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伟大的《纽约时报》,上一次他们将陈江华称为“08奥运给姚明传球的人”,结果这个诺言真的实现了。这一次他们没有发表文章,是他们的驻中国记者进行了展望:周鹏有机会成为下一名进入NBA的中国球员。
《纽约时报》记者语出惊人:广东阵中1人最接近NBA
CBA小韦德引《纽约时报》关注 1意外令他闪耀赛场
你可以当这种评价是一种官方的恭维话,或者说是这位记者的心血来潮,但是你千万不能把这句话当真。不然很有可能毁掉年轻的周鹏,就像他们“毁掉”陈江华那样。
一个NBA式的高帽子对于以为只有21岁的球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这些多不是问题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在于,周鹏真的具有进入NBA的实力吗?
2007年美国最具权威的选秀网站draftexpress在89级出生的国际球员预测中,将周鹏排在了第四位。这个排名甚至超越了陈江华。两年之后,再次看看draftexpress网,89级国际选秀球员中只剩一下一个排名第33的陈江华。
你可以继续往后翻翻,看看90级,91级,已经看不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在2007年,中国一度有陈江华、周鹏、丁锦辉、韩硕、徐咏等多名球员上榜,而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球员的NBA前景似乎从梦境回到现实。
根据历届NBA选秀的经验,如果无法在当年的国际球员中排名进入前五,那么你将很难有机会进入NBA球探的法眼。还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是一年一度的耐克全球峰会篮球赛。自陈江华在2006年参加之后,最近两届没有一名中国球员得到美国教练的青睐。
那么在看看我们的国内篮球专家是怎么说的?苏群认为周鹏进入NBA难于易建联,杨毅则认为周鹏先成为国内的顶级球员再想进入NBA吧。
实际上如果周鹏是一名美国球员,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叩开NBA的大门。毕竟对于这位身高2.06米并且移动迅速,拥有超强防守能力的球员来说,如果长期和美国球员打对抗,他的防守能力会对任何一支球队的外线防守给予帮助。
但是毕竟周鹏仅仅实在CBA联赛中展现出了自己的防守水准,那么在面对NBA式的对抗会怎么样呢?浙江四次和广东交手,斯奈德四次得分全部上30,场均砍下35分。四次面对东莞的哈里斯,哈里斯场均砍下36分,其中还有一场砍下45分。一次面对邦奇威尔斯,棒子砍下44分。
周鹏可以让场均砍下近30分的图科单节只得2分,这足以说明防守潜力,但是在面对斯奈德、哈里斯、威尔斯这些真正打过NBA的球员时,他的防守还差得很远。
当《纽约时报》记者直言朱芳雨没机会在NBA立足,而周鹏却有机会进入NBA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考虑一个问题,周鹏和朱芳雨的水平是不是可以划等号,或者是大于号。
谁都希望中国可以有更多的球员进入NBA,但是去NBA打球,靠的是实力而不是炒作。CBA首先要接受的现实是,在姚明和易建联之后,中国最有希望进入NBA的球员还没有出现,而并非是因为美国媒体一两句吹捧就洋洋自得,找不到方向。
从目前中国男篮的现状来看,最近5年之内似乎很难再出现一名像姚明或者易建联这样的天才球员,如果在目前这批国家队中不能有年轻球员杀进NBA,那么下一位进入NBA的中国球员要等到何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