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15日07:25 东方早报
亚锦赛期间:队员购物比训练时间长
凌晨3点仍有女排队员挂在网上
编者按:日本队出人意料地在半决赛输球,很多人都在感慨蔡斌命好,但老天却选择了用最残酷的方式折磨蔡斌和他的新女排,2009年9月13日,注定将成为中国女排历史上难堪的一天。中国女排到底怎么了?早报将陆续专访各排坛名宿,为谷底中的女排把脉,希望这支寄托着国人无数希望的队伍早日崛起。
早报记者 宫赛赛
在亚锦赛上不敌泰国获得亚军的中国女排昨日回国,回国后的蔡斌还在强颜欢笑,还在耐心地跟记者们分析这场比赛的得失,“很遗憾,我知道回国后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但这我们得面对,得面对现实,不会逃避。”蔡斌不会逃避,可下面的这十条罪状,却让蔡斌无法逃避!
一、不听良言
早在女排以1胜4负的史上最差成绩结束大奖赛总决赛之旅后,就有人呼吁尽快调整队伍,不要一味排斥老队员,蔡斌对此建议不以为然。巴西队中1983年以前出生的球员多达8人,被专家誉为“基本由新人担纲”的俄罗斯队1983年前出生的球员也有4人,而中国女排1983年前出生的只有李娟一根独苗。无有经验的老将压阵,底气不足的年轻球员遭遇突变即手足无措。
二、“嫡系”烙印
上任之初,蔡斌在接受采访时就已经明确表态,争取利用一年的时间给新人在技战术和基础上重新加强一下。确实,上任后蔡指导招入了不少新人,可惜这些新人却深深刻上了“嫡系”的烙印。亚锦赛决赛不该上的人还是上了。主力二传魏秋月组织调动的特点没发挥出来,导致全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二号位上殷娜也低迷得可以,偶尔获得的进攻机会也总是轻易被对手瓦解。
三、技术全面落后
泰国队能胜中国队绝非侥幸,毫不客气地说,泰国队是以技术优势抵消了中国女排的身高优势,胜利当之无愧!泰国球员虽无网上高度,但技术全面,发球、一传、进攻和拦网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较中国女排为优,泰国队战术灵活多变,前后排均有进攻,令中国女排防不胜防,有“小诸葛”之誉的蔡斌,对此悬殊差距不知作何感想?
四、自信何来
不久前的总决赛表现糟糕,中国女排被认为已成为二流球队,甚至有滑向三流的趋势,对此蔡斌回应说:“第几名叫一流球队?这个不太好说。”第几名叫一流球队不好说,但亚锦赛亚军的水平,就肯定不会是世界一流,不知道蔡指导现在有没有认清这一点?因盲目自大,中国女排直到被泰国女排打得异常狼狈之时,仍片面认为泰国队充其量是一匹黑马。
五、临场指挥
或许这才是中国女排输球的最直接原因。事实上,决赛中泰国队尽管表现极为出色,但中国女排自身的发挥却也不敢恭维,畏手畏脚,蔡斌同样是昏招频出。排球场上,主教练控制比赛一般有两种策略,一是暂停,二是换人。可惜在后两局比分长期落后的情况下,主教练蔡斌对暂停次数的使用显得极不成熟,一是每次都在15分之前就把一局的两次暂停都用完,二是暂停之后他的新部署并没能扭转被动局面。
六、备战不力
中国女排小组赛的三名对手,实力都不强,面对如此情形,过高估计了自身实力的蔡斌,并没有为以后的恶战及早准备,反而一味大面积轮换,锻炼新人。“频繁换人,主要还是想让队员都能上去适应场上的气氛环境,为后面的比赛做准备。”蔡斌这样解释。可适应了赛场气氛的年轻队员,到了真正要出力的决赛场上,真的做贡献了么?
七、纸上谈兵
上任之初,蔡斌急于摆脱陈忠和给他留下的巨大影响,为了标榜自己紧跟时代潮流,否定了陈忠和过去提倡的快变战术,完全不顾中国女排球员的身体素质和实际特点,一味模仿巴西女排。事实上,王一梅不可能成为谢拉,强力接应战术根本不适合目前的中国女排,蔡斌的思路虽新却无异纸上谈兵!
八、战术单调
在与韩国女排的半决赛争夺中,表面看起来中国女排战术全面盘活,多点开花,但却忘了一点,一切只是因为韩国队的发球欠缺冲击力,才让中国队的战术发挥得如鱼得水。决赛中,泰国队在发球一环连续施压,令中国队多次在接发球方面出现失误,此情此景,号称战术多的蔡斌,诸多战术何在?
九、管理宽松
蔡斌上任之初,排协宣称蔡斌是最了解这批女排队员的,可实际上,在集训期间,可以断定蔡斌既没有陈忠和凝聚队员的智慧,也缺乏周建安敢于“亮剑”的勇气。除了场上,场下蔡斌的管理也很是问题,记者在凌晨3点仍见到有女排队员挂在网上,还听说队员在越南购物时间比训练时间还长。
十、女排精神荡然无存
其实,最令广大球迷失望的还不是失利的结果,而是这支寄托国人厚望的冠军之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女排精神”。中泰决战中,女排球员如同梦游,而蔡斌在场边传递给队员的是他的无奈与烦躁。一个真正优秀的主教练,根本不会每次在球队输球之后抨击队员不够顽强、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如何能将女排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