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以真刀实枪的比赛成绩向世人诉说着十运冠军的传奇。一切赛前的预测,一切赛中的期盼,一切赛后的评判,现在仿佛都不重要了。
因为这冠军的含金量是十足成色的,也因为她们以1:3和0:3分别战胜了亚军和季军,让人无话可说了。
留下让人们思考的:应该是她们为何能登顶封后?后天津时代(指丁姐等人退役后),她们的津门王朝能否继续维持和开拓?
天津胜在“从头开始”的功夫!
排球比赛一开始,不是发球,便是接一传。
而这两项技术,正是天津的看家本领之一。炮火占优势的辽宁和军旅,就由于在这方面的弱化,以至“空怀壮志,怒目苍天”,拱手让出通往冠军之路。张萍能从15平,“一发到底”取胜,就足以说明问题所在。所以,天津队的“波动指数”很低,就因为“基础很牢,难以动摇”。
天津胜在“从中开始”的功夫!
任何一支队伍,接了一传球之后,剩下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到位球后二传手的穿针引线和妙手分配,另一是不到位的球二传接应和全埸调整能力。在这两方面,天津队依然占先。论二传手丁姐的手上功夫,国内唯冯坤、宋妮娜可比,而在控制节奏和处理难度球上,丁姐更胜一筹。接应二传李珊,技术也只有苏红可比;而全队的调整进攻能力,天津又在众队之上。所以,中间环上,天津队又占了优势。
天津队胜在“最后一扣”的功夫
无论是一次攻,防反攻,排球比赛落实到最后就是扣球下手。
在这一方面,天津的攻手们在力量、速度、高度均在军旅和辽宁之下。但是,在稳定性、技巧性和失误率方面,也就是说在实际效果上,天津队并不吃亏。在加上防守好,串联好,士气好,心态好,她们的优势就上升了。
这样,天津队一路势如破竹,兵不血刃,见谁灭谁也就可以理解了。不信,再重打一轮,怕别人座次有变,也l较难改变不了天津的头上皇冠。
说到底,天津队顺应了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抓住了排球运动的规律。因为,“高大全面”之中,高大是有限的,而全面是无限的。
所以,天津教头王宝泉功不可没。
他的训练章法和理念,保证了队伍精神状态和技术状态;他的比赛准备和临战指挥,强化了队伍的稳定和应变能力。所以,强帅手下无弱旅。
教练太重要了。
方向性不明的教练,全队技术风格走向可能就盲目,光练扣球少练一传、二传、配合的队,可能就是练了一身“屠龙之技”,却派不上用埸。
细腻性不够的教练,全队技术手法发展要能就粗糙,这种队伍训练可能也很苦,汗水可能也没少流。可是,搞不好在“重复错误动作”,导致“辛苦一年收成差”。因为,“种地到处见,收成不一样!”
后天津时代如何呢?我看不会大走样,因为,二传手有秋月在,副攻手有杨亚男在,“少年老成”的小娜在,包括新的自由人,整支队伍的传统在,框架变不了。除非大换班,但这几年是不可能“做此呆事”!
十运会的女排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无论是冠军,还是最后一名,都应祝贺,因为,冠军只有一个,所有参与的人,都在为中国排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