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周前,我还在宁波北仑比赛现场亲眼见证中国队3:0痛快淋漓地将古巴队斩落马下,可是一周后,远离了电视、现场的我却得到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消息。三局比赛输了27分,被挡在大奖赛四强门外。看了看技术统计,再看看今天意大利刚被俄罗斯的强攻打垮,再想想古巴前两天也把意大利斩落马下的情景,突然想到,对付意大利、巴西这种类型的球队,除了自身的“变快”(注意是变快不是快变),一传要稳定之外,强攻实力是不得不提的问题。另外,大力跳发球也是必不可少的。
离世锦赛还有40多天的时间,重新挑选队员已来不及,惟有现有的十二个人加上蕊蕊、张萍这两个秘而不宣的冷箭。看看意大利被古巴、俄罗斯的强攻打得满地找牙,突然想到这样的一个阵容搭配。这套阵容的搭配依然是以接应队员为核心,但是主角换成了在雅典奥运会上风光八面的张萍!
且慢!用张萍打接应,她的一传防守能过关吗?但是这里我要的不是她的后排,而是她的“变快”和强行突破能力。而其由于是副攻出身,对于中国式副攻所需的各种战术变化均能比较好的掌握。因此不用担心我们没了前交叉、双飞之类的战术。甚至还有得打双快一游动这种高难度战术配合。
先排主力阵容:主攻楚金玲(小)、王一梅(大);副攻刘亚男(大)、薛明(小);接应张萍,二传宋妮娜,自由人还是张娜。
分工一下:楚金玲、刘亚男和张娜主接一传构成后排保护。如果需要前排加强拦网,可由赵蕊蕊替换刘亚男。张娜替薛明和王一梅。杨昊替薛明上场发球,必要是还可参与后排进攻。周苏红可以替楚接一下一传(忍痛割爱把炮炮放上替补席,要是炮炮的强攻突破能力再强一点的话小主攻的位置就是她了)。另外,冯坤的传球实在太死板,而且受伤之后,原先拦网的优势和宋妮娜已相差无几,况且宋妮娜状态不错。鉴于这些原因,因此使用宋妮娜做主二传。另外杨昊在一传不到位的时候几乎不能下球,因此换上了调整强攻能力更好的楚金玲。
现在看看各个轮次我们的进攻及防守的阵势会怎样。按二-主-副位置站位。先从宋妮娜在一号位开始说:
张萍 薛明 王一梅
楚金玲 刘亚男 宋妮娜
这个轮次,拦防方面,薛明和王一梅的拦网还是可以信赖的,而张萍的拦网虽然不及赵蕊蕊,但是她的定点拦网还是不错的。薛明的移动速度快,适合两边移动,而张萍固定封住二号位,相对于三号位需要两边游动还是减轻不少负担的,后排防守的话,刘亚男要加快移动的步伐,尽量卡位卡死,楚金玲也是一样,而且宋妮娜的后排保护意识也是不错的。调整传球可由张萍或刘亚男客串一下。至于一传就是楚、刘二人的主要任务了。
进攻方面,由于由楚金玲在后排,前排又是三点攻,这样加上后攻一共有四个进攻点。主要进攻战术包括:王一梅四号位强攻,张萍二号位强攻。薛明的三号位近体快、短平快,楚金玲的后攻。另外还有:张萍与薛明配合前交叉、双飞,另外别忘了张萍丰富的个人技术,譬如时间差、位置差等等,这些也可以用得上。另外宋妮娜左手的发球也有一定的威胁。
第二个轮次: 楚金玲 张萍 薛明
刘亚男 宋妮娜 王一梅
拦防方面:楚金玲在四号位由于1.90的身高,拦对方强力接应并不会太吃亏,张萍还是守二号位,薛明两边移动。刘亚男的防守也是需要注意的。另外楚金玲可以适当后撤接一传。
进攻方面,王一梅的跳发球已成为中国队新的武器之一,虽然还是有失误,但是总的来说开始挣的比花的多了。进攻方面同第一个轮次还是差不多,只不过由王一梅参与后攻,而楚金玲在四号位强攻。总共进攻的点依然是四点。
第三个轮次 刘亚男 楚金玲 张萍
宋妮娜 王一梅(张娜) 薛明(杨昊)
这一个轮次相对要作调整,张娜替下王一梅接一传,刘亚男后撤,杨昊此时可上场替换薛明,一来加强发球,二来可保证王一梅下场之后有一个后排进攻点。这样依然是四点进攻。而且杨昊的后排技术也不是一无是处,多少还可以分担一点。如果要加强前排拦网,可以根据情况由赵蕊蕊在合适的时候替换刘亚男加强拦网。但是这一轮的后排防守会相对薄弱一点。
第四个轮次: 宋妮娜 刘亚男 楚金玲
王一梅(张娜) 薛明(杨昊) 张萍
这个轮次由于二传手轮到前排,这样造成两点攻。但是张萍正好在一号位,这样可利用其大力跳发球破攻或直接得分。另外张萍的后攻不错,加上杨昊的后攻,总的进攻点数依然可以保持四点。如果是接发球轮,刘亚男就必须后撤,与张娜共同接一传。楚金玲也是要后撤。这个时候可视情况用周苏红换下楚金玲,一来加强一传,二来还可以重拾其老本行:刘、周配合前交叉、双飞等等。
第五个轮次: 王一梅 宋妮娜 刘亚男
薛明(张娜)张萍 楚金玲
这个轮次,楚金玲的发球自不必说。而且后排依然是两个后攻点。接发球的话,楚可以稍稍后退,由刘亚男来主接。如果楚金玲还是由周苏红替的话,那么赵蕊蕊可以替代刘亚男在场上加强拦网,以及一些更具威胁的快攻,比如三号位的半高球。不过张萍铁定不下场,因为可以留下后攻。还有一点就是周苏红的发球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因此在发球轮上不会太吃亏。
第六个轮次: 薛明 王一梅 宋妮娜
张萍 楚金玲 刘亚男
楚金玲可以由周苏红继续替下接一传(当然最好是不换,锻炼楚的一传能力),张萍依然担纲后攻重任,保证三点攻。如楚不下,那就是四点攻。刘亚男的发球相对薄弱一些,但是其后排能力保证一传防守不会太吃亏。宋妮娜的拦网是个弱点,可视情况将冯坤换上替一两轮加强一点点拦网。
主要的阵容安排就是这些。其实楚金玲可以和周苏红交替使用。若周苏红打小主攻位置,可以凭借其速度与刘亚男、张萍配合打双快一游动、内切拉三等等战术进攻。至于为什么让周苏红打主攻,是因为周本人以前就是主攻出身,即便到现在还是有一点的强攻突破能力的。而李娟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其力量问题一直让人担心。因此暂不用其打主力。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队主力阵容的一些看法。特别在使用张萍作接应的问题上,估计很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另外,如果谁跟女排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话,可以把这个阵容提交给陈忠和教练看看。看看他本人对于这个阵容的意见。大家如果认可就支持一下,有异议的话就请提出意见。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我们的女排好。一味地吹捧和贬低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