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25阅读
  • 0回复

“狼”来了,中国女排心理失衡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执子之手
 
发帖
115
蕊迷币
16095
声望
4002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1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8-26
说明:郎平是我十分敬重和喜欢的一位运动员和教练,标题绝对没有诋毁郎指导的意思,只是谐音而已。

3:2,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中国女排艰难战胜美国女排。比赛赢得很艰难,但队员因为心理失衡而出现的过多的失误和低迷的状态使比赛并不精彩。与其说我们赢得了比赛,倒不如说是美国女排因为主要得分手接应梅特卡尔夫不在状态而把胜利拱手相让。在郎平的智慧和了如指掌面前,我们的队员心理发生了变化,失衡了。
失误是本场比赛中国女排的一大“特色”。首先是发球失误,大力跳发失误频频,飘球也莫名其妙地失误,其中王一梅的发球失误应该是全场之冠,徐云丽也象在和王一梅“比赛”发球失误似的,楚金铃几次替换上场发球基本上全是下网。在郎平执教的美国队面前,我们的队员变得不会发球了似的,发球找人人没找着,球也找不着了。其次是二传失误。不知道是不是伤病的原因,冯坤本场比赛失误频频且离谱,一传到位不到位的她都出现了比较多的传球失误。连教练都看不下去了,两次用宋妮娜将她换下。三是配合失误,冯坤传出的球看着老那么别扭,让两个主攻不是在踩点,而是在上步找点,结果攻手因为找点速度慢了,也发不上力。第一局快结束时还出现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换人失误,使我们本来可以拿下的这一局结果被对手以27:25扳了过去。可见我们太紧张,心理失衡了。
集体状态低迷是本场比赛中国女排的另一大“看点”。两门大炮王一梅和杨昊双双“哑火”,特别是杨昊,美国队针对她的拦网布置相当成功,使她基本上下不了球,多次被直接拦死或将球扣飞,拦得她不敢发力,频频出现吊球。无奈之下教练两次分别用李鹃、楚金铃换下她,但李鹃、楚金铃的先后短暂上场并没有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李鹃一次扣球没有打死,楚金铃两次扣球一次被拦死一次被对方拦起并打了防反。没办法杨昊只得重新披挂上阵。王一梅的表现比杨昊稍好一些,下球的成功率也较杨昊高。力量仍是她的“本钱”,但在力量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变化,她在美国女排的高拦网面前几次轻吊成功。不过她过多的发球失误使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转瞬间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徐云丽更是发挥出了自进入国家队以来的最低水平,发、扣、拦无一闪光。虽然间或有那么两次掷地有声的扣球,但难以掩盖她在整场比赛中进攻速度慢的缺点。
比赛中表现正常的是经验丰富的刘亚男和李珊,正是刘亚男的快球和李珊的跑动进攻,才使我们没在第三次“和平大战”中输球。另外宋妮娜的上场使我们扭转了第二局。
反观美国女排,她们做得最成功的就是有效的拦防布置。郎平对中国女排的进攻特点和打法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了拦网,有效遏制了我们的进攻。在有了成功拦网的前提下,本场比赛美国女排后排防守也很出色,起球率高,小球串联好,并多次防反成功。
本场比赛美国女排变成了汉尼芙一个人的队伍,她在四号位的高点强攻和后排进攻成功率很高,我们对她的拦网形同虚设,很少触到球。美国女排的另一个得分点梅特卡尔夫状态低迷,只在比赛开始和后半段上场,其余大部分时间坐在替补席上。可惜汉尼芙独木难支,最后一个球后攻失误,中国女排才以16:14拿下决胜局。假如梅特卡尔夫发挥正常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上次“两个人打败中国女排”的结局。
接下来的比赛,希望中国女排调整好状态,打出水平,打出风格。
附件: d401c13d74f05378d2491b3315a83ed9.jpg (57 K) 下载次数:13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