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上奋力拼搏,获得了并列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奥运会结束后,不少主力队员离开国家队休息调整,但主教练周建安却继续带领年轻队员坚持训练,开始了首届亚洲杯的备战……
对于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任务,周建安表现得从容而淡定。回想奥运征程,他表示,中国男排的教练和运动员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经历这样的大赛是一笔宝贵财富,值得好好总结。
·三个阶段 步步为营
两年又九个月前,周建安接任中国男排主教练。回顾上任以来,周建安说,自己和队伍一起经历了三个阶段。
上任的第一年对于周建安来说,是一个探索和求知的过程。因为首次执教中国男排,一切都是“全新”的——队员需要去熟悉、对手需要去了解。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中国男排,清楚中国男排在亚洲和世界排坛的准确位置,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治军”。
执教第二年对于周建安来说,是一个摔打和积累的过程。他表示,虽然在06世锦赛、07亚锦赛和两年的世界男排联赛中,中国男排的成绩都不理想,但是得到了与世界强队交手的机会,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男排的努力方向,收获了宝贵经验。学费虽然不菲,但这样的锻炼和充实是非常难得的。比赛不仅仅是锻炼队伍,考查队员,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在训练方法和比赛理念上打开了思路。
在进入第三年后,周建安率领中国男排走上了逐渐提高的阶段。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快速多变的战术打法已初见成效,大胆启用的一些年轻队员也屡有尚佳表现。而最终获得奥运会并列第五的成绩。周建安表示,他执教的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这一路走来所承受的压力与艰辛,都是值得的。
·快变思路 任人唯信
在上任之初,周建安就把目标定在争回亚洲冠军和奥运会跻身前八上,为此,坚持将中国男排的战术风格坚定不移地设定在“快、变”上。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得从选人组队开始,要求个人特点与整体思路相吻合。
对于全国男排的优秀运动员,周建安都了如指掌,但是把哪些人组合在一起才是最强阵容,才能体现中国队的特点,就是教练员的学问和本事了。不可否认,几年来进出国家队的队员不少,无论是老将还是新手,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自身的特点,都能独挡一面。经队委会研究,他们的特点、状态和潜质作为选拔队员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周建安说,在白纸上写字比改字更快更易,所以,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他都选择了年轻队员,如启用年轻的二传手焦帅,副攻手边洪敏等。对于在“用人”方面的质疑声和舆论压力,周建安默默承受,他把精力都放在了训练年轻队员,组合新阵容、形成新的战术体系上。
周建安坦言,很多老队员有实力也很努力,对参加奥运会十分渴望,在割舍时他也犹豫不决,但要改变其风格确实很难。为了队伍的发展,他们只能割爱。
在北京奥运会上,报名参赛的十二名队员,老、中、青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老将施海荣、隋盛胜作为替补队员,关键时刻敢于担当重任。沈琼、袁志已成为队里的核心和主要得分手。焦帅、边洪敏、方颖超、任琦等年轻队员更是发挥出色,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正因所有队员都很好地贯彻并体现了“快、变”思路,才战胜了委内瑞拉和日本队,与欧美强队的比赛也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完成了“打几场让老百姓满意比赛”的愿望。
·亮剑精神 铸就队魂
中国男排在北京奥运会上完成了历史使命,与周建安在上任之初便极力打造的“亮剑精神”密不可分。
周建安在接手队伍时便意识到,以当时中国男排在国际上的实力,并不足以与世界列强抗衡,想要以弱胜强,没有一股精、气、神更是无望。因此,他首要的工作是强化和完善队伍的作风建设,并坚持不懈。周建安最欣赏的“亮剑精神”,从那一刻,便成了中国男排的队魂。
“男人打球,就该有一种气势——管你实力多强,照样敢跟你打!”周建安说这话时,自带一股豪气。他表示,“亮剑精神”不仅是口号,还要贯彻到每天的训练中去,并长期秉承。无论是在苦练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的时候,还是在平时的集体生活中,都要时刻谨记“队魂”,虽然队伍的人员时有变化,但精神不变。正是长期的积累,才有了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才有了不畏强手敢于胜利的勇气。
在奥运会的六场比赛中,中国男排连续两场都是苦战五局,先后击败实力与己不相伯仲的委内瑞拉队和日本队;面对实力超出自己的世界一流强队保加利亚、美国、意大利和巴西队,他们同样拼劲十足、绝不手软,还一度将雅典奥运会亚军意大利男排逼至决胜局。可以说,无论胜负,中国男排都努力做到“让老百姓满意”,同时自己也满意。——队魂“亮剑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男排的努力拼搏和无畏勇气。
·冷静总结 改变理念
在谈到北京奥运会并列第五的成绩时,周建安表现的非常冷静和理智。他表示,本届奥运会男排获得的突破,原因有三:一是毋庸质疑的主场优势,自然取得参赛资格;二是队伍各个方面所作的努力,这包括平时训练的细化、对队员身体和思想的准确把握等;三是队伍在比赛中打出了自身的特点,打出了平时训练的东西,而没有出现过去某些比赛中突然崩溃,难以发挥出训练水平的情况。
周建安强调,奥运会打进前八名,并不能说明中国男排已经彻底改变,也不能说明缩小了与世界强队间的差距。他表示,参加奥运会最大的两点收获:一是令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二是使我们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加明朗。
谈及与巴西、美国等一流强队的差距时,周建安认为,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比赛经验和个人能力上,最大的差距也是最难扭转的是排球技术在实战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比赛时,总感觉对方打得较为轻松,而我们却很吃力,并常常产生有力使不出的困扰。周建安说,在比赛中触球的电光火石那一瞬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前期的准备,我们的队员技术精准度不足,或叫赛前准备不够“充分”,对比赛的理解不足,所以就会产生以上的感觉。体能、技术、战术的差距尚能通过训练来缩短,而这种对排球运动领悟,却非一朝一夕便能弥补的。
“中国男排要想彻底改头换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建安的话意味深长。
·展望未来 再立新志
参加奥运会,对于周建安和他所执教的中国男排来说都是第一次,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也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周建安表示,中国男排今天获得的成绩饱含了多任主教练长期不懈努力、辛勤耕耘的心血,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他与这届男排仅仅是完成者。另外还有各地方队、青少年队和少体校教练员,在他们的岗位上,始终默默无闻地培养后备人才,他们与国家队同样都为中国男排的崛起而努力奋斗着。周建安表示,中国男排能够完成本次奥运会任务,应该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人们。他认为,中国男排今后要想在国际排坛立足,需要所有国家队、地方队、青少年队的教练员、运动员们团结一致,在不同的位置上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中国男子排球事业是属于大家的。
中国男排还将继续前进,无论下一个奥运周期的教练员由谁担当,目标都会是相同的:一是夺回亚洲冠军;二是凭自身能力取得下一届奥运会资格。男排将继续坚持快速多变的发展方向,并着手“抓”比赛细节——这里有中国队最大的上升空间。
“北京奥运会,使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并列第五名的成绩,其带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财富。”周建安说。
转自排协网,人家说不让转载,看在我是为了宣传排球运动,提高男排关注度份上,排协不会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