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和脸上表情是一个晴雨表。
他在这次大奖赛总决赛上,时而神情凝重,时而笑容灿烂,表情出现如此巨大变化,乃中国女排胜负使然。其实,笑比哭好,作为主教练无论面对顺风顺水还是逆水行舟,还是应该保持一个常态。
世界排坛的教头执教风格,已形成多种流派。像俄罗斯主教练是“大喊大叫”型,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古巴和巴西的主教练属于“不动声色”型,陈忠和则属于“微笑”型。流派各异,殊途同归,意在球员熟悉和适应,以更好地贯彻教练战术意图。不管俄罗斯教练脸红脖子粗地狂叫,球员也不觉得过分;陈忠和笑容早已成为中国女排“减压剂”。如果教练们突然“变脸”,该狂叫时不叫了,该笑容灿烂时变得神情凝重了,球员反倒不适应了,让本来压力重重的球员们又产生更大压力。
看来,要给球员减压,首先要给教练们减压,减压方式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作为一名成熟的教练应善于自我调节心态,人不是神仙,不可能凡大赛把把赢。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此女排不是彼女排,躺在雅典奥运会领奖台上不走,那是自己高估了自己。其实新组建的中国女排整体实力,并不比强硬对手高几许。都说荷兰队是“鱼腩”,人家与中国女排交手中愣是拿下首局,在第四天比赛中来个大逆转―――战胜了曾将中国女排拉下马的意大利队,你能说荷兰队是个“软柿子”吗?还有,中国女排拿下了在前3天比赛中保持不败的巴西队,要知道巴西队“冷门杀手”马列安妮和网前“高妹”法比亚娜因伤缺阵,使得该队的整体实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否则,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另一方面,国人也要为陈忠和减压,不要使他承载更多的期望。在中国女排的磨合期中,期盼他打胜仗也允许他打败仗。做到打胜仗固喜,打败仗不惊。
当中国女排在此次大奖赛总决赛接连负于古巴和意大利之后,不少人将其归咎于“心态”,这没错。赵蕊蕊在央视做嘉宾评论员时一再说到这个问题。不过,除了女排姑娘做这方面反思之外,一些国人也应纠正自己的心态,是否背上了不许输的包袱呢?
从国人自己减压到为陈忠和减压,再到陈忠和为女排姑娘减压,必然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循环,这对中国女排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笑比哭好,中国女排输球也好赢球也好,陈忠和教练你应该笑容永驻。那句歌词说得好―――不必烦恼,是你的永远跑不了;不必徒劳,不是你的永远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