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 “这个孩子的优点是很听话,但是缺点是他太听话。”
理性 “我没有办法做到不哭呀!不过人哪能老想从前啊。”
谦逊 “只能说我还比较年轻,年轻人打球比较有冲击力。”
“王皓,是男人就要自己去面对这些问题,这样的挫折只有你自己去扛起来,才能真正好转起来!” ——刘国梁
2004年8月23日,王皓2比4不敌柳承敏,失掉了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的金牌;之前,他和孔令辉的搭档刚刚失去了男双的冠军。而2005年的世界杯比赛中,他在决赛中不敌波尔,再次失掉男单冠军。“千年老二”的讽刺声就此滔滔不绝,有一名乒乓球界的元老在观看比赛时甚至说道:“我真想上去抽他,把他打醒。”
如此的阴影下,王皓似乎已经沉沦。但从2006年多哈亚运会拿到冠军开始,“千年老二”开始崛起,并在今年击败柳承敏拿到世界杯冠军。
从沉沦到崛起,在从小被当做女孩儿养的王皓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皓,不容易啊!”这是在今年的巴塞罗那男子世界杯比赛结束后,主帅刘国梁发出的由衷感叹。也许,只有刘国梁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徒弟王皓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之前奥运会上的失败,让王皓觉得自己辜负了全世界,上亿的观众都看到了他被柳承敏打蒙了的场景。下场后,主教练刘国梁安慰他说:“人总要有这个过程。”
面对世人的非议,这一对师徒选择了昂头挺胸。当比赛结束后,主帅刘国梁坚定地把手搭在已经欲哭无泪的王皓肩上:“奥运会并不只有一届,我们可以再来。”倘若没有这样的大度,中国的乒乓球不会到现在还是长盛不衰。
很多人都说,我们国家无论派谁参加乒乓球比赛,都能拿到冠军。他们的言下之意是,中国的乒乓球技术无人能及。的确,中国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在全世界领先的,但是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却不是个个都过硬的。柳承敏在很多国手眼里就是个“乒乓球疯子”,因为越是关键的比赛,他就越能超常发挥,但是中国的队员却不是,从王励勤到王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难言的苦衷。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身上的压力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了冠军。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平时付出了很多,所以到了场上,压力也就很大。王皓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无数个抬不起头来的日日夜夜里逐渐学会摆脱自己心中的阴影。很庆幸,从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一举夺冠,到今年中国公开赛以及世界杯团体赛上的稳定发挥,我们已经看不到那个心理不稳定、技战术不成熟的王皓。
但是,在中国乒乓球队,会不会再有第二个王皓、第三个王皓依旧在忍受着内心的煎熬,背负着压力痛苦地成长呢?
希望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