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女排联赛结束之后的又一项赛事,全国女排锦标赛对成绩的渴望似乎没有联赛那么强烈,各支参赛球队似乎更注重挖掘、培养新人,为来年的联赛作准备。但事实上今年的女排锦标赛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各支参赛球队基本上依然是那些老面孔熟面孔,有几支队员上调国家队稍多的球队甚至出现东拼西凑的尴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国女排队伍后备严重匮乏,从事专业排球运动的运动员越来越少。
就拿今年女排锦标赛的冠亚军天津女排和八一女排来说吧。作为女排传统强队,两支队伍的后备储存应该比较厚实,但事实并非如此。天津女排今年虽然还是拿了锦标赛的冠军,但老将李珊、王莉和杨洁依然是队里的顶梁柱。副攻杨亚男和霍晶已经说不上是新人,她们在联赛里已经站稳脚跟。二传于静连小将都说不上,她不小了,只不过前有丁红莹压着,后有魏秋月追着,鲜有上场机会而已。殷娜在国青没回来的时候,接应张子茜被赶鸭子上架去打主攻,而且她几年前在赛场上就已经露过脸了。真正推出的新人天津女排可以说一个也没有,冠军球队尚且如此,其他队伍可想而知。
八一女排看似后备挺多,换人象走马灯似的。范琳琳不行王忱上,主攻后排不行就把刘小婧、李颖轮流换上去当自由人使。换人太多太频导致八一女排主力阵容不定,锦标赛上真正稳当的还是王丽娜、索玛和白云三员老将。联赛里八一女排副攻线上就一直是索玛和陈瑶这一老一小搭档,二传在宋妮娜受伤后也一直是沈静思、高丛轮着打。说白了八一女排和天津女排一样也没推出什么新人,只是队伍结构年轻一点而已。
冠军争夺战中除了霍晶和陈瑶两位小将值得称道之外,其他表现一般甚至还比较差。霍晶的特点是下手快,扣球动作干净利落,背快球是她的强项,背飞下手也比较快。陈瑶背飞球居多,背飞动作舒展大方,赏心悦目,有几个球已经颇有当年吴咏梅的风范,短平快也开始有自己的特点了。范琳琳本来有些潜力的,1米90的身高,冲跳却比较差,球的过网点和扣球线路很不理想,经常被拦,白白浪费了身高。
全国女排队伍后备的匮乏不仅仅表现在人数的稀少上,年轻队员基本功差,难当大任则是另一重要方面。范琳琳、王忱都是“半吊子”主攻,后排功夫不敢恭维,以至于崔咏梅不得不把李颖和刘小婧都当自由人使,加上王琳,一场比赛用三个自由人,这恐怕也开了女排比赛的先河吧。天津女排出了个冲劲十足、作风泼辣的杨亚男,可惜身高太不理想。
全国女排队伍的后备如此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女排的未来之路愈加艰难。
http://blog.sina.com.cn/u/451b9d9a010009k3#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