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赢了第二场比赛,把总决赛最后的冠军较量留在了天津市人民体育馆内。虽然在这个体育馆内上海女排曾经一度以3:1战胜过他们,但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决赛两字在一个运动员心中所能承受的分量,不是我们能够了解的。上海姑娘能不能克服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这是摆在队伍面前最现实,也是最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场比赛以3:2结束之后,或许很多球迷都会认为上海女排时隔8年的联赛第六座冠军奖杯将唾手可得,我也持这观点。毕竟上海今年3次交锋全部都胜,而且从第一场决赛来看,上海女排的心理问题处理的相当不错,最大的劣势几乎没有了,依稀有8年前的那批胜利之师的霸气。但年轻毕竟就是年轻,相反的,老人毕竟就是老人。或许老人在能力上不及年轻的人,但在关键的时候,他能利用年轻者的失误来夺取最后的胜利。
第一场比赛不说,上海队在第二场比赛暴露的问题很多人说是二传,但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联赛之初就已经出现了。马蕴雯上调国家队,一直和卞雨倩缺少配合。一年联赛将要尾声,两人配合还是不好,可见一个二传和副攻的配合需要时间。输球了,而且输得这样难看,二传是有一定责任。但我觉得卞雨倩能力有限,我们不能要求太多。第三局连何晴都频频出现失误,我们还能要求一个年仅17岁的队员做些什么呢?所以请大家不要把失败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二传,这是不公平的。
要说失败的责任,在我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承担。竞技体育本身就是常有胜败。不能因为输了比赛,就把失败归结到一人身上。在第一场上海胜天津的时候,说卞雨倩不好的球迷,那是真正的球迷。在今天说她不好球迷,那烦您以后还是别看球了。因为没有哪支队伍能够说:“我不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