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央视安排了俄巴直播,加上洪刚解说,棒极了。
大奖赛总结比赛首埸,巴西女排直下三城,无可争议的的放倒"北极熊",简直是开膛破肚掏了心。
“桑巴军团”的实力再次得到证明,她们处处占先,网上毫不吃亏,攻防皆强, 相反,俄罗斯女排溃不成军,这也再次证明主帅意大利人卡普拉拉的“变法”改制彻底失败。
没有“俄罗斯特色”的俄罗斯女排,注定了让巴西人疯狂血洗的命运。三局比分为25-15、25-19和25-22,净输了19分。
一、 “俄罗斯特色”丢光了
俄罗斯历来高举高打为强,因为她们拥有世界一流主攻手,网上实力最强,不必如亚洲队一样,身高不足以快补,苦苦磨练快攻以求通过网上。
这也是条件使然,因为俄罗斯人高马大,主攻手代代不缺,目前,2、02米加莫娃的实力,依然是天下第一。
高举高打的好处,就是对一传依赖少,对二传要求低,从而训练上也相对快捷,这对她们来讲,就是扬长避短,就是突出特色。
然而,意大利人卡普拉拉执导俄罗斯女排后,马上改变风格,改朝换代,引进意式打法,使用电脑指挥,用人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卡普拉拉排阵与众不同,他安排是主攻5号索科洛娃和7号萨夫诺娃;二传:18号阿库洛娃;副攻:1号布罗达克娃和16号梅尔库洛娃;接应二传:11号加莫娃;自由人:9号科乌科娃。
按理说,拥有两颗2、02米“原子弹”的队伍,应该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才对,输也得输个样子来,因为这个阵式平均年龄只有23岁,高度世界一流;六名主力的平均身高近1米94。
可是,事与愿违,俄罗斯女排为何不经打?前者在澳门站输给中国队0:3,这次又输巴西0:3,原因何在?那就是,丢了自家特色。
把加莫娃当接应,使之火力下降,攻击次数减少,实在是得不偿失。晚上的比赛,加莫娃后攻连被拦死,前排进攻也不见威风,拦网也没多收获,接应和防守自不必说了,一传又是弱项。第一局和第二局打不上20分。倒是第三局加莫娃、索科洛娃,梅尔库洛娃(最后又上)换下后,歪打正着,反而得到了22分。
扬短避长,岂不惨败。
二、“变法改制”得有条件
引进意大利打法当然很好,可是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打法。
意式打法是“强力主攻、强力接应加上高快变化”。可是, 俄罗斯女排没有稳健的一传保证和好的二传手组织,设想的打法便成了无源之水。
俄罗斯队员历来重攻轻防,从青年队开始,就是相对技术粗放,扣球拦网上步都是“慢三拍”节奏,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想当然就可以改变的。
如果她们坚持高举高打传统,失误率会减少,代价和成本也相对合算。硬是要改,也得从二线队捉起,不然,一厢情愿,新的没学成,老的又丢掉,不让血洗才怪了。
第三局能打到22分,原因之一就是两大高妹下埸,5号主攻也换下,没有了重点,没有了集中火力,巴西反倒不太适应。
三、也可能是兵不厌诈
以卡普拉拉的精明强干,他不会不明白的,可能他是在试阵,也可能他在诈人。
因为,以晚上比赛的结果看,他精心配置的阵式让打出了原形,相反,最后以替补为主的队员“乱打”,却比分还高,宣布了他的了“变法改制”此路不通。
记得04奥运,就是俄罗斯女排把巴西打出局的,为中国女排“作嫁衣”,如今,风水轮流转,卡普拉拉一定不会放弃的。
不然,卡尔波利绝对有意见,晚上这埸球他要是看了,绝对得咆哮一阵。
不过呢,世锦比赛就在眼前,无论是真是假,都是险招。
下一埸对日本,别阴沟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