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天!从蔡斌挂帅中国国家女排到今天整整367天,他的突然辞职,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整整2009年一个赛季,中国女排11场失利,甚至丢掉了亚洲冠军和与世界强队进一步抗衡的气势。367天,也创了一个历史,蔡斌成了有史以来在国家女排这个位置上,在职时间最短的主教练。而这一切的结果,是如何酝酿的呢?由谁来买单负责呢?应该是中国排协。在中国这个以成王败寇意识形态构筑的社会里,官僚们对于成败的衡量标准是很务实的,尤其,成绩背后所牵扯的公职升迁以及评定,使得排协,在后奥运时代,主教练的问题上采取了雷厉风行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按目前的整个排球大环境,和后备人才情况,用蔡斌或许可以搏出另一番新天地,但事实又如何呢?
其实,国内排球市场萎缩,人员匮乏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天了,作为排球政策的制定者,和全国排球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国排协难咎其责。在中国女排重获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大好外部环境下,没有及时入手对联赛以及基础的排球环境去真正的做些务实的基础工作,使得这8年来,错失机会的中国女排为现在或者以后去背负沉重的复兴代价。看着篮球或足球的火热市场,羡慕也好,眼馋也罢,当政者应该从实际出发,去尽一切可能从学习中发现更好推广排球的方式或方法,比如和学校体育课结合,跟国家教委合作,比如大力推广大学排球,使得排球人才,一旦不能成才也能走读书成才的道路,把专业和业余的体制很好的结合起来,但排协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整天喊着叫着排球人口日益萎缩,排球市场不景气,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国家队,其实,国家队有领队,有教练,他们对国家队的成绩和发展负责,这是他们的职责,排协只要去考核就可以了,此外辅助一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才该是排协要去做的。
蔡斌的构想是好的,学习巴西女排的两边拉开,中间加压,跟上世界流行的立体进攻和强力接应的想法不失为换一种方式走路,但中国女排或者说亚洲女排,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肯定是有其独特的东西的,而中国女排现有人员根本就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硬改得到的结果是:速度变慢,打法简单,副攻和接应间的互相掩护或战术攻,崩溃!王一梅成了一个四不像,最可怕的是连输日本,甚至还输给了泰国女排。在中国女排最强盛的时期,不管是袁伟民时代,还是陈忠和时期,女排所秉承的,是全面、快速、多变的技术特色,就算有中国女排有史以来最具实力的主攻郎平在的时候,我们也是靠全面和快速和欧美强队去抗衡的,而全面又是基础,所以,以现在的人员状况和掌握技术能力,我们有什么资本去和欧美强队硬PK,强调强攻的硬实力呢?
浪费整整一年的时间,选进一些明明有技术硬伤的球员去构筑这本来就不现实的一个战术设想,到头来也只是南柯一梦。王宝泉或许不是最好的那一个教练,但没办法,现在也只有他能顶这个位置了,因为排协总不能出尔反尔再请出陈忠和吧,果真这么做,不就是扇自己耳光吗?其实,单蔡斌来去匆匆,这一记耳光已然着着实实的落在了中国排协门面上!看了下面这个教练组成员构成:俞觉敏(浙江)陈友泉(天津)胡进(兼)陪打教练:包壮(辽宁) 袁灵犀(天津)以及新的国家女排构成情况,业内人士以及懂排球的热心球迷有一点可以看出,那就是回归,回到全面、快速、多变的传统上来,在这个基础上强调身高以及力量。
主攻:王一梅、惠若琪、杨婕、范琳琳和陈丽怡
这样的入选阵容,能代表现在国内女排的最佳主攻选择,而且不管从年龄上和发展潜力上来看上面5位也比较有优势。王一梅的优势,很明显,进攻实力是目前中国女排最强的,在网上有优势,而且通过4-5年的国际大比赛的锤炼,经历过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心理素质比较好,但缺点也很明显,一传、防守和串联等小球方面受身体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弱点,就看球队怎么拿捏和组合,把优势最大化把缺点最小化。
惠若琪和杨婕在我看来是同一类型的,1.92米,身高一样,而且技术特点也比较相似,比较全面,能接一传和防守,发展潜力比较大,是这5位主攻中最具发展潜质的两位,不但从技术层面讲,而且从联赛中,或者以往比赛的气质以及球员对自身的要求来看,而且她们两个在高度上在网口有一定的优势。
范琳琳和陈丽怡也是特点突出的球员,都是攻强守弱的,一传和防守还要继续的磨练,两个人扣球的力量都比较好,但手法和技巧还要多提高,前者在下三路小技术上如果没有突破也很难在国家队站住脚,而后者,由于身高有限,一定要在技巧上多动脑子,而且一传和防守必须得加强。
以上面的入选名单,再综合接应的人选来看,国家女排,很可能又回到,主攻,自由人和接应接一传的一传体系去,这样的话,只要王一梅伤病恢复得得法,状态好的话,以她的实力和能力以及经验应该可以占据一个主力位置,那势必另一个主攻,是必须能接好一传的小主攻,那以目前入选的其他四位来看,惠若琪、杨婕是比较有希望占据这个主力位置的,在国内联赛中,这两人分别是江苏女排和上海女排主接一传的主攻,所以在技术上他们有这个基本保证,而范琳琳和陈丽怡在联赛中各自都不是主接一传的,当然这个还需要她们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去争取。
副攻:薛明、马蕴雯、徐云丽、罗瑜和陈瑶
入选的这5位副攻也各有特色,也可以说在国家队副攻的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就看怎么把战术和整个球队串起来,当然这得有一传的保障。薛明和马蕴文还是主力副攻的有力人选,不管是从能力和全面性上来讲还是从比赛经验来说,她们两个都比较有机会,而罗瑜和陈瑶都在联赛中,各自母队中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得分点以及拦网的很好屏障,所以在国家队的发展就看各自努力的结果,徐云丽的优势在于身高和刻苦的作风。
接应:李娟、张磊和陆倩
看到这样一个构成,其实,一个很强的信号,就是接应还是回到了中国女排传统的全面性接应上来,况且陆倩只是进了名单而先不参加集训,更说明了这一点,张磊可以说是自周苏红以后快变型接应最好的一个代表人物,她的身高是比较吃亏,但手上的技巧,扣球的时机以及身体素质及脚步速度都很好的弥补了她的弱点,但一传和防守和周苏红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李娟作为一个年已29岁的队员,在主攻位置上,其实真的有点勉为其难了,已过高峰期的她,全面是最大的优点,虽然她没有单脚背飞等传统中国式接应的技战术特长,但她的脚步还是比较灵活的,而且拦网的水平比较理想,再加上出色的地面保障能力,目前的中国女排还是需要她这么一位全面的队员来传帮带。而且以上两个全面性接应的存在,那势必可以解放一个不能主接一传的实力型主攻,这在技战术和人员配备构成上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二传:魏秋月、王男和李慧
这三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风格,魏秋月比较稳,王男比较活,而李慧身高高有潜力,王男从过去国内联赛来看,脚步比较快,出手隐蔽,而且比较敢传,防守也不错,左手,还有两次偷袭,虽然身高1.8米,是三人中最矮的一个,但从年龄和经验上来说,以及她所掌握的技术来说是对魏秋月的很好补充,至于李慧需要时间去成长,而且也只是进了名单并没有去参加集训,所以竞争还谈不上。
自由人:张娴、王茜
只能这么说,这或许是教练们认为最好的自由人人选了。其实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下江苏的陈展,因为竞争的环境很重要,自由人选来选去就这两个人,而且都各自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漏洞,对于如何去保障中国女排的一传体系,自由人是于中国女排的重中之重,说实话,中国女排,在最近这10年能位于世界一流,不得不提张娜,她也是经过反复的竞争才站住了女排主力自由人的位置。
根据,上面的入选名单我们可以期望新的女排再走全面快速的道路,加油,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