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大奖赛带给意大利的绝对不是好消息。
从总决赛的后几场开始,巴博里尼已经开始有计划地使用11号奥托拉尼,而将阿奎罗放在了主攻位置上。
事实上,从整个大奖赛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阿奎罗的状态始终没有调整出来,她已经成为意大利队被拦最多的队员,我觉得与其说是各队对她重点盯防,不如说是她自身的状态的确在下降。
接应作为意大利整个战术体系中最重要的进攻点,遭遇如此打击一定是巴博里尼最怕看到的。
从意大利整个拦防需要上看,奥托拉尼目前的水平一定是无法满足全队的需要的,即使只谈进攻,她也还是不够,失误多,威胁也不够大,而从拦网防守上更是跟状态正常时的阿奎罗没法相比。
今天从SOHU上看到说15号德尔科勒确定无缘奥运会,因为没有之前详细的报道,猜测也许是因为伤病,如果是真的消息,那么这对意大利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本来渴望塑造的3个稳定强攻点+保障点再度出现了缺失,阿奎罗后几场打主攻也属于无奈之举。
意大利号称是细腻快速的欧洲队,但是我们从巴西3:0搞定意大利的比赛中就看出来,意大利在关键球的时候一定是选择强攻点,而且80%是选择接应,只有当接应像现在的阿奎罗这样被看死的时候才转移到4号位主攻,而今年皮其尼尼的发飚是阶段性的还是真的飞跃还很难说。跟巴西的快比起来,意大利彻底被打回典型欧洲球队的原形。
这样的意大利队其实陷入了一个似乎人人可用,又似乎总是缺角的两难境地。特别阿奎罗不见状态的不只是进攻,连一传防守也开始需要3号克劳奇替换,这一定是最让意大利教练头痛的地方。
对中国队来说,意大利一直是比较头痛的球队,而且的确至少杨昊是有一些怵意大利的,但是由于意大利自身的问题,以及中国队有了两个相对高大的拦网,在打意大利的时候不再对她的强攻毫无办法。现在的中国队缺乏的是强有力或者是有针对性的发球来破坏意大利队(不只是意大利,全部对手)的一次攻,拦网对战术球上无力也导致抓不到防反,赢球就变得无比艰难。只要中国队的发球在奥运会前的这段时间有所提高,战胜意大利将不再是看起来最艰难的任务。其实教练组更应该像其他球队那样知道队员发“战术性”的发球,而不是指望短短几天提高个人的发球水平。
而且,意大利对巴西一战,我认为已经可以判定意大利不可能拿到奥运会的冠军,她们在对超猛,或者超快的球队时,就只能是被动挨打的“二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