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中国队奥运大名单,我也借机凑点热闹。
四主三副的前提是三副中赵蕊蕊及薛明保证健康。至于带小马或徐云丽谁,不太好说,要看训练水平怎么样, 本人希望徐去,但如果薛明的进攻被拦多次后,一般打意大利等队时,需要小马,打俄 罗斯队时,除云丽表现又很好,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如果是四个主攻,赵燕妮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现在他仍在队中,惠若其回江苏没有不知道,但测试赛中好象没见她上场.
三主四副对副攻来说保险系数是大了许多,肯定能保证中国队在副攻线上的NO.1地位,但到时主攻被拦,那让谁去救火,全靠副攻是不行的,也是一个问题.可能中国队要在瑞士赛上及大奖赛上再定主攻和副攻的人选,毕竟现在这些人员都在练.
至于李姗,我看是没什么希望了,就是让赵燕妮或李娟改打接应,可能都不会再招李姗了.而宋妮娜和张越红回归倒是有可能,可能的前提是中国队现在14人中有人出了问题,否则现在换二传,无异于给自己腿上绑沙袋,再练配合已经没有时间了.
张娴张娜问题不大,谁都一样.只要练好,保证健康就行了.接应也一样,但中国可能会在接应位置上有新的变化,因为目前14人当中,仅有自由人及主攻和副攻人选上有变化,大变化不会再有,只会微调.本人分析排管中心的人可能这次想四主三副两二传两接应一自由人的配置,因为只要赵蕊蕊或其他一个副攻出问题了,刘亚男还可顶上,这时,为了避免攻击力出现问题,可以让王一梅打接应二传,李娟和杨昊打主攻,一传由自由人和李娟刘亚男接,也是可以应急的.而且女排现阶段主要是在练几套配合,上述一套是老打法,只是改了王一梅打接应.中古之战中又出现另一种打法,用刘亚男打接应,无论什么打法,王一梅肯定是都在的.
以上是保守的想法。
但无论怎么样(除了有伤病外),中国队的主打主力肯定就是王一梅、冯坤、杨昊、刘亚男、魏秋月、赵蕊蕊、薛明、周苏红、张娜(张娴)、李娟十人,只是打得多点打得少点而已,但每场肯定都得要上。其余两个位置的人选,带谁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如果到时进攻可以,防守不行了,带两个自由人还是有可能的。防守可以了,进攻不行了,带主攻或副攻就行了。也就是说,要淘汰两个人,具体是谁,可能不到比赛前,陈忠和是不会宣布的。但这两个人中很有可能会有一个人是“黑马”[我预测赵燕妮或惠若其要改打接应,刘亚男(接应、副攻、自由人替补),周苏红(接应、自由人替补),此时,无论在各位置,都有多个人可以打,每个人也可以打多个位置,“万金油”式的人物很多,可能是本界奥运中国的最大“特色”吧!这有可能也是排球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吧!]。
李娟:主攻,接应,自由人(待培养)。
周苏红:接应,自由人。
刘亚男:接应,副攻,自由人。
赵燕妮(或惠若其):主攻,接应(而或自由人)。
王一梅:主攻,接应。
薛明、赵蕊蕊:副攻,接应。
从而弱化接应的位置,用主攻(副攻)来弥补接应的不足,可能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就象NBA中有许多队员,可以打好几个位置,而且好队员一般都能打两个以上的位置:如科比(得分后卫,组织后卫,小前锋),麦迪(得分后卫,组织后卫,小前锋),邓肯(中锋,大前锋),加内特(中锋、大前锋),比比皆是。搞不好老陈借鉴一下先进经验,再为女排产生一种新的打法也未尝不可(哈哈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面性”肯定会成为此界奥运会后各队选择队员和培养队员的主要思路之一,因为亚欧打法相融合了以后,全面性队员的出现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否则,没有办法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招鲜”的队员,可能越来越不吃香,这个苗头已经出现了,而且有扩大的趋势,这可能也是陈指导让高大队员练接一传防守以求“自保”的原因吧。
全面性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接应二传”的产生,结合了传球和进攻两个任务,这两点必须好(中国还要求接应有好的防守和一传)。而且接应现在已经成为球队的最重要的位置之一。而陈指导一直在尝试主攻手的“速度化”(如杨昊李娟的“平拉开”、到三号位打半高球等)及后排攻(属战术攻类),副攻的三号位“小强攻”和三号位的“调整二传”及前排的小球串连,这一切都是在向“全面性”上发展,中国队在这一点上,是走在了各队的前面,就象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也正是在“全面”上做足了文章,才在实力略低一点的情况下以整体的配合(个体的全面组成了全队的整体)取胜。而今年,在副攻无限强大的今天,其她球员的全面性对于中国队来说,可能意义要更大于2004年,因此,谁更全面谁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这就是我最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