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07阅读
  • 2回复

[转帖]女排明星风雨三十年(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ucong2005
 
发帖
1388
蕊迷币
25081
声望
1
贡献值
0
好评度
1
糖果
44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1119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18
13.杨锡兰
  杨锡兰身高179,生于61年,来自天津.她在85-88期间在三次世界大赛上都当选"最佳二传",并当选87年世界最佳排球运动员.可称得上是名噪一时的世界最佳二传.02年她和郎平共同代表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排出席了国际排联的二十世纪颁奖典礼,那次中国女排当选二十世纪最佳女排特别奖.83-88年杨锡兰在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期担当了主二传的位置.和郎平、张蓉芳、孙晋芳、郑美珠等人一样堪称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代表人物。

  她在进国家队之前在八一队打的是接应二传,因而具备相当不错的进攻能力和比较全面的技术。当时*****根据当时世界女排的形势,坚持走全面高大化的道路,在试用了周路敏和朱晓茹等人以后,他把目光放到杨锡兰身上,杨锡兰虽然不是二传出身,但头脑冷静、身体素质好、传球节奏掌握的不错。为此,他在81年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将杨锡兰调入作为孙晋芳的接班人来培养,由于*****和邓若曾都是二传出身,都有着训练二传手丰富的经验,他们着重训练了杨锡兰的传球基本功,同时给了杨锡兰大量的实战机会,可谓是不惜血本。

  82年访美,孙晋芳因为腰伤打不了,杨锡兰第一次打上了主力,这对于一个只进队不到半年的新秀来说机会相当难得,前二场她组织章法很乱,中国队接连失利,但*****坚持用她上场煅炼。后几场她在郎平、陈亚琼,陈招娣这些老队员的带领下越打越好,后面接连取得了胜利,这也增强队*****对她的信心。

  随后的访日,*****为了保护孙晋芳,同时也为了煅炼杨锡兰,干脆只带了杨锡兰一个二传前往,虽然杨锡兰的传球还是比较稚嫩,需要老队员的弥补,但从这些技术精湛的队友身上,从与世界强队日本队的较量中,杨锡兰学到了很多,技术飞速提高。

  82年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队绕过险滩后终于登顶,杨锡兰在比赛中上场不多,只在对小组赛对美国队比赛中替补上场,虽然未能扭转乾坤,但感受了大赛的气氛,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的经历是一次幸福的回忆。
世锦赛以后,中国女排再次访日,其实那次名为中国女排实则是中国青年女排,主要队员有杨锡兰、梁艳、郑美珠、姜英、李桂芝、侯玉珠、李延军、林国清、苏惠娟,殷勤,另二名队员是老将杨希和陈招娣,但她们基本坐壁上观,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与日本国家女排六场较量中,三胜三负。这样的成绩,也令日本排球届不得不感叹中国女排后备之雄厚。杨锡兰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煅炼,虽然比赛过程中暴露了她传球有时候不太稳定的弱点,但她组织战术球的能力有所提高。几名新秀李延军,梁艳的快攻命中率很高。

  83年初,随着孙晋芳的离队,杨锡兰登上了主二传的位置。以往,郎平和张蓉芳与孙晋芳配合失误,*****总是批评孙晋芳,但这次出现的是主攻带二传的复杂局面,为了增强杨锡兰的信心,*****很少批评她,都是以鼓励为主。

  在六月香港超霸杯赛上,中国女排击败了美国队和日本队夺得冠军,杨锡兰在比赛中表现了一定的组织能力,但她有些过份依赖郎平和张蓉芳,防反时有球就送到四号位,这也增加了她们的失误,在dr本队比赛中,*****不得不用三名主攻手郎平,张蓉芳和姜英增加强攻实力,张蓉芳改打接应,充分利用强攻的实力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与此同时,这次比赛打上主力的中田久美却展现了出现的组织才能,她当时只有18岁,但跳传运用多,组织快速灵活,充分地发挥了日本队所有攻击手的能力。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拼了五局才决出胜负,最后中国队以二分之差取胜,但日本队三名18岁的选手的表现却全面压倒了中国几位新秀。这让球迷们非常担心,这支中国女排还能不能继续辉煌?

  担心在年底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上得到了验证,中国队以0:3完败于日本女排,比赛中,中国队的一传不够稳定,年轻队员出现了不少失误,中国队的快攻几乎瘫痪,杨锡兰更是有球就送到四号位,单调的战术给日本队拦防非常成功,反击的平拉开和快攻也打乱了中国队阵脚。比赛后,日本队的新秀中田久美获得了最佳二传手的称号。而这场比赛的失利在中国国内一片大哗,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都把矛头直指杨锡兰,很多人都直接写信给杨锡兰,要求她尽快离队,以免耽误了中国队的奥运会夺冠大计,痛苦的杨锡兰不知道哭了多少场,最后她向*****递交了离队申请。
杨锡兰很灰心,觉得自己根本不是打二传的料,与其在这里受罪还不如回八一队,为此她偷偷给八一主教练韩云波写信,韩导马上回信分析了她在技术上的优缺点,并鼓励她继续好好练.*****在接到杨锡兰的离队申请以后,找她谈了几次,可是杨子都是一声不吭,最后*****说,人家中田久美也是刚打主力,才18岁,我就不信,你会比她差?这句话触到杨子的痛处,她终于痛痛快快地哭了出来.然后*****又跟她说,你的基本技术已经过关,现在就是胆子小,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相信你可以挑起这个担子,这一席话,让杨子有了定心丸.同时,*****关照其他主力队员,谁也不能当面指责杨子的传球,必须鼓励她,让她提高。

  经过艰苦的冬训,杨锡兰的传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手的速度快了,跳传多了,中国队的二三号位又重新活跃了起来.同时她自己的远距离的上手重飘球也颇具威胁,经常破攻.由于她有着179的身高,这对手抑制对方主攻手的直线进攻很有效果,她和梁艳的双人拦网成为中国女排的铜墙铁壁.在奥运会前的一系列比赛中,中国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杨锡兰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84年的杨锡兰和中田久美比,杨锡兰的手法稍稍差了一点,由此带来的准确性和速度都稍稍逊一筹,由于日本队没有郎平这样的反击强点,因而在多回合反击中要求的进攻速度和战术组成要更高,因而更强调主二传的传球,中田久美的大范围跑动传球就要比杨子更多,中国队由于人人都具备一定的传球基本功,防守起球到了哪个点,哪个点的传球都可以起高球到四号位由郎平进攻,接应二传美珠还可以传平拉开和背传组织快球,在串联上就要更好一些.美国队在串联上的差距就要更大一些,除了主二传格林以外,场上其他队员的传球技术要明显比较差,防反时常常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格林由于身高只有162,故到位球多采用跳传,给海曼和克罗克特传的高拉开相当稳健,此外组织的双快和前快背快战术球也相当多.杨锡兰在84年传球更为实用,充分利用郎平和张蓉芳两个强点去打,郎平在四号位的高点强攻、高拉开、拉三、双快一游动、前交叉,真是有高有快,张蓉芳主要是抢速度的平拉开、双快一游动、冲进、二号位的背交叉等。杨锡兰是充分信任两个强点,尤其是反击中多数给她们去打,此外杨晓君的单脚背飞、梁艳的短平和时间差、郑美珠的前交叉和背溜也运用不错,杨锡兰的组织使得中国女排二三号位又活跃起来。如果一传到位或防反起球到网口,杨锡兰就跳传组织快球,不到位的就扎扎实实把球传稳到四号位给主攻打强攻,偶尔也给美珠二号位的偷袭。

  84年四月访美,中国女排在每场都排出不同阵容的情况下取得了五胜一负的成绩。输的一场,郎平张蓉芳没有上场,可谓成绩甚佳。那次比赛杨子和中国女排都收获了自信。

  六月的中日美苏四强双循环赛上,杨子打的很出色,中国队也取得了全胜的成绩。尤其是dr本队比赛中,中国队的发球威力很大,直接破坏了对手的快攻,反击时高快结合,令日本队无计可施。

  但一向自信是日本人在奥运会前宣布到奥运会上会拿出招数对付中国队。读卖新闻在评价中日美三强的阵容时,谈到中田久美,杨锡兰和格林时,对中田是大加赞扬,称她盘活了日本女排,而且她的拦网也是限制对方主攻的有力武器,格林组织更加成熟,但身高上的劣势使得她一再成为对手的突破口。谈到杨锡兰时,称她技术不成熟,组织单调,显然他们是在用老眼光看人。

  奥运会的比赛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组赛时,美国队用马杰斯对付郎平效果显著,中国队一时也没找到好办法,四局都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以接近比分失利,平凡而论,杨子发挥正常,输球的责任不在她那里,在郎平被限制死以后,教练没有换上姜英或是侯玉珠扭转场上局面也有责任。

  半决赛dr本队,杨子最大程度上展示了她的组织才能,快攻组织率高达60%以上,尤其是二个主攻郎平和张蓉芳时常到三号位打交叉和拉三、双快一游动,使得对手的拦防布置完全失效。同时美珠的背溜和杨晓君的单脚背飞也发挥不错,日本队在网上完全失去控制,中田久美则由于本队一传欠佳,很少能组织起有效的战术球,在这场与杨子的直接对话中落了下风。

  决赛对美国队,赛前美国方面都坚信必胜中国队,赛前大屏幕上依次介绍美国队员时,他们也谈到美国队员为了这枚金牌,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和家庭,实行了长期的集训,这次她们要得到补偿。

  第一局非常激烈,克罗克特发挥的非常出色,进攻很猛,海曼发挥的也不错,中国队郎平这次在马杰斯面前改变了策略,强攻时长线和拐腕直线运用比较多,杨子一有机会就给郎平三四号位间的拉开位去打平拉开或是到三号位打半高强攻,机动灵活,令对方的高大拦网失去了效果,张蓉芳的吊球和游击进攻也很有效,两队比分紧紧咬住,打到9平以后中国队美珠的发球破坏了对方的一传,中国队连卡对方四五分,打到14:9时,赛林格换上了高大二传贝克(她身高185,曾和周晓兰以姐妹相称),她上场以后不再组织双快和背快这些花哨的战术,老老实实传两边的高球突破,再加上她身材高大,处理网口球比较出色,拦网也尽现优势,张蓉芳一时难以从她这一点突破,中国队被卡了轮,她们一直追到14平。这时,赛林格换上格林加强组织,中国队郎平的强攻成功夺回球权,侯玉珠被换上发球,她一记长飘急坠直逼底线,韦肖夫以为出界,赶快蹲下让开,结果球直落底线得分。然后侯玉珠发球再找韦肖夫,仓猝间,她直接垫球过网到郎平那里,郎平毫不客气来了一个干脆的探头,可怜网前的格林企图拦网但毫无办法,*****换上侯玉珠发球,和赛林格换上格林成为场上一个重要的转折。

  接下来的二局,美国队失误频频,除了克罗克特比较正常以外,其他人都打的很差, 中国队则越打越轻松,杨子的组织更加轻松,各种战术都打了出来,随着张蓉芳一记重扣,美国队三名队员追出场外,中国姑娘紧紧拥抱在一起。杨子更是泪如泉涌,为了这一天,她付出的太多了,这一刻所有的委屈和喜悦都尽情释放。
从洛杉矶回来以后,杨锡兰自信了很多,逐渐成为队里真正的核心队员。邓若曾上任以后,为解决姜英的强攻问题,布置了更为花哨的跑动进攻战术,杨子的组织更见功力,姜英在前排三个点都能游动起来打,前交叉,背交叉,双快一游动,冲进是她常用的跑动进攻战术。同时中国队二三号位跑动进攻更丰富,郑美珠和副攻配合的前交叉和短平+背飞,背快+背飞战术初见成效。当然,由于有郎平这个强点,杨锡兰还是充分利用,反击中高球多数给郎平解决问题。

  在85世界杯赛上,中国古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第一局开始以后中国队打的不顺,对路易斯和卡波特的拦防办法不多,自己的一传又出了问题,以10:14落后,这时中国队并不着急,在多次换发球中坚持了下来,杨子充分信任郎平,郎平的直线进攻,小斜线进攻也是接连命中,侯玉珠的打手出界和拐腕吊球也很成功,同时杨锡兰和梁艳的双人拦网也多次对路易斯的强攻形成了有效拦网,为反击创造了机会。在打到14:13时,古巴队掌握球权,这时对方一个强攻过来,中国队垫出场外,杨子一个摔救摔出场外很远将球救回,中国队郎平反击成功,与此同时郑美珠和杨晓君的拦网也发挥了作用,中国队众志成城,力挽狂澜拿下了第一局,后面古巴队虽然乘中国队一传不好扳回一局,但中国队最后还是凭借更稳定的发挥拿下了比赛,杨锡兰作为场上主二传,居功至伟。

  赛后,杨锡兰在二传技术排行榜上位列第一,获得了最佳二传奖,同时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这是对她二传技术的最大肯定。
86年,在沈阳举行的海鸥杯的比赛中,苏惠娟任主二传,而杨子并未上场,在对苏联队比赛中,苏惠娟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传球技术,表现不错,中国队也以三比零轻取对手,但对古巴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一传被严重破坏,苏惠娟无奈只能给姜英和侯玉珠高球,结果被封的很死,反过来中国队的网上失控,古巴队的强攻令中国队难以招架,中国队毫无悬念地输了球。这场球也能看出郎平和杨子的重要性。

  随后的黄河杯的比赛中,杨子披挂上阵,中国队的战术组织流畅了很多,以3:1扳回。随后由于郎平的退役和邓若曾的退出,中国队面临着没有一个强力主攻的困难局面,这时杨锡兰的组织才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高超的传球组织发挥了每个人的进攻作用,虽然中国队还是二-副-主站位,但主攻的进攻次数比以前少了,接应和副攻的进攻次数多了,杨晓君由于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单脚背飞和前快打的很多以外,还有一些三号位的小强攻。郑美珠的前交叉运用明显增加,和副攻配合的背后快攻也打的很多。加上两个主攻侯玉珠和姜英的平拉开,以杨锡兰为核心的快速进攻体系形成了。

  在86世锦赛上,杨锡兰带领全队以全胜只丢两局的成绩夺冠,她获得了最佳运动员和最佳二传奖,事业达到了巅峰。这也是她最辉煌的时期。
离线天蓝谦

发帖
364
蕊迷币
100938
声望
2
贡献值
1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6647
转盘点数
90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4-18
只是知道那个光荣的时代,对于郎平以为的姑娘们并不了解,看了这个,了解多了
2条评分
SYSTEM 抢到沙发 奖励蕊迷币 + 10RMB - 2009-04-18
SYSTEM 抢到沙发 奖励蕊迷币 + 10RMB - 2009-04-18
梦想会成真的
离线xinxin-219

发帖
2103
蕊迷币
66009
声望
1
贡献值
1
好评度
140
糖果
66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1276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4-18
这个杨锡兰还真不错,看来那时候郎平已经被对方盯得很紧了。
2条评分
SYSTEM 抢到板凳 奖励蕊迷币 + 5RMB - 2009-04-18
SYSTEM 抢到板凳 奖励蕊迷币 + 5RMB - 2009-04-18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