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正确看待新女排
新组建的中国女排集训50天后亮相国际排坛,四项比赛,打了16场,12胜4负。也许蔡斌没有想到,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其实这正说明了人们对女排的关心和热爱,如果像有的项目一样,打好打不好人们都觉得无所谓,失去了关注度,可以说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无论从专业的角度,还是业余的层面,无论是资深专家还是普通球迷,无论是支持、鼓励、赞扬,还是指责、讽刺,甚至攻击,我想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是希望女排能够重铸辉煌。
实事求是的说,12胜4负的战绩基本反映出新女排当前的真实水平,没有一夜成为世界冠军的,也没有一出道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1981年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她们走过了5年的艰辛之路,五连冠的辉煌也是泪水和血汗铸成。81年夺冠,我们的发球和后排是弱项;82年世锦赛,小组首场就惨败给美国;83年女排大换血,亚锦赛0:3输给日本;84年奥运会小组再次输给美国;85年世界杯惊险战胜古巴;86年世锦赛,如果不是路易斯生孩子,结果很难说。可以说每一次都是艰苦拼搏来的。从88年汉城败北,17年后才重夺世界冠军。冯坤一代即使拿了两次世界冠军,对阵世界诸强也是互有输赢。巴西几次拿了大奖赛冠军,被称之为“无冕之王”,也是直到08奥运会才实现冠军梦。
从目前新女排的表现看,有高度,有力量,发球和拦网提升明显,个体的攻击力也不错;但是一传弱,小球串联和防守差,导致了一攻不稳定,防反速度慢,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明显问题,输给日本和意大利皆因如此,但输给巴西另当别论,是因为实力的原因。
我感觉蔡斌的指导思路是在提升高度、增强攻击力、尽量避免两点攻卡轮的前提下,保持原有快速多变的风格,这就是把大梅放到接应位置的原因,因此我们很难看到过去的双背飞、加塞、梯次等战术攻的出现。蔡斌这样做也是基于现有队员的条件,周苏红式的接应可遇不可求,刘亚男、张娜、周苏红那样的“铁三角”很难再现。再者各强队也摸清的中国队的套路,看准周苏红这个攻防枢纽的关键,发球就是找周苏红,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能的下降,速度自然下降,造成后期的威力大减。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现在最接近“周式”风格的张磊放到接应位置,那么大梅在主攻位置,如果大梅接一传,一是没保证,二是接完后上步慢,二传要给高球,进攻速度也慢,被拦的机率大;如果张磊接一传,明显达不到周苏红的水平,战术攻会大打折扣,张磊的小强攻水平也不高,卡轮不可避免的出现。所以说当务之急是强化一传,防守和小球串联的训练,加快能力提升的速度。有了一传的保障,才能达到快速多变的目的。
关于教练和队员,每个人关心自己喜爱的球员是正常的,但是既不能护短,也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去贬低,打的好不好其实都看得很清楚,重要的是继续努力改进不足和短处,应该说王一梅、薛明、马蕴雯、若惠琪、徐云丽表现不错,站稳了,其她的还要加倍努力才行,因为没有危机感就没有进步,整个女排也就没有进步。
新女排组建只有50天,需要练的、改进的很多很多,不能指望一日之功成英雄,就是郎平、陈忠和、王宝泉来执教,即使风格不同,也不可能在短短的50天内打造出完美之队。不管是谁都要给时间,允许输球,现在看重胜负没有实际意义。我想更多的是给以善意、中肯的批评、建议和意见最重要,支持和理解才是新女排前进的动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女排的未来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