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亚锦赛晋级老陈敞开心扉 女排主帅详解球队三问题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7:56 扬子体育报
现在这阶段一些重要场次的比赛还是得靠老队员打,但是年轻队员也需要有实战锻炼,因此派谁上场一直是个矛盾,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我一直试图处理好这个问题。
本报记者任学奎太仓报道 尽管在亚锦赛中以4个3:0顺利晋级,尽管对手实力只能用业余来形容,但陈忠和还是一再地派出最为得意的那套阵容。面对记者“杀鸡焉用牛刀”的质疑,陈忠和点上一根烟,依旧带着一脸标志性的笑容,想了很久才说出这番话。与菲律
宾的比赛刚刚结束,年轻队员正在不远处的场地上加练,擅自接受某电视台采访的王一梅意料之中遭到陈忠和的呵斥。
矛盾一:要新人还是要成绩?
究竟是着眼于08年奥运会培养新人,还是把眼前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甚至连陈忠和本人似乎都没能理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接受采访时,总会给人不同的答案。
在瑞士精英赛等大奖赛上连续遭遇败绩之后,陈忠和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宋妮娜和李娟的入选,至少间接地说明了今年年初国家队人员调整的失败。接下来摆在陈忠和面前的就将是年底在日本举行的洲际冠军杯,以及明年的世锦赛。“惟成绩论”作祟,使得陈忠和不得不人为地缩短调整周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忠和再次表示,“在十运会后,女排阵容还会有调整,针对哪个位置现在还不能确定。”“从最近几场比赛的技术统计上来看,这批年轻队员的数据都还不错,但这跟对手实力较弱有一定关系,问题没能完全暴露出来”,陈忠和深深吸了一口烟,显得忧心忡忡,尽管在3日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中,中国女排第一次使用了全替补阵容,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事实上,对于现在中国女排的阵容调整,外界一直有一种说法是,陈忠和大批选入年轻队员跟明年的世锦赛有直接的关系,他是为可能到来的失败提前制造舆论氛围。对此,陈忠和一笑了之,他说,“我们01年刚组队的时候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质疑,但最终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质疑声更加强烈,其实是因为我们头上顶着奥运会冠军的帽子,有阵痛是正常的。”尽管嘴上这么说,但陈忠和目前正在做的却是让老将“复辟”,这就自然引出了下一个矛盾。
矛盾二:平稳过渡还是“大跃进”?
从目前的国家队阵容来看,我们总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阵容中缺少国内目前正值当打之年的中生代球员?说到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到当初陈忠和取得成功的秘诀――“不破不立”。当初他抛弃了一干处于运动生涯黄金年龄的老队员,从零开始雕琢目前的这套主力阵容,最终在雅典重演了1984年的辉煌。因此,在新的奥运周期,陈忠和重新祭出了自己的法宝,今年年初新女排集训时,一下子招进了10名新人。但到现在,新人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却只有楚金玲一人。
昨天在与记者聊天的时候,陈忠和主动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再一次提到了奥运会冠军成员、天津的李珊,以及江苏的陆倩等一批球员。尽管言语中,他竭力掩饰对目前接应无替补现状的无奈,但记者依旧可以感觉出来他对李珊的怀念。当时记者便提出,既然宋妮娜可以归队,那么是否有可能招回李珊,陈忠和对此不置可否,“一切都要看情况决定。目前队中王一梅、李娟和薛明都尝试打接应二传,她们优点很明显,但缺点同样很明显,要像周苏红那样全面,还需要通过多训练来达到目的。”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王还是李,抑或是薛,都是由其他位置改打接应,“半路出家”无论如何都不能跟“原装”相比。前一天与香港队的比赛第二局,李娟打接应,但在比赛中却多次跑错位置,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娟很无奈地说,“现在还不是很适应,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提高实力,这样就可以适应每一个位置,在国家队站住脚。”
矛盾三:用王一梅还是李娟?
正如以上提到的,目前国家队替补位置上让人最为关心的就是周苏红替补的问题。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周苏红的技术特点,陈忠和多次提到的是,“现在国际上无论是男排还是女排,接应都不会去接一传的,只有我们是这样。周苏红的技术全面,接发球的稳定性高,同时防守能力很好。”从目前国家队的打法需要来看,新的接应二传同样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陈忠和说:“现在国家队里主攻的接发球不稳定,除了自由人以外,就算周苏红和刘亚男的一传不错。而我们目前无法与欧美的强队比强攻,我们只能坚持自己的特点,打快变。”
从目前国家队内已有的人员配置来看,王一梅的能力显得过于单一,“她的临场发挥不错,有一股拼劲,但波动性比较打,她的优势在进攻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但一传和防守有明显的缺陷”,陈忠和如是点评。从他的话语中让人感觉到,他似乎对李娟更加满意,“李娟的技术比较全面,但进攻中球风偏软,可能遇到那些拦网很强的球队就会受挫。”至于薛明,“如果对手的网前实力较强,那么把她派上场应该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女排受制于成绩,留给新人去适应的机会太少。从已经结束的4场比赛来看,供新人发挥的比赛却只有4局。3日与中国香港队比赛结束后,中国香港队主教练开玩笑说,“赛前就跟陈导打过招呼,不能打得太猛,但到了第二局,他们就打忘了”。尽管这只是一个没有得到证实的玩笑,但如果这是事实,那么陈忠和在一场比赛中全部使用替补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他能留给年轻队员的时间和机会也只能体现在特定的比赛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