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名将盘点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sport/1/91817.shtml郎平
1981年郎平的表现是疯狂的,中国队在七场比赛里扣球得了162分,郎平就得了79分,在第七场对日本的比赛里,扣球39次,得19分,在每球得分制的80年代,这个数据是惊人的,虽然最后成功率不如hyman和perez,但是郎平扣球次数之多,成功率之惊人,让人叹服
显然,正如fivb对她评价的“she is the best volleyball woman player in the 80'th",如果郎平仅仅是一个扣球机器的话,显然这样的称号她戴不起,实际上82年以后的郎平明显的变了,如果说79-81的郎平还是以高点扣杀和绝对的力量为主的话,82年之后,郎平显然是一个结合技术和力量,以其精确的扣点技术和高点打压结合的方式来在相持中以致命一击,82年小组赛,中国队尽管是0-3输给了美国队,但是副攻-接应线的疲软才是导致失败的核心,梁艳和郑美珠的顶上让中国队这台机器再度高速运转
在半决赛及决赛里,中国队非常轻松的击败了日本队和秘鲁队,第一次取得了世界锦标赛的冠军,而最后,郎平和秘鲁的tait一起,被评选为当界世界锦标赛的mvp
杨锡兰
在大部分国外球迷以及报纸的介绍里,中国队在80年代的代名词,除了郎平,就是杨锡兰
顶替孙晋芳的杨锡兰在早期远称不上合适,在国内的同年龄的二传手里,苏惠娟,朱晓茹技术更突出,83年上帝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日本大阪,日本队同样年轻的中田久美硬生生的将杨锡兰样样都比了下去,中国队丢掉了四年前拿到了亚洲冠军
84年的杨锡兰虽然证明了一回自个,但是技术比起当时的中田而言,依然占不到便宜,86年的郎平退役,舆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杨锡兰的身上,中国队的铁榔头退役了,杨锡兰该怎么调配将中国队拿回第五座奖杯
无论是面对前东德和秘鲁那充满自信的跳传,二次球技术还是面对古巴时沉重冷静,充分合理的调度全队的攻防节奏,杨锡兰体现了一个世界最佳二传所具备的一切能力,结果自然也很圆满,她是继孙晋芳和郎平之后,第三位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的中国选手,并且蝉联了世界最佳二传
1988年的汉城,杨锡兰被无数人诟病,但是在随后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明星挑战赛,作为明星联队的主二传,杨锡兰率领明星联队和奥运会冠军苏联队打成一比一平手,并且被fivb评选为1988年的best player
郑美珠:
奇兵的反过来意思并不如它的名字那么动听,1979年亚洲锦标赛,郑美珠做为奇兵,在决赛上场作为发球替补,连发了六个及具破坏力的远距离上飘,但是1981年的日本世界杯的12人名单里,并没有郑美珠的名字
套用今天用得很俗的一句话叫“是金子早晚就会发光的”,在81年东镀日本的热身赛里,日本排协的官员曾经打趣的和当时时任中国排协秘书长的钱家祥说“郑美珠这么矮,你们可能是不用了,送给我们日本队吧,我们不嫌矮”,钱家祥自豪的说“美珠者,国之瑰宝也”
82年世界锦标赛小组赛的失利坚定了袁头换人的决心,接应位置陈招娣和曹惠英都混身伤病,状态也不够稳定,而郑美珠的排球天赋过人,1.72但是臂长比1.77的粱艳还要长,而且郑美珠的防守能力奇佳,更一步巩固了中国队的后防
1986年的中国队堪称是中国队整体防守水平最高的一界,而郑美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其意识和移动能力上,其后继者,鲜有能达到其水平者
杨晓君:
用今儿个特时髦的话来形容杨晓君,只是说“她实在是个人物”,在北京队,国青队,国家队,她打过主攻,接应,副攻,在排球的位置里,就只差二传没打了
杨晓君初进队让人记忆的还称不上是她的球技,而且她和侯玉珠的“抱团”行动,两人同一年进入国青队,同一年进入国家队,自然心心相息,啥事都往一快挤,让得袁头在最后不得不棒打鸳鸯,杨晓君是一个很聪明但是有点懒的人,邓若登曾经对着防守的杨晓君喊“晓君啊,你在跳芭蕾呢?趴地上半分钟都不起来”
杨晓君和杨锡兰的配合很精妙,配合的背快到现在依旧保持着其最快的时速记录,杨晓君还是中国副攻史上开先河的一个“暴力”副攻,在三号位高球突破能力,一直是中国队在前排的战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杨晓君在86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最佳一传奖,这也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副攻唯一一次在三大赛上获得的一传奖
汉城失利之后,杨晓君也入选了当界的明星联队,而当胡进重点培养国青的赖亚文的时候,对于杨晓君的退役,也就不多加阻拦了
Tait:
在今天的排球版图里,说到南美,十个有九个说的只是巴西,而在算起来也并不算遥远的80年代里,秘鲁的横空出世才是南美的最大惊喜
美国大妞们在怀着战胜中国队的喜悦来到半决赛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她们对手的可怕,实属正常,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国远称不上是美国的对手,而且她们的主力得分手Tait在赛前还有伤在身,在近乎恐怖的秘鲁的主场面前,大妞们的心态开始变得不正常,美国的双子星座的hyman和克罗克特频频失误,而对网的Tait完全不像一个受伤的人,势大而且刁转球路让美国人毫无办法,0-3,美国队一丝不挂的输掉了比赛
尽管在最后Tait率领的秘鲁以1-15.5-15.11-15负于老辣的中国,但是秘鲁的横空出世给了世界排球以震惊,比赛结束后,Tait和中国的郎平获得比赛的mvp
2-0,第三局12-6,秘鲁在汉城有一个无比美好的开始,但是命运的确爱捉弄人,苏联队最后彻底大翻盘,断送了Tait的冠军之梦,其后Tait前往德国治疗伤病,最后却因为受伤过重,含恨退役。
Luis;
到现在,国人提到这个女人,都不忘加上一个鄙夷的神情,附带一个羡慕的目光
luis弹跳惊人,小时候在果园摘水果,完全不用梯子,直接往上跳就摘,这样的宝贝疙瘩让欧亨尼奥在其16岁的时候就让她打了泛美运动会,3-2战胜当时世界三强之一的美国队,luis的传奇经历不仅仅在于其直上直下的弹跳能力,更在其可怕的身体素质,1986年的海欧杯,怀孕三个月竟然能够上场打球,86年世界锦标赛生完第一个女儿还能立马披挂打回主力,1990年折了腿,世界锦标赛依然生龙活虎
Luis的确是个传奇,这样的传奇用不用语言去描述都不妨碍她的伟大,而其一人就和中国近四代运动员都有过交手的记录,更让人叹服其生命力之长,状态保持之好
Ogienko:
看着现在俄罗斯队动不动就过2m的副攻,却总是以比蜗牛还慢的速度在前排挪动着自己庞大的身躯,看得让人连声感叹,想当年 Ogienko在前排穿针引线的灵活身影,依然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
苏联队在经历了81.82的阵痛之后,果断换血,以Ogienko,chebukina一批新生代的年轻球员迅速成长,86年世界锦标赛的成绩,苏联队显然很不满意,初出茅庐的Ogienko拿到了最佳拦网,但是总体成绩上的逊色让苏联队更加努力,汉城的一幕让无数中国人永刻心间,Parkhomchuk和Ogienko精巧的配合屡次撕开中国队的防线,中国队却没有任何反应
1990年的世界锦标赛见证了Ogienko和Parkhomchuk最后一次的配合,决赛里尽管中国队毕竟成功的拦防苏联队的强攻,但是对于ogienko,却缺乏有效的办法,而此后Parkhomchuk远走克罗地亚,苏联政变,一时间土崩瓦解
Ogienko也曾四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在1998年的日本世界锦标赛,更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了俄罗斯队的全部比赛
smirnova:
对于这个两颊永远通红,举着大剪刀发球姿势的女人,我的确提不起太多兴趣
sirnova继承了传统的前苏联主攻力量优势突出,远网进攻能力突出的优点,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将后排进攻做为主要战术进攻手段在比赛里运用,1986年的世界锦标赛,耀眼的属于Katschalowa,到了88年,smirnova做为主攻和Sidorenko打上对角,在比赛中突出的表现被人称之为苏联的第一主攻手
在88-90年世界锦标赛前的这近三年里,中国队和前苏联的交锋的记录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仅在89年日本杯里赢过苏联队一次,而smirnova也成为中国队最头疼的队员之一
Parkhomchuk
时隔16年之后,Parkhomchuk再一次回到了俄罗斯队,而这一次,她完全是带着胜利的笑容回到了俄罗斯,陪同她的,是她的丈夫,同时也是俄罗斯队的新主教练:Giovanni Caprara
如果不是8卦所知,很难想象,赛场上配合如此默契的Parkhomchuk和
Ogienko的矛盾这么的大,外传在Parkhomchuk拿到90年wch的mvp之后外逃到克罗地亚,也是因为和Ogienko的矛盾激化严重
Parkhomchuk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精妙的晃传能力,十分逼真,总以为是自己要把球扣下去,和Ogienko的配合更称得上是一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前苏联最好的二传手,以至于十多年之后,俄罗斯的Tchoukanova颇有些蹩脚的晃传能力,不仅把自己晃晕,同时顺带的把对友晃得不知道云里雾里,才更让人怀恋这为前苏联队晃传的始祖
尽管在1998年,Parkhomchuk代表克罗地亚参加了日本世界锦标赛,但是和八年前的她相比,则真可以称得上天上地上两重天了
江上由美:
关于江上由美,有一个著名的笑话,江上在84年参加奥运会之前,在故乡曾说过“不拿金牌誓不返乡”,结果日本女排半决赛惨负于中国女排之手,江上编了一段著名的和美国某田径运动员的绯围,结果经过调查却只是江上撒谎,从而留下了一回尴尬的记忆
在日本女排颗粒无收的八十年代,江上好歹还有一块77世界杯冠军金牌,江上由美很幸运,一出道便搭着白井,松田的快车品尝了冠军的滋味,但是1978年世界锦标赛日本队的失利,白井和松田双双退役,日本队开始进入了绵绵的低沉期
江上是一个极度聪明的副攻,她是典型的不糟蹋球的球员,扣球成功率极高,和三屋欲子组成的副攻线可以说是日本副攻的强强组合,经历了84年难以回首的奥运会失利之痛,江上选择了退役
中田久美;
中田久美算得上是日本女排八十年代的缩影人物,在中田担任主二传时期,日本女排经历了由盛转衰,到彻底堕入二流
一水之隔的中国对这位日本难得一见的高二传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李耀先更是形容其“什么乱七八糟的球都能组织起战术球”,中田是日本难得一见的高个二传,同时手上技术相当出色,在和杨锡兰的竞争里,在开始是走在了前面,只不过日本队自江上由美,广赖这批队员之后,日本队显然的青黄不接,在86年世界锦标赛,在八争六比赛里,输给了巴西,仅仅在七八名争夺赢了韩国队
尽管84年之后中田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由于日本队其他位置的尴尬,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忘着冠军越来越远
Oden:
排球领域里绝对不缺少姐妹花,美国的oden三姐妹,巴西的ana paula和marcelle,俄罗斯的Vasilevskaya姐妹花,中国的刘晓佳,刘晓宁,而其中最让人注目的,当然要数美国的oden姐妹花
尽管拥有hyman、crockett,美国队一直拿不到冠军,这让美国人很失望,weishoff,马杰斯没有捣弄出什么大名单,尤其是后者,作为美国队克制中国队郎平的秘密武器,结果闪了一两年,就压根没影了,庆幸的是美国出了oden三姐妹,尤其是Elaina Oden,在网前完全是一个巨无霸
90年世界锦标赛,美国拿了第三很高兴,古巴队的不在状态让美国队有了翻身的机会,这是美国队多年难得的成绩了,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而oden也没有悬念的压倒了perez,李月明等拿到了best blocker,94年世界锦标赛美国不平不稳,这正常,她们的重心在二年后的奥运会,当然让人失望的是家门口只拿了第九,让人无比失望,这是后话
moser:
如果你脑子里认为的排球女将大多身体修长,容貌中上,那只能说你太过于沉浸于美好的幻想里了,排球一样会出男人婆,比如美国的caren ,比如巴西的moser
moser的长相完全属于不需要上装,即完全可以扮演恶女人一类的角色,尽管不如caren那样敢让对友围着当众换衣的bh,但是她长相也属于狰狞的级别了,这个暴脾气女人的进攻能力却是相当出众,她也是世界上教少的几个在当时即采用前后排立体进攻的主攻手,在当时整体实力欠缺的巴西队来讲,算是独特的风景
1989年的世青赛之后,moser收获了更强的对友,1994年主场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作为上界锦标赛的best spiker,moser带领队友向冠军冲击,然而决赛面对的是更为类人猿的古巴女排,古巴队以三局吞云卷气之势将巴西队击败
当古巴队以一种更惊人的气势向前进的时候,巴西队却只能以一种稳定的下降的方式逐渐和古巴越离越远,如同moser,99年退役之作的世界杯,除了对leila大发脾气之外,再也找不出任何亮点来让人记住了
Batukhtina(tyurina)
很多叫她邱肥,也有不少人叫她邱大妈,只是让人感叹青春不在,曾经的风采又有多少人知
1990年的世界锦标赛,Batukhtina只有19岁,年轻真好,在顶替Sidorenko打的比赛里,出生牛犊不怕虎
91年打接应,92年Sidorenko受伤打回主攻,93年打接应,94年俄罗斯的希望之星artamonova由于膝伤手术全程在替补席拍手,Batukhtina打到两点主攻,她的表现称不上精彩,因为缺乏足够的突破能力,最后尽管拿了best scores,俄罗斯最后拿到了季军,皆大欢喜
生孩子之后顺利转变成俄罗斯大妈的Batukhtina叫了tyurina,02年世界锦标赛表现得不过不失,人们总是失去了才会想起来曾经一些好玩的东西,譬如tyurina没防起球来,那有些扭曲的表情,想想其实还是蛮可爱的。
bell:
如果说luis如太阳般一样耀眼,那么bell就如月亮般一样青辉
cuba的9次冠军严格来讲,是始于bell,终于bell的,1989年参加完当年的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bell顶替了capote,作为了luis的对角参加了89年的世界杯
没有了luis,古巴队可能会少一两个冠军,没有了bell,古巴可能会少不少冠军,bell是cuba的基石,当luis在前排的时候,bell出色的后排技术可以让古巴逮到不少防反机会,而luis在后排的时候,bell一样不用担心,因为她有着和luis一样的前排突破机会,当然还有比luis更好的技术,更刁专的线路
98年的最后决赛,最后关头bell连续的两个压线发球得分断送了中国队冠军的梦想,而这两个发球,也足以记进有关于bell的历史里,尽管她的历史有太多可以值得书写的地方
比起luis的太多光芒,bell却锋芒尽敛,与世无争
李月明:
到现在为止,依然有不少人把李月明看成是中国排球史上的第一大美女,尽管因为腰伤,92年就不得不离开了国家队
88年汉城失利,唯一的新人李月明也受到不少非议,89年胡进上任,调入国青爱将赖亚文,和李月明组成了中国史上的第一对真正意义上的双塔副攻
从发,拦,扣,垫,传五项基本技术来看,除了发一项之外,其他四项,李+赖组合都可以称之为相当出色,但是这一队组合仅仅维持了三年左右,便因为李的身体原因不得不拆散,实在叫人惋惜
1990年世界锦标赛,尽管有着郎平的回归,李赖组合的成熟,但是因为机会抓不住最后遗憾的失去了冠军,在最后一个球,李月明前快失误,中国队也失去了90年代最好夺取冠军的一次机会
2003年cctv庆祝女排十七年后重得冠军的晚会最后,永远的结束曲里,李月明最后在镜头一闪而过,让人庆幸的是,时间在她脸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浅浅一笑,让人心醉
赖亚文;
一个女人能有多少个十年,一个排球运动员能有多少个十年?
作为胡进在国青队重点培养的对象,赖亚文在89年顶替杨晓君打了三点副攻,刚开始的赖亚文完全是属于“刚劲有力”,与其后期抹吊结合方式的打法大相径庭
1990年的世界锦标赛,年轻的赖亚文拿到了最佳防守奖,但是在决赛中有些稚嫩的表现还是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评,在个人最成熟的92-94年,又莫明的碰到了中国队罕见的低谷时期,当郎平掌起教鞭时,赖亚文的身体能力却大幅度下降,体力只能维持半场球左右,98年的决赛,赖亚文明显体力透支,发挥得不尽如人意,然而在之前,赖亚文刚刚肝病痊愈,已经半年多没有打过比赛了
十年里,中国女排从辉煌走向低谷,到再度辉煌,历任三位教练,国家队出出入入人数达几十人之多,而其中,唯有赖亚文,从1989-1998年,于风雨中,和中国女排一起走过
magalys(卡瓦加尔 马加利斯):
很少有女人能像magalys这样能拦网的人,她的动作绝对称不上轻盈和潇洒,更多的时候是拖着大身体在网前面压,但是这个女人却用着自己绝佳的身体条件,成为排球史上拦网最好的副攻之一
86年世界锦标赛是magalys第一次参加的国际比赛,16岁的magalys要做的不过是在前排替换一下高度欠缺的luis拦一下网,那个时候的magalys还是主攻
89年已经从主攻改成副攻的magalys在世界杯就获得了best blocker和best six,次年的世界锦标赛,luis赛前受伤尽管勉强参加,但是状态大打折扣,magalys发挥得也显平庸,92年奥运会半决赛magalys疯狂的拦网把改打接应的weishoff拦得披头散发,94年世界锦标赛,magalys的表现依然很疯狂,古巴队在94年世界锦标赛7战全胜,而且全部是3-0横少,在决赛里,magalys再一次让巴西队发疯,全场三局拦死巴西十多分
在89-00一共10次世界大赛里,10个最佳拦网里古巴包揽了其中的七个,而magalys更是一人独揽89.92.95.96四座奖杯
张润喜:
比如日本女排在前排花枝招展,翘臀扭腿的花样战术,韩国女排明显就要实用的多,张润喜就是亚洲女人的一个奇迹,170的身高,强大的下肢爆发力,屡次打出超手
张润喜比男人婆更要进一级,不幸的她曾经被fivb认为女性特征不明显,在1994年世界锦标赛第一场被要求做男女鉴定,从而错过了第一场比赛,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张润喜在随后的比赛里完全爆发了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是94年世界锦标赛最大的亮点
98年的世界锦标赛,韩国队取代中国队,成为世界上攻防速度最快的球队,灵巧,快速,力量,张润喜带领韩国队差一点把中国挡在四强外,不过韩国人总是习惯虎头蛇尾,一向怵飘的她们倒在了保加利亚的手上
”飞翔的小鸟“,张润喜的确让人眼花缭乱的跑动战术和那超强的弹跳滞空能力,成为90年代南韩最让人记忆深刻的风景
cunha(孔哈)
比起巴西队日后让人记忆的diaz,erika,leila这著名的三杆花枪不同的是,以moser,cunha,hilma为首的三只恐龙,让人记忆更深刻的是她们的技术和力量
cunha的出道很早,88年就能看到她的身影,90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moser,这个魔鬼面孔的女人被称为巴西最伟大的主攻手,然后是0-15惨负苏联的一局球!94年的巴西队似乎脱胎换骨,第一次拿到了大奖赛的冠军,hilma, paula,ida的成熟,让巴西队有了更多向古巴队叫板的机会,事实总是很残酷,决赛在自己的主场被古巴队蹂躏
96年的机会很好,但是Magalys这个女人再一次浇了她们一盘冷水,cunha心灰意冷,打完97年大冠军杯,没有等到98年的世锦赛,就byebye了
做为继任者,leila远比cunha来得要娇媚,不过排球场上总是真刀真枪的,所以当leila撑着170多公分的身子,打破脑袋费力的越不过高拦网的时候,这个胖女人总是会被人想起,可怕的脸孔和精湛的球技
menshova(门科娃):
从质到量,俄罗斯(前苏联)培养了一大批的主攻手,继承了东欧人与生惧来的身高优势,以及良好的力量素质,在其中Menshova显得并不突出,往前赶不上Sidrenko,Smirnova,往后也追不上Artamonova,godina,不过在92-96俄罗斯并不好过的四年里,也算是苦苦支撑了一回
menshova的确很另类,没有俄罗斯主攻的太多特点,身高不够,力量也不算突出,作为Sidrenko的继承者,显然差了不少,俄罗斯队93年的重心也自然的放在了年轻的Aatamonova身上,不过一场手术把这位新星给限制在了替补席,于是不再年轻的Batukhtina顶了上来,94年就成了Menshova一个人的表演
96年,smirnova回来了,于是Artamonova的对角在menshova,smirnova,以及年轻的godina之间不停的更换,在结束了惨淡的奥运会之后,比menshova更高,更年轻,也更能得分的godina的一战成名,自然没有优势的menshova成为了替补,97年wgp之后就离开了国家队
我总会想起她,因为在和中国队比赛事,menshova从来没有发挥正常过,所以我会经常笑她,以及隐约记得的年轻时她那有些漂亮的脸
大林素子:
一直十分讨厌短手短脚的日本人在得了一分之后,一脸谄媚得腻的发油的神情,不过只有一个人那有些羞涩的神情,才更能让人动容
大林素子出道时,日本队已经从世界一流下降到二流球队,年轻的她还能和中田久美,广纪江一起为争夺奖牌而努力,当大林真正成熟的时候,日本队早已物事人非,队员是一批接一批的轮换,日本队的表现依然让人失望,只有大林素子一人保持世界级的水准
很容易被大林素子的球技着迷,她可以从场上的几乎任何位置发起进攻,经常性的绕大半个场进行战术进攻,你几乎找不到她的位置,因为她一直在四处跑动
年轻的大林素子曾经说过”未来,才真正开始”,1997年,大林素子打完联赛之后宣布退役,也失去了参加在自己国家举行的世界锦标赛机会的时候,未来,其实已经结束了
毕竟冠军只有一个,但是没有冠军的人,也不会让人忘记,譬如大林素子
weishoff(韦肖夫)
很难说清楚美国队在90年代初期是乱还是好,weishoff,liley,caren,oden几乎都可以换个位置串着打,如果要说到传奇,很难有人和老女人weishoff来比
weishoff第一次出现在美国队,中国观众没有人会陌生,84年奥运会weishoff说不上多有成就,虽然小小年纪就出现在了美国队的正选队伍里,当然要追溯起,weishoff81年就在队了,一直到96年,这是后话,当年侯玉珠的两个发球盯着weishoff发,一个接失误,另一个直接送到郎平手里,这可不能算什么好回忆
92年weishoff拿到了mvp,美国队拿到了第三,当然很高兴,weishoff也没什么好美的,半决赛被magalys拦得灰天暗地,虽然拿了mvp,多半是fivb本着敬老的精神来个安慰奖
94年liley打到接应,weishoff并没有打主力,值得一题的是,后来weishoff尽管已经老到不行,居然还发展了跳发球,的确让人惊叹
肖建华:
这个像迷一样的女人出现在中国队的时候,无数人对她惊为天人,190/3.24的摸高让沉浸多年的中国排球界振奋,也让低靡了几年的中国女排重新找回了心气神
93年年冬训,沉寂已久的全国摸高记录被来自辽宁的肖建华给打破,这为被无数人寄予期望的新星在93年的超霸杯上与俄罗斯一战,同俄罗斯的希望之星artamonova同场晋技,从后排撕杀到前排,一场肉搏战以肖建华的胜利而告终,同年底的大冠军杯,肖建华的表现更让世界惊叹
94年的大奖赛前,肖建华被查出患有Marfansyndnome,不得不离开排球场,这样整个冬训围绕肖建华建立的体系整个破裂,几个月后,传来了国家女排在广岛和圣保罗失利的消息
肖建华短暂的球员生涯并没有获得太多值得夸耀的战绩,然而94年世界锦标赛溃败之后,却有无数人怀念这为在国家队“昙花一现”的主攻手,至于肖建华如果没有患病,是否能改变中国排球的历史?这个谁又能知道?
苏惠娟:
她曾经经历了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代,也一同承受了最低谷带来的压力和打击
86年的杨锡兰技战术在最顶峰,同时是中国队的核心,苏惠娟自然只能乖乖座到冷板凳。1990年苏惠娟媳妇熬成婆,决赛中的表现让人失望,过于依靠郎平却无视郎平体力不支,最后失利二个球也和苏惠娟脱离不了干系,第二年,浙江的马芳取代苏惠娟,坐上了主力
1994年,栗晓锋在试用过计丽萍,郭宏岩,杨双吉之后,最后又不得不启用苏惠娟,圣保罗最终不相信泪水,据说苏惠娟在比赛结束后泣不成声“中国队的所有金牌在她手上全丢了”
从颠峰跌到低谷,远比由低谷到颠峰承受的压力要大得多,不喜欢90年的苏惠娟,却对94年的苏惠娟无比敬佩
崔咏梅:
在近乎黑暗的94年,唯一的亮光只属于崔咏梅
对于崔咏梅,我一向是不吝赞美之词,五进五出国家队,这一份经历更值得让所有的人对其予以无限的尊敬,这一份坚持来得比任何人都珍贵
栗晓锋的培养对象并不是崔咏梅,四川的陈雅旭才是栗晓锋实现高大化的接应棋子,只不过陈在93年受伤,崔咏梅坐到了主力位置,85年做为希望之星入选中国女排,却失去参加86年wch的机会,88年入选奥运会阵容,跳发球并没有发挥多少效用,自然奥运会结束之后,崔咏梅落选国家队,8年之后,终于作为主力前往巴西,然而没有料到中国队下降如此之外,崔咏梅没有让人失望,给中国队挽回了一点点面子,在最后的单项奖上,获得了最佳一传和最佳发球的第二
1998年,不顾和外国俱乐部有约在身,私自违反合同,只是为了为国家队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让人动容“只要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用,我们一定尽全力”
我喜欢穿起军服的崔咏梅,一身干练,脸上依然是从容,时间不能改变
孙玥:
爱笑的女人总是迷人的,这个迷人的女人的笑,一笑就笑了将近8年,笑到了实际末
很难看到孙玥哭,我却喜欢孙玥那带着眼泪的笑,更迷人,更生动,1994年失败的泪,那是不甘失败的泪。年轻的孙玥还有大把时间。1998年,是不再年轻的孙玥。小组赛,那是一场灾难,那场比赛,袁头错过了登飞机时间,那场比赛让郎平最后心力交粹,她们没有放弃,最后无比好运气的搭上了四强的末班车,俄罗斯,熟悉不过的对手,结果却是一个陌生的比分,中国队赢得再轻松不过了,那场比赛的焦点属于邱爱华,结束之后,镜头却对准了孙玥,哭得梨花带雨,哭得那么动容
总有几个瞬间,几个人是永远难以磨灭的,如同孙玥,孙玥的笑
Aguero(阿奎罗)
类人猿,猩猩,暴力份子等等,一大堆看上去不怎么得的词汇在这里怎么也不能叫做贬义词,因为这些称谓伴随了古巴从一个时代到了另一个时代,从主攻,副攻到了后来的二传
80年代的古巴二传远远称不上另类,她们要做的无非是在偶然的时间里偶然的强攻一下,当然在那个时代也能叫稀罕物,bh的人生不需要解释,92年ortiz退位,接任的costa大大的继承了她们前辈的衣钵,不过另人有点失望的costa更放大的是她的防守技术和二传技术,尽管这个肥婆进攻永远是那么的聪明
在经历了96年有些噩梦的奥运会之后,从Izquierdo到O''Farril,表现得都是云里雾里,93年的世青赛的mvp aguero的出现很好的补充了古巴队的底板,还有惊叹的是她不戴护膝,她的跳发,魔鬼的脸孔,和姿势永远吓死人的进攻
在01年瑞士赛决赛脸不红气不喘的连发了七球之后,180度大转弯的偷度到意大利,做戏功夫实在是全套,有人说她为了爱情,有人说为了钱,究竟是为什么?估计也只有本人才知道,如果aguero不走,很难说02年会发生什么事
很难有人看到文静下来的aguero,不巧的是在99年世界杯颁奖礼是我看到了,在美得如画的sokolova旁边,aguero很好的做了陪称,又不巧的是,aguero在拿到了mvp时,才是全场的焦点,轻轻的低头一笑,满脸平和,再不巧的又印证了“其实每个女人都是美丽di"
邱爱华:
朝露昙花 咫尺天涯,很多人认为昙花不幸,因为花期之短,美丽之短,让人辛酸,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过昙花在它最美丽的瞬间盛开过,花一样,人亦如此
如果没有王子凌的受伤,邱爱华或许没有这么快能够打上主力位置,国青队邱爱华一直打主攻,只因江苏队主攻过剩,被教练卜庆霞改为接应,邱爱华其实一直很幸运,当时国青队主力接应邓阳很早就离开了赛场,于是在国家队和省队,邱爱华顺利登上了主力位置
由于孙玥和李艳的状态下降,郎平把中国队的主要得分点转移集中至右翼,在98年即重点培养吴咏梅和邱爱华,于是就有了98年那动人的一站成名
99年因为阑尾炎,邱爱华状态一直起伏不定,胡进在接应位置上即启用了李珊,以及后来当作第二自由人的巫丹,由于伤病等其他原因,中国队的成绩直线下降
2001年,陈忠和改组中国国家女排,并不算老的邱爱华落选国家队名单,引起了轰然大波,而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依然怀念在邱爱华曾经的英姿
昙花美得如此短暂,到如今,无数人依然在感动着它的故事,它的美,如同邱爱华,提起1998年的中国女排,闪现的还是记忆里并不模糊的这朵“昙花”
李轶之:
96年之后的中国女排换血并不成功,一大堆“缺手少腿”的球员让郎平苦恼不已,整个97年,中国队真正上的意义上新人并不多,冯坤,张锦文,邱爱华,李轶之,前二者因为年龄和个人原因很快的失去了竞争机会,而邱爱华和李轶之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97年人们关注的重点
98年赖亚文的生病让李轶之多少有了上场的机会,瑞士赛和大奖赛的表现很难让人称快,比起经验了得的赖亚文,李轶之欠缺了不少,邱爱华则成了98年大奖赛的很大亮点,98年世界锦标赛对于李轶之来说,是一场痛苦的灾难,比起风风光光的邱爱华,对韩国,克罗地亚两场失常的表现让李轶之坐到了替补席,99年就消失在了国家队的名单里
比起国内赛场的威风八面,李轶之在国际赛场的表现的确难以给一个很标准的判断,时间不够仰或经验太少,又是实力欠缺,这些的问题都已不在重要,如今的李轶之已经远渡重洋,在美国的大学里继续着自己的排球事业
人可以选择和排球过一辈子,但是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如同李轶之在美国,郎平在美国,李月明在美国,选择的方式不同,结果一样可以幸福
sokolova:
“生得光荣,死得伟大”,这句话用起来似乎太严肃,当人们总是把无冕之王,生不逢时之类的急尽赞誉之词一个劲的往俄罗斯人脑袋上套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当然还会补上一句话“死在自己的手里,更“伟大””
如果要选悲剧性的人物,我会双手再加双脚的满票投上sokolova,眼看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家转变到身材开始臃肿,双眼开始发木,技术开始变形,从副攻打到接应打到主攻,全部被人拦得吐上三两血,三度复出却每每失望而回,多悲情啊,多悲惨啊,多壮烈啊
不可否认的是,做为排球历史上最伟大的接应之一,sokolova的确将接应的能力发展到了一个极限,躺在历史的回忆册里,sokolova的笔墨一定不会少
8年之后,sokolova将再一次踏上日本的wch的舞台,在她的历史里,能不能划上最耀眼的一笔,关键的还是在于sokolova自己
godina:
我认识sokolova的时候,还不认识godina
请原谅年轻孩子小时候的原则性失明吧,毕竟漂亮姐姐在脑子里刻画的记忆比谁都要深,所以当98年世界锦标赛,sokolova和godina争相失误的时候,我只记住了sokolova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女人曾经美过的,95年出道时,还有胖胖的小脸,并不算太差的五官,只不过时间后来开了很大的玩笑
godina算不上幸运,98年,年轻的godina和sokolova遭遇了可谓是职业生涯里最恶心的一场比赛,02年,有了比godina更能得分的gamova,godina不得不往中间做起了副攻,只不过这个位置明显不合适,郁郁寡欢的她在wch结束之后,随即离开了国家队
godina出现的时候,因为她能比她的前任menshova更能得分,而godina消失的时候,也只因为她的后任gamova比她更能得分,于是有关于godina:排球,不听你的,不由你的
jelic barbara (芭芭拉)
并不是只有冠军才能让人记住,一如jelic barbara,她不是冠军,但是足可以称得上90年代最好的主攻手
苏联解体,不少原苏联国手跑到克罗地亚,95年欧锦赛,她们迎来了机会,半决赛3-0战胜德国,和荷兰队联手出现在了世界杯的赛场,95年的古巴在世界杯仅负三局,而其中唯一的3-2就是被克罗地亚逼到的悬崖边,那时候的barbara还很年轻
1998年,barbara彻底成长,可怕的下肢爆发力量,可怕的力量,可怕的得分,并不呆苯的技术,让barbara成了一个可怕的女人,整整5年,barbara都很惊人,很少有人总得分能够超过她,而且barbara的扣球成功率也相当可观,还有一手漂亮的发球,总之,你所看到的克罗地亚,就是你所看到的barbara,总是一个人和其余六个人打,总是克罗地亚队员把球救起,二传放心的把球传给barbara,然后barbara在前后排的任何位置发起进攻
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人不断的提起“XXX是小Barbara”“谁是另一个barbara”之类的话,不过从任何角度来看,到现在,她们其中的谁也没有达到过barbara的层次,而那个barbara,现在我们也只能通过录象来回忆了
diaz(迪亚斯)
巴西女人和古巴女人一斗就斗了将近十余年,这其中伤害最深的,莫过于virna diaz
hilma在的时候,diaz的确就是板凳的命,diaz没有绝对的实力,她很聪明,总会选择打手和打点让你苦恼,94年的diaz只能是替补,能做的只能是替换发球,当然值得提到的是94年diaz就可以跳发球,当然效果不好,决赛里没有给古巴带来任何困扰
96年hilma扭到踝关节让diaz彻底出头,96年半决赛的确对于diaz来说很美,古巴人没有人能够拦住她,对于巴西队不算美,最后时刻掉链子,错掉了最好的机会,diaz开始彻底上位,成为巴西的主力
1998年,花枪二号leila顶替cunha上位,98年的巴西实力比起96年下降不少,半决赛又是对古巴,diaz显然不够好运气,被古巴队拦得够呛,moser发挥了她的实力,但是可惜的是,没有人支撑她,巴西理所当然的败下阵来,三四名又输给俄罗斯,掉出前三
diaz的确很可敬,一个球员能有多少个年头呢?03年她又回来了,为了冠军,不过巴西队又倒了,很难说明白是心理素质,还是压力,这是巴西的老毛病,连她们自己都看不清,我们又从何了解,04年半决赛被俄罗斯逆转,diaz抱着她的儿子深深哭泣,相信无数的人都还记得,这不属于世锦赛的记忆,却属于排球
leila(蕾拉)
总是一些东西在吸引我们的目光,比如很惊险的鱼跃式救球,很洒脱的四号位长扣,很刺激的后排进攻,也比如永远能比球技更吸引我们的,美人,也比如leila
98年看到leila的时候很多人都惊为天人,当然很多人都不知道,leila很早就出现了,92年leila还是个小丫头的时候,就被教练带到了巴塞罗那,结果对于巴西不算是个坏消息,leila只是替补,主攻的替补,moser在下一个四年经常缺席一些商业赛,给了板凳leila不少机会,表现算不上太好,因为任何一个人想达到moser的能力都不容易,也包括当年同样年轻的diaz
97年之后,胖胖的cunha走了,这个很经典的女人却没有留下多少经典的比赛,值得leila回忆得显然是大奖赛,年轻的leila和队友一起捧回了冠军,因为过程是艰难的,所以结果是开心的,世锦赛又一次碰到了古巴,leila很用力,不过身高,力量决定了太多东西,leila没有办法,她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巴西又输了
同样不太顺利的奥运会之后,leila很显然的,没有牵挂的走了。走上了另外一个赛场—沙排,那是一个比室内排球更红火更受欢迎的项目,那里更值得她期待
每每看到国内外所谓的强力接应扭着180左右的身子做呕得扭出类似猴子骚痒的动作时,总会想起那些好看的姿势,和一个叫leila的女人
张静:
花无百日好,人无千日红,中国队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响誉国际的球星.但是正如伯乐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曾经一些很好的苗子,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含恨退出了国家队,譬如80年代的李桂芝,90年代的肖建华,以及陈家军中的张静
在中国女排人才低谷的90年代末期,张静的出现曾经一度让郎平充满希望,张静的身体条件异常出色,甚至超过了当年创造摸高记录的肖建华,97年的大名单,郎平早早的把张静划入18人大名单,但是在队内一次训练的意外受伤,张静没有赶上在成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落选赛,也因为这次伤病,为日后的落选埋下了阴影,直到1998年郎平离任,也不无感叹的说“她的条件很好,但是我已经没有时间来训练她了”
2000年令人失望的悉尼之旅后,陈忠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女排,而张静也自然做为大主攻的不二人选进入中国队的主力名单,在年初四国赛上表现得十分优异,和杨昊的主攻组合给中国队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便01年中国队最耀眼明星是小主攻的杨昊,但是张静的表现也还是给人以信心
2002年,对于中国队,对于张静,都是一段灾难性的回忆,02年张静的状态一直低靡不起,中国队的二点攻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半决赛里,张静最后被换上,却被togut直接拦死,结果中国队被意大利挡在了决赛门外,赛后,队员们泣不成声
2003年,来自八一队的王丽娜凭借突出的表现,搭上了世界杯的12人大名单,而张静,则默默的消失于人们的视线里
2006年,当女排为征战06世界锦标赛而刻苦训练时,曾经的国手的她却悄悄的搭上了前往小城嘎纳的航班,那座以浪漫的嘎纳电影节文明的城市,还有一直名叫嘎纳的排球队,那里有方岩,一个中国人,邀她去嘎纳的人,当然还有属于她的一个梦
张越红:
很多人习惯把老卡叫做“救世主”,大部分缘因于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惊世一现,而2年前,同样若不是老卡的单骑救主,中国队恐怕就会陷入四强不入的尴尬局面
早在96年,张越红的表现就震惊四座,尤其是相当出色的弹跳能力,更被当时国内的解说员金宝成戏说成安装了一条弹簧腿,但是其他基本技术的缺陷让张越红总与国家队擦身而过,2000-2001年联赛,张越红后程发力,力压周苏红拿到了当年的最佳扣球,如此良好的状态也让陈忠和将其招入队中,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张越红没能在国家队有太多表现的机会
由于张静的状态起伏不定,张越红被陈忠和带到了柏林,也顶替当时的张静打了不少比赛。中国队在比赛里连续放水输给希腊和韩国,以避免与俄罗斯,意大利过早相遇,在八进四遇到当时的巴西队,巴西队认为中国队侮辱了她们,在比赛里拼尽全力,一路把中国队逼到了悬崖边,而张越红最后的替补出场,将中国队拖出深坑
即便是再过20年,张越红的最后一扣也许还会被无数国人记起,很多人说她运气极佳,在最好的时机抓住了最好的机会,表现了最完美的自己。但是同样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最后一扣的背后,却是张越红长达近十年来,和国家队分分合合却始终不放弃的精神,这份精神,叫做执着
执着的人永远都是幸福的,比如执着的中国女排,执着的张越红
togut:
这个长着龅牙的女人很难让人产生好感,比起帅哥如云的意大利男排,意大利女排实在是属于抱歉的层次,意大利男排曾经在90年代呼风唤雨,可是意大利女排在90年代最好的成绩也仅仅获得了95年欧洲青年锦标赛的冠军
98年世界锦标赛,意大利队主教练称自己的队伍就像保龄球瓶子被别人撞来撞去,没有还手之力,值得一提的是,piccinini,rinier,togut,lo bianco 就已在队,意大利的奥运之旅也可以称得上混乱,顺利获得落选赛第一的她们却在奥运会打得一塌糊涂,意大利A1联赛让意大利队获得了更多变强的元素,意大利的身体素质算不上出色,因此她们吸收了更多亚洲的打法,加之意大利男排的成功带给了她们更多的经验
2002年,没有人会预料到意大利队会获得世锦赛的冠军,togut已经顺利成长成意大利队的头号得分手,在2号位和6号位的进攻尤其出色,半决赛,她们淘汰了上界世锦赛的亚军中国队,而另一场半决赛,夺冠最大热门的俄罗斯队却倒在了美国队的脚下,而美国队也付出了她们的代价,主攻phipps受伤,将缺席最后决赛
事情果然如意大利所预料的,尽管美国队将比赛艰难得拖入了决胜局,但是togut在第五局里一人扣中9分的疯狂表现让美国队只能认命,最后togut在六号位一锤定音,意大利成为了第五支获得世界冠军的球队
一个获得过世界冠军队伍却从未染指过欧洲冠军,也许是讽刺,也许是幸运,我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会告诉我答案
周苏红:
四年后的今天,我再一次凝视她,单薄的她有些疲倦,有些劳累,有些伤神,而四年前的她,满是朝气,满是倔强,满是青春
2002年见证了很多泪水,中国队最后输给意大利队,队员们一个个满面阴沉的坐在凳子上,一言不语的看着自己缠在手上的绷带,或默默叹气,或轻轻摇头。我的眼里,只看见一个影子,盘座在地上,倔强的脸上泪水四溢,那一年中国队背负骂名,女排成了罪人!陈忠和的生日会,没有人有心思庆祝,在最困难的时候,在这个特别的生日会上,却有一个人深深的打动了陈忠和,后来在03年中国女排夺冠庆祝会上,陈忠和不无感概的回忆“那个时候中国队太艰难了,我记得我的生日时,周苏红笑得对我说,你不是还有我们吗?才让我明白,我得给这些孩子一些交代,给女排一个交代”那个带着笑容的女孩子,让人们明白,中国女排还有希望
2004年,女排雅典夺冠,很多人记得张越红,中国队的救星;很多人记得冯坤,中国队的灵魂;很多人记得张萍,中国队的奇兵。很少人记得她,也有很少人知道,她是中国队一传任务最重的,进攻最难的,她接一传次数远多过自由人,前排三点进攻需要她,后排地面防守同样离不开她。所以有人问她在意吗?她只会笑着说“胜利是大家的,我只是一份子”
2006年11月4日,中国队以近三年来前所未有的大比分输给俄罗斯之后,当我再一次想捕捉她的眼神的时候,却怎么也不忍再去注视!两年多了,她没有休息过,如果不是韧带拉伤,整整近一千个日夜,有关排球的日子,她都在不停息的进攻,防守,再进攻,再防守。
累了,倦了,当有末明的情绪涌上心头,无数的话语留在嘴边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对于她,对于她的经历,对于她的坚持。只会留给我们无法释怀刻骨铭心足以陪伴我们永远的回忆,它不会随着时间抹灭,只会化为永恒
冯坤:
11时11分,提起笔触,却不该如何下手
有些回忆是永远不愿意去碰触的,1988年,中国队挟着五连冠的余威,征战奥运会。半决赛,在一传漫天飞的情况下,杨锡兰发挥严重失常,整个队伍完全失去节奏,不久之后,杨锡兰更是含恨离开中国,前往瑞士。没有想到,18年之后,中国队再一次挨了前苏联解体的俄罗斯的一记猛棍,再一次的复制,再一次的失常,再一次的惨败
2001年,陈忠和不顾舆论的压力,力排众议,扶拔当时技术十分稚嫩的冯坤为主二传,伴随着无数的压力和争议,冯坤和中国女排一起成长,严格的来说,这个举措并没有不妥,诸韵颖已经不太可能能够提高一攻的成功率,而且冯坤在防反上比小诸具备绝对优势,事实证明于此,02年的失利让冯坤和中国女排凤凰蘖磐,2004年更是以她的一双大手帮中国队最后拦回了冠军
2006年,撑着残腿的冯坤终于和满是伤痕的中国女排一齐倒在了前进的路上,中国女排结束了她们的2006,舆论再一次将冯坤推上了风口浪尖。人的长大总是伴随着一些失落,人的成熟却附带着一些伤痕。当已经不再年轻的冯坤面对着失落与伤痕,再一次踏上选择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唯一能够给予的,只能是不离不弃的支持与理解
阿塔莫洛娃(待续)
文图里尼(待续)
蒂什申科 (待续)
贝利科娃(待续)
瓦斯列夫斯卡娅 (待续)
格拉切娃 (待续)
福法奥(待续)
[ 此帖被kaiser在2009-07-24 11: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