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
优秀的排球主攻手的扣球杀伤力和穿透力如何,一般是通过力量、速度、技巧以及过网点和球落点等形式来体现。
所谓的力量,也就是磅头重不重,这要欧洲队中表现最为明显,她们人高马大,肩宽腰圆,臂长掌厚,砸下来的球沉闷,即便扣在防守人手中,以常会失控而飞。但是,光有力量没有一定的“过网点”,扣得越重也会让对手拦得越死,反弹之下鬼见愁。中国女排如果只讲扣球磅头重,王一梅当数第一。
所谓速度,也就是扣出球的速度。当排球在扣手的臂、腕、掌的共同甩动速率作用下,球产生的速度。这是亚洲选手的风格,因为没有太多的身高优势和绝对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扣球手法。中国女排中,楚金铃的球速首屈一指。而杨昊则介乎于大梅和大楚之间。她是有一定磅头,也有一定速度的主攻手。
所谓技巧,特指扣球时采用的轻重结合、避拦变化、打手拍抹等技术。这也是亚洲选手注重的功夫,因为综合体能有限,只能在技巧上寻求开拓。当年的张蓉芳绰号“怪球手”,就因为扣球变化大,她的身高不足,过网点不高,但力量速度技巧全占,所以,其扣球成功率并不亚于朗平。现在的杨昊,也正在走着这条路。
所谓过网点,就是指球通过网上的高度。“过网点”与“击球点”是两个异同概念。击球点高的人,如果球扣得深,过网点就末必高。过网点高的人,对方拦网就困难,拦网人在判断取位均不出错的情况下,由于扣球人过网点高,就会形成“超手扣球”,或“半超手扣球”。如赵蕊蕊在三号位扣的半高球,(此时也可当成是强攻)就凭着过网点高和速度快,常让对方防不胜防。身高2、04米的加莫娃,也是凭着过网点高和速度快,在网上发威,旁若无人,三人拦网也照打不误。
所谓球落点,在此是指扣球线路变化。当年郎平,扣线线路十分清楚,加上也的高度和力量,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现在的中国女排中,杨吴和李娟的球落点都属于这一类,她们扣球的过网点有限,力量速度也不突出,特别是李娟,总在落点上寻找战机。杨昊在四号位进攻时,只要是形成一对一拦网,她的线路落点就是十分讲究,效果也挺不错的。
综合起来看。
主攻手的“顶上功夫”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只顾自己扣球的人”。这种队员,多数是“公里数”不足之人,她们进攻时,注意力全在“球”之上,只能注重保持人球关系,调好节奏,找准击球点,争取把球扣出质量。王一梅目前可以列入此层次,因为她球龄不长,但有力量,只要发挥了现有水平,就达到陈导的基本要求。欧洲选手这种层次者很多,她们拥有过网点和力量,就能称霸一方,甚成为明星。
第二层次是“可以观察对方的人”。也就是说,此类攻手在进攻之前,有能力观察对方拦网人和防守人的位置,随机应变采取自己的进攻办法和变通扣球技术。楚金铃应当说处于这一关健时期。她的扣球有速度,但“过网点”一般般,只能在球落点和技巧上寻找突破,才有更大的空间。李娟的技巧比大楚更熟练一些,打得很巧,但她的高度、速度不如大楚。
第三层次是“同时能看清网口之人”。这是圈内人的术语,意思是扣球人在扣球的同时,余光能够看清对方网上的拦网手。所以能在“说时迟,那时快”时节,胸有成竹地扣下球,“随心所欲”的运用技巧处理球,这是主攻手的最高境界。张蓉芳,郎平都是这一境界的顶尖高手,所以她们让直接让对方拦死的球极少。目前,杨昊也可以说是初入这一境界的主攻手,当然,她的提升空间还在,还得努力。
在下这样说,仅为个人见解。
只是希望中国女排的主攻手,全部进入第三层次,尽早发威于世界排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