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难比的是人。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这就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背景、经历、理念不同,总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差异。
哲人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下也许只能硬比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说的就是反差之大。
第一比:运动经历。
郎平从北京少体校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样”。她进北京青年队,就想着进成年队;进了成年队,就想着进国家队。信念支撑着她“芝麻开花节节高”,进了袁伟民眼底。随着老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勇夺三连冠军后,郎平成了名扬世界的铁榔头,世界三大主攻之一。
这一点很重要,排球埸上的风风雨雨,几夺冠军,她深深了解运动员拼搏的心态压力和幸酸苦辣甜,为以后执教打下可靠的基础。
这一比,陈忠和拱手称臣。毕竟,他最高运动经历是福建男排、全国冠军队替补队员。不过,陈忠和是男子技术,以男子技术融入女子技术,也有其亮点。
第二比:执教经历。
郎平作为助理教练员,与张蓉芳一起,为中国女排勇夺了第五连冠军,此后复任主教练,又夺得世界亚军,带来中国女排中兴时代。之后,她又飘洋过海,执导意大利俱乐部队和现在执导美国队,并在大冠军杯的“和平对话”中,取胜3:0,直叫世界与中国惊呼“狼”来了。
陈忠和有二十多年的中国女排陪打、助教历史,也是郎导的教练弟子之一。他是多年的媳妇成了婆,成了中国女排主帅后,他博采群长,“放大队伍”,取得了两次世界冠军。
这一点,陈忠和的成就暂时领先。
第三比:社会经历。
有人戏说,陈忠和是纯中国式的“马列主义”,郎平是中西融会贯通的“马列主义”。
意思是陈忠和从末在国外呆过一季度以上,他更适应在中国社会生存;郎平早年出国的原因和辞去中国女排教练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不惯,也不想看中国体育界官埸上的“游戏规则”。所以,郎平融入了西方世界,她更适应在海外生存。
换句话说,郎平可以执导中国女排,也可以执导美国女排;而陈忠和怕只能执导中国女排,他的语言关就过不了。所以,陈忠和曾经说过,我以后也不会出国执导女排。
第四比:综合指数
郎平为人大度,生性豪爽。加上学惯中西,知已知彼,又精通英语交流。她能把中国排坛的绝招和看家本领带到海外,传播开来。快球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功夫”加上欧美队员的身高、体能、理念和学历,也许就是郎平能在短时间内打中国女排3:0的原因之一。
陈忠和为人内敛,小心慎重。他熟悉中国球员,适应中国风土人情,精于调动,善于吃苦。所以也能在涉险过关,两取世界冠军。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达。
以此展望,两人执导的套路不一,也许郎导更为丰富?一个是纯金,一个是合金。
但是,这方面暂时无法论定胜负,谁能否各自把自己的队伍带上世界排坛顶峰,才是笑到最后,毕竟,郎家军占有身体条件,陈家军占有训练条件。
谁主沉浮末可知。
在下认为,“和平对话”目前是一比一,下一回合,无论是谁带出了新科世界冠军来,都是咱中国人的骄傲,中国龙的风采。
排球本起源于美国,流传于世界,排球是世界人民的排球。
让我们共为新时代的世界排坛到来欢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