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0多年传统的国际邀请赛瑞士女排精英赛如期而至,从2007年开始,瑞士女排精英赛逐渐沦陷为世界各国磨合阵容,挑选新人的选秀赛,更有甚者,比如巴西和意大利都纷纷缺席,以便让球员在参加完联赛后得以修养,而队伍也可以用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之前的这一小段时间进行调整和磨合,所以,最近这一两年以来瑞士女排精英赛的比赛质量和之前比有所下降,而中国女排由于联赛结束后,经过常规的封闭训练和国内女排邀请赛,逐步通过训练和比赛确定主力阵容,而瑞士女排精英赛可谓是我们在每年下半年大赛前,对世界诸强最好的火力侦察赛。
今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缺席了2008年奥运冠军巴西女排和去年大冠军杯冠军意大利女排,参赛的8支队伍分别是:中国、俄罗斯、美国、古巴、德国、荷兰、波兰、日本。中国和古巴的阵容几乎可以看作是今年下半年世锦赛的主力阵容了,而俄罗斯、美国等国还在考察新队员和磨合阵容,而德国、荷兰和波兰这三支队伍在经历去年欧锦赛后,队伍着眼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进行新老交替中,而日本女排直接就派了个二组阵容来参赛,所以整个比赛的质量可想而知。
三场小组赛中国队的对手分别是:波兰、荷兰和古巴。由于欧洲的联赛结束比较晚,类似波兰和荷兰这样以球星战术驰骋国际赛场的二流球队,由于个别球星的缺席或不在状态,所以呈现出的战斗力有限,而且球队的组成时间也有限,不管是状态也好,或是整个默契也罢都不在最佳状态,和这样的球队交手,只是适应一下她们的大力飘球以及熟悉一下她们球员的扣球线路,输赢其实是很肯定的,中国女排以两个3:0分别胜了波兰和荷兰,2:3输给了古巴,但比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还是很尖锐的。
现在的中国女排,整个球队的网口实力确实比之前有所提高,但网口实力得到提高幅度还不足以称霸于世,所以,要求我们还是要走快速多变的技战术路线,在全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的战术特点,这就要求整个球队要不断细化各个技术环节,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传的稳定性,通过这三场比赛可以看到,新的中国女排的波动特别大,就算在领先4-5分的情况下,也会因为一轮接发球情况不理想而陷入被动或者直接丢掉一局,现在的三人接发球体系,不管从站位和稳定性方面还是欠稳妥,现在的比赛还不是关键的大赛,所以心理的影响还不是最主要的诱因,这完全是接发球技术不完善的一种体现,不管是接大力飘球还是大力跳发都难说稳定。
在战术组合中,二传魏秋月的确尽心尽力,但通过比赛发现,薛明可能受去年受伤的影响,现在的状态并非很好,今年以来,多场比赛3号位进攻的效率有所降低,而且可能受伤病影响,马蕴文的2号位的背飞和背溜得扣球高度也有降低的趋势,徐云丽的进攻是有进步,但所谓的位置差战术,由于她自身的步伐和灵活性问题也没能很好的呈现出可观的效果,而二传魏秋月在和主攻和接应的配合上有问题,在往返中一传半到位的球,魏秋月多次传出倒三角或比较扎网口的球,还是有碍于她脚步的问题,所以跑不到位,当然传球到位就谈不上了,而且在前后排攻的选择时机和准确性上也不乏问题。在分配球的变化和突然性上,魏秋月还是有很大的缺失的,可这和二传的观察和天赋有关,不是简单能学会或提高的,除非开窍了,就自然通畅了。
拦防上的配合有问题,多次5号位大对角,由于主攻或自由人卡位或判断有问题,球直接应声着地,而球也多次洞穿我们1号位直线,当然这和我们网前的拦网节奏,手型以及线路的取舍有关系,但防守除了拼以外,还是要有的放矢的,赛前的技术分析,以及对主要进攻人的习惯线路的掌握,甚至当场比赛的快速阅读能力是能帮助到良好防守的方方面面,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本功前,而现在的自由人,王茜的缺失太明显,对球路的预判不好,卡位又有问题,所以,防守的效果一般,自由人在一传和防守上的致命缺口限制着中国女排的进一步提高,看来还是着眼于全国,继续发现可造之材来补充不时之需。
其实,比赛的输赢关系真的不大,胜了可以树立起很好的自信心,输了也可以通过比赛发现问题,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女排来说,今年最重要的比赛都在年末,所以,调整好状态,防治好伤病,磨合好阵容,细化好技术,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