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重温雅典旧梦,感觉仍旧不是那么真实。可是仔细想来,中国女排就像赤壁之战里的诸葛亮,指挥若定,尽显大将风度。每个队员都显示了一个冠军队伍成员的风采,而作为一个集体,中国女排犹如一只铁桶,密不透风。进攻我们快攻一流,强攻明显改善。防守稳定,不该失误的球我们都救了起来。依然记得,杨昊几乎扭曲了身体奋力就下加莫娃的一记小斜线重扣,张娜奋力把球高高垫到网口,是我们的二传手冯坤利用漂亮的打手出界拿下那关键一份,这不仅仅是一个进攻的问题,一传,二传,扣球,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 出现失误,这一分我们都拿不下来。今天我要重点谈谈我们的主攻手杨昊。
较之欧美主攻手,杨昊无论在身高还是力量方面仍显逊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先天条件不是顶级的主攻手,她的发挥真的达到了顶级水平。四分之一决赛打日本,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打的日本队满地找球。就连另外一个主攻手王丽娜都痛快了一把。杨昊在弹跳方面还是比王丽娜出色一些。拿日本队主攻跟我们的来比,只会把我们的主攻手的档次降低,暂且不提。半决赛打古巴,杨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拿下全场最高分不说,在防守方面也是尽职尽责,丝毫没与懈怠,那时的中国女排是多么的精神百倍啊,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拿下这块金牌,相比今年,在自己的家门口,恕我直言,我感觉中国女排队员自己心里都不是那么自信的。杨昊在自己的轮次上一次又一次把球狠狠地砸在对方的地板上,在她的轮次里几乎没有卡伦。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杨昊在三号位的一个进攻,类似于周苏红的交叉进攻。那是杨昊轮到三号位的时候,冯坤在2号,一传到位,可能是杨昊没有来得及到自己的地盘上,也可能这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秘密武器,只见她稍微后退,奋力前冲,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球,也可以叫拉三什么的,那是典型的战术快攻,好一个杨昊,她的意识,她的技术,无可挑剔。
另外一个精彩扣球是杨昊的一号与2号之间区域的后攻。可以看到,杨昊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棋子,在6号的时候后排进攻是经常运用的一个战术,见惯不惊。可是当她轮到后排1号防守的时候还要承担起进攻任务,这也可能是战术需要。想当年我们的战术是多么丰富。我们围绕周苏红制定了前排平面内的快速多变的战术体系,其实不要忽略杨昊,我们围绕杨昊也制定了一套后排进攻的战术体系,这是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
一个队伍的胜利当然不能归功于某个人,我们是靠整体打球的队伍,每个人的发挥几乎都是完美无暇,即使有瑕,也是瑕不掩瑜。冠军争夺战,杨昊依旧威力不减,在她担当主攻的轮次上基本顺利,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显出了差别,我们的另外一个主攻手王丽娜经常被拦,因为她面对俄罗斯女排的高拦网,心有余悸,下手不是那么果断了。前两局我们很遗憾的输掉。第三局我们就换了老将张跃红。杨昊稳坐钓鱼台,继续欣赏她自己的叮当扣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