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河内之后,大家对包子可谓深恶痛绝,痛击其战术思想模仿巴西,学虎不成反类犬。然而通过对女排比赛视频的研究,发现菜包子的思想跟97-98年女排的打法极为相像,是一个放大版的97-98年中国女排!
97-98年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
主攻:孙悦、李艳、
副攻:吴咏梅、李依芝/赖亚文(尤其是前者打副攻的时候更具有可比性)
二传:何琪/朱韵颖
接应:邱爱华
自由人:王子凌
2009年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
主攻:李娟、殷娜
副攻:马蕴雯、薛明
二传:魏秋月
接应:王一梅
自由人:王茜
先说97-98年的中国女排:
96年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当时孙悦、李艳、何琪正值当打之年,但是随着王怡的离开和接应王子凌、崔咏梅状态的下滑,使得郎平不得不对战术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其中接应是最头痛的一个问题,但是随着名将邱爱华的出现,郎平大胆地探索了一套新的战术打法,起用了女排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强力接应。
当时的战术体系,两名主攻+副攻/自由人主接一传,有孙悦、李艳、王子凌、吴咏梅等人在,一传防守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支撑起一个强力接应。进攻方面,以两边快速拉开、中间加压、二三号位做配合的战术体系。四号位以平拉开为主,速度堪称女排史上最快的。副攻方面有李依芝三号位的快球和吴咏梅那犀利的二号为背飞。接应方面邱爱华将一名强力接应发挥到了极高的水平,不但有定点强攻和后排攻,更有双背飞和交叉。拦防上,不让对手一板打死,抓防守反击,这一点做得尤其好!加之郎平的严格要求和对女排精神的发扬,使得这套阵容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而菜包子对其战术体系的描述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是要打造一支大型化的97-98女排:
主攻方面换成了李娟和殷娜,此二人地面保障水平无法与李艳和孙悦比,进攻上更打不了弧度低的平来开,最重要的是关键时候不敢下手。身高虽然上来了,但是在此战术体系中,李娟和殷娜组合根本达不到保障一传和四号位增速的要求,更不用提楚金玲了。
副攻方面,身材更高的马蕴雯和薛明组合胜过了前者,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拦网的判断和取位上。
二传方面,虽然本人一直不是很喜欢何琪,但是其也是一名中规中矩并能很好执行教练意图的二传,最起码速度和心理上胜过魏秋月。
接应方面,也是差距最大的一点。包子也说了要让王一梅在二号位及其后攻上要快起来,可是对于190斤的王一梅来说太难了,改造王一梅不成,就改成了真主攻假接应。而此战术体系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名出色的接应,比如说邱爱华、比如说谢拉。
一传给不了保障、接应主攻提不了速度,此战术体系便轰然倒塌!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关键看能否与实际相结合,就像中国革命一样。当增加了身高却没有了一传、没有了速度、没有了拼搏精神,女排还会留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