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世界杯开始到奥运会结束,各国女排都对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甚为挠头,其实不难发现中国女排速度提升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一传很好的利用了其他队伍跳发球的反弹速度,再经过冯坤的二传以及杨昊的平拉开,女排的整体攻防速度快的让对手根本无法作出反应,所以降低中国女排攻防速度必须从发球开始。
通过跳飘结合找人找区的发球就成了降低我们的一传速度,从而延缓我们整体的进攻速度的关键,这样她们自己也舒服,给自己的拦防争取时间。与此同时国外球队还利用副攻的身高在3号位对我们实施突破。这是我们引入双塔战术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一传速度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赵蕊蕊3号位的小强攻突破得分,王一梅的强打能力也必然成为女排不卡轮的关键,这也是王一梅在获得瑞士女排精英赛得分王的同时仍被陈忠和批评的原因所在,实话实说其强攻能力确实比杨昊和王丽娜强,在速度下降的前提下,副功和王一梅的相互策应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关键!也就是说,没了速度,我们的相互策应掩护,也就是“变化”成了克敌制胜的关键!这种阵容搭配是符合女排现实的状况的。
“双塔”是根据对手的打法变化而变化的,除了保持原有的多变和快速,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加强中间拦网,从这点来说,蕊蕊和薛明的变化、速度和拦网的能力还是适应打法所需的,如果换上张平在拦网方面可能会吃力些,另外在一传速度下降的情况下,张平的身高是会限制其突破能力的。杨昊上场少了是因为在一传速度下降的前提下,平拉开的威力不如以前那么大了,当然也不排除保存状态锻炼李娟的想法。因为如果真按照3主攻4副功的搭配来看,每个主攻的正常发挥十分关键,如果一个失常,另外一个就必须要顶上,而且发挥必须要稳定!
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我们女排根据对手的打法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的阵容搭配,所以一定要拿上届跟这届的队员比个长短是很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