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己心爱的中国女排输球,自然心里不是滋味。
人之常情吧,谁没有个七情六欲?
大冠军杯比赛的头两埸球失利,直叫中国女排在2005年时节,与世界冠军无缘了!
关于输在何方和结症所在,各位网友和高手说得相当透彻了,只要看看谏言堂的好贴暴增和各大网站论者如云,就知道,当今球迷和观众,已不是当年吴下阿蒙!
与在下一同看这两埸比赛的朋友们,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神色和表情,大家争论不下,真是内心世界溢于言表。
“怒其不争、哀其乏力;赞叹对手、佩服郎平;甚而至于开怨中国队的教练和球员起来了!”
输球,自然是暴露问题多多,一时好象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然而,冷静想想:对巴西是2:3,输了一局;对美国是0:3,净输7分。不至于叫一败到底或是降到二流队去吧?
如果赵蕊蕊在呢?让她一局比赛中拦死两、三个球,挣两、三分不算过份吧?
这样一来,或者比赛结果会截然不同?
在下说了这个意思,有的朋友笑说是阿Q来了。
在下说,比赛主要靠队员,队员主要得凭实力。中国队的两次世界冠军,并非蠃在实力,而是胜在集体配置组合和拼搏。集体打法的队伍,一两个人发挥不佳,形成弱环,输球就难以避免了。
一朋友说,如果现在换个教练如何?换个教练换个思路换批队员和打法,或者也是柳暗花明?
另一朋友接口道,有谁现在敢接手?输了几埸球,祖宗三代都让骂遍了!
一时无语。
话题又转到赵蕊蕊身上来,朋友都关切她的恢复状态。
知情的朋友说,赵蕊蕊恢复状态不错,老伤痕全部长合了,只有八个打钉处还末长全,估计正往着好的方面发展,她每天都能训练半天以上。
如果明年世锦比赛她还不能上阵呢?朋友问道。
大家沉默了,话题转到新手几何这个问题上来了。
结论还是,新手毕竟嫩了些,奥运功臣们毕竟有伤痛和年龄问题困扰着。
这道“两难推理”方程式如何破解?谁来当教练也都得面对。
众人又是语塞。
一朋友突然语辞激烈地说,这些咱不管,打蠃才是硬道理!输了球,我们发泄一通也应该吧?
话题不知为何转到了新帅人选,人人突然成了“组织部长”。岳金库、王宝泉、蔡斌、林榆挺等人又说了好一阵。争得脸红脖子粗,几乎急眼。
自然,结论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不就是输了两埸球嘛,不就是大冠军杯拿不到嘛?朋友中有长者劝道:何必伤了和气!又不是三大赛事,就是三大赛事,我们中国女排曾经输了十七年,不也是天塌不下来?
体育就是体育,竞赛就是竞赛,不必要全部都得与国家民族国格人格联系太紧嘛,作为球员,尽心尽力就是无怨无悔,不必想得太多。
长者说完走了,只抛下一句话:
反正,我喜欢中国女排。
众人似乎恍然大悟。
一时人也走散,相继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