
世界诸强都研究了多套对付中国女排的办法,且在05、06实践中大获受益,这些“制华宝典”不能不说是国外“理论型教练”们的独家心得。
这些人研究对付中国女排办法,细化到了“无微不至”的田地。
现在世界排坛教练,多是专家理论型,有人“打球的不太会”,训练指挥却有一套,部份是球员出身加上出洋理论深造,如朗平,而中国的袁伟民,陈忠和,可算是是队员出身的纯实践型教练。
不同背景,导致不同套路,各类教练都曾带出了世界冠军,但是,最终世界排坛竟是谁家天下,有等08奥运才能定论。
本站比赛,这些套路已经演绎得出神入化。矛盾对抗,相争相克。
一是狂施暴扣。
欧美队知道自己所长,扣球力量上绝对是赢你中国队,所以,一力破三招,网上施压就能让你就范。看看俄罗斯高迪娜强攻时的凶相,就明白她们是“往死里打”。以欧美队的高度加上狂施暴扣,中国队拦到手也可能“崩飞出界”或“内呑窝果”,如果过网点保持好,就超你的手没商量。
反正,让你先怯三分后,再硬软兼施,看看加莫娜吊球得分后的得意样,就知道这是有意识所为。
二是发球抢拦。
欧美队知道若让中国队一传到了位,其快变战术拦防起来都相当麻烦。所以,发球是做足了文章。
大力跳发球,就是要加力加速,大大下力。只要你破攻,我们就等着拦四号位了。如果直接得分算是额外收入。既便失误,也不后悔,反正不让你打舒服,等你发球时,能调高就能猛扣,猛扣就能板回一分,不会吃亏的。
寻区找人,这是对发飘球的队员要求,就是要找在点子上。原来多找炮炮,现在多找薛明、小马、小丽在前排时,只要你接了球,重心后退,我们就一样等着拦防二、四号位,反正放中间捉两头,俄罗斯与波兰女排对中国一战,她们似乎都找得十分舒心。
三是“电脑排球”,此招最阴险。
俄与波教练都头带耳机,手持模板,美国队朗平好象没用,大概也是不肖之招的吧?
第一, 现在软件处理加人机对话,能马上算出中国队员发传扣拦垫的概率,由此指挥捉重点捉大头。教练通过耳机接收后,马上现场吼叫指挥,或者模板示意。这一招对我主发球和进攻,作用不算小,中国队的一传水平,现在看起优势基本不占先了。电脑分析能说明某队员失误率最高的球,总之,“你的心情我明白”。
第二, 更阴险的是在看台上布上密探暗哨,通过电脑主机指令过来,加以防范,二局之后,绝对破译你的“手势暗号”,当暗号变成明号,密码变成明码时,你的败局基本定了,除非你能作超手扣球。目前看,08前还不可能对此作出公平规范的,谁叫你不用,反正我没有违反排球比赛规则。这怪谁呢?科技就是生产力,就是战斗力,就是硬实力。
第三, 据说最新的软件还能根据资料,电脑分析出某队员上步方向和挥臂动作,计算出她此球扣下落点的最大概率;以某二传手的定势动作和角度,算出她传出球的方向来。以此电脑分析来开预备会,比你说得嘴裂还有效。
当然,电脑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不能神话它,但是,在这些“制华宝典”有效时,为什么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部《孙子兵法》说得明白,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知已知彼,将计就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想,办法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