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23阅读
  • 5回复

女排队员真的是飞将军李广再生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定浦江
 
发帖
241
蕊迷币
15828
声望
2443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8-12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我已经说了不止一次了,但是现在我还是有必要说一下,我不希望在北京继续看到雅典那样的阵容.虽然我知道仍旧要受到很多人的攻击,但是我还是要发这个帖.因为我爱女排,我相信清醒的有识之士也会认同我这个观点!

飞将军李广,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名字.他一生书写的传奇太多.60多岁仍能挂帅出征,驰骋沙场,保家卫国.而杨家将的佘太君,百岁挂帅,宝刀不老,雄封犹在,名扬天下...这些历史这些名帅上演不老的传奇从而让后人们津津乐道至今...

而现在,我们的女排队员们似乎同样要在08赛场上演这些不老传奇啊.说实话,女排队员们单从个人来说年龄确实不大,也就是 28周岁而已.但是如果集体都是这样的年龄,我不知道还算不算年轻呢?

雅典赛场,我们5局苦胜俄罗斯,荡气回肠,气势如虹,看到她们的自信和微笑,看到她们得分后的握拳怒吼,震彻赛场,振奋人心.我们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可以说,是如火的激情和充沛的体力让我们笑到了最后.比赛打到了那种程度,其实也就是拼心态和斗志以及体力了.雅典阵容,单从年龄结构来说,是非常合理的.
张越红,陈静稍微大一些.都是29周岁.张平算小一点,22周岁.其余全部是78年到81年的队员.真是黄金年龄,正值当打之年,黄金时期,自然有着最顶点的斗志和体力.技战术打法和心态好过对方,赢球自然是理所当然.

可是我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如果08年依旧还是这些老将,我们还能赢吗?尤其是打5局比赛,而且像和俄罗斯这样的高比分5局比赛的时候我们还能气势如虹吗?
先看看这些队员到08年的年龄吧:
冯坤:30周岁,周苏红29周岁.
刘亚男,宋妮娜,杨昊,张娜28周岁
赵蕊蕊:27周岁.

雅典的比赛,我们的大鸟在决赛前打了所有的比赛,这给了老将张越红保存体力的时间和机会.即使是决赛赛场,也是大鸟先开始打然后才张越红出场的.这样的张越红自然可以有充沛体力对待比赛.
而现在陈教练似乎对谁都舍不得放,对谁都舍不得扔,我不知道到了08赛场,用6个张越红这样的老将是否还能给我们演绎出荡气回肠的比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质疑用在有可能出现在08赛场的这批老队员身上是再也合适不过了.我不否认她们的实力和能力,但是我怀疑她们的体力和状态.当初这些队员在01年都是小队员,都是20到23岁左右.她们的实力那时候并不显得出众,论稳定论技术论经验,这批队员可能都不及当时如日中天的邱爱华,殷茵,诸韵颖等人.但是陈中和教练敢于大手笔,敢于大胆改革,洗刷这些正值当打之年的老将,起用这些20到23岁的小队员.结果这些冲劲十足,斗志昂扬,体力充沛,激情四溢的队员很快就成长了起来,从02年的稚嫩而失利,到03年的有可能到夺冠再到04年的最大热门然后飞跃龙门,都是一路成长起来的.而04年我相信也是她们能力和实力的最颠峰了.到05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她们的老态.当然体力仍旧还算可以,但是拼劲,冲劲,斗志,激情似乎都已不如以前.自信的微笑没有了,相反有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激情的怒吼也没有了,有的只是失误后郁闷的表情和自怨的神情.这些都成了两重天的对比.今年是这样,我不知道明年会是怎样,更不知道后年,大后年...我都不敢想.我也不敢想象到了08年这些队员是否还能像雅典那样跑动迅速,出手勇猛?是否还能有像雅典那样排山倒海的如虹气势?

队员们一年不如一年是必然的,是不可违抗的事.特别是女人,在25岁以后,每过一年,精神,状态,体力都将下滑的厉害.飞将军60多岁还能拉动如山铁弓,难道我们的队员都是再生的飞将军吗?难道都是百岁还能挥舞千斤拐杖的佘太君吗?

陈中和教练总是在说队员们思想包袱太重,放不开手脚.其实我觉得陈教练现在也一样,舍不得这批亲手教导出来的成果.也有好多网友说现在的年轻队员顶不上来,但是冯坤周苏红们当初又能强过邱爱华诸韵颖殷茵们么?还不是一场场比赛练就出来的.她们的能力和经验还不是这些大赛积累下来的.从02到03再到04,她们都在成长,从以前的逢俄不胜到后来的能平分秋色再到后来的克俄高手,都是这些队员成长的效果.所以目前的年轻队员确实不行,但是只要给予机会,给予时间,我想她们都会像当初这批队员一样给大家带来惊喜和辉煌.而雅典只有一个张平是小将,而现在却清一色童子军,娃娃兵,这些队员基本功都不扎实,手上变化没有,后排防守没有,惨不忍睹的一传技术.....但是这些队员却有着坚实的身体条件,无可否认,她们都是优秀的出色的排球苗子,但是她们只能是苗子,至少这几年都还是苗子,到了08年她们还不能和人家心态稳定,技术成型的队伍打比赛的.这些队员们都还小,虽然身高普遍出色,但是至少暂时正像绣花枕头那样,外表锦绣,而内里却一塌糊涂.我不否认她们也许可以在08之时成长起来,但是如果到了08她们还不能成长呢?

赵蕊蕊那样优秀的选手,父母都曾经练习过排球的天赋选手,而且99年就进入国家队,尚且直到2003年才出色成熟稳定起来,我们又怎能对这些练习排球才几年的小队员寄予厚望呢?况且她们还都不是赵蕊蕊那样高的天赋啊!用这样的小队员赌明天我们何不用那些心态,技术都稳定成熟的中生代呢?

可惜我们的教练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手笔.似乎也和这些老队员一样有了相赢怕输的包袱.如今的李娟终于进入国家队了.这也许是中生代们的一个希望.我希望陈教练也能清楚的知道08年,中生代们才正是体力充沛斗志昂扬激情四溢自信十足的队员啊!多给予年轻人机会,多给她们实践的机会.多放弃一些老队员占据赛场占据主力的时候,这样那些新人们才能快速冲出来,才能快速成长起来啊.从01年到03年,说明中生代球员三年时间就可以成熟稳定,而赵蕊蕊的成长,说明小队员5年时间才能成长,况且还是她这样的从小就接受排球熏陶的队员.所以我觉得调整小队员,放弃老队员,多给中生代机会.当然也不是全盘放弃老队员,只是我觉得老队员们该走到幕后该走到替补席上了.

其实现在二传手位置老化,花那样大力气培养王一梅我觉得倒不如花大力气培养魏秋月呢.因为二传手的位置上比主攻位置上更需要人啊!!!

我支持中生代,不是因为我有多喜欢她们,也不是同情她们.而是我是喜欢中国女排,我希望女排们能继续辉煌,能继续演绎荡气回肠的如剑如虹的比赛!而不希望到了08赛场满场看到的都是张越红这样的年龄队员.毕竟她们都是凡人,毕竟李广,佘赛花都是千年难出的旷世奇才啊!

也许很多球迷都要继续讨伐了,但是中生代才应该是08赛场的主心骨,老队员只能辅助,而小队员只能留极个别.正如一位网友说的,橄榄型才是最合理的.希望陈教练能以2000年的中国女排,中国女足,中国女垒为鉴.

2000年的中国女排看起来平均年龄似乎不大,但是主力阵容中28周岁的孙月,33岁的巫丹,27周岁的何琦占据这三个主力位置.而且队员们基本都征战过96奥运会,新鲜队员没有,其实那时候场上正因该出现新鲜队员啊,可惜邱爱华却是替补,唯一的陈静还是大器晚成的75年的选手!
而中国女足,中国女垒基本上都是96奥运会亚军的阵容.尤其中国女足,看似每个队员都是世界实力的,可是老马不知道的是25岁以后特别是30岁以后的女人老化的是非常快的,所以即使有99年的辉煌,也只能演绎2000年的失利.

我希望这些个例能引起陈指导的注意啊!别重蹈覆辙啊!中国女排,正需要正值黄金年龄的新鲜血液啊!陈指导,给予她们机会吧,只有中生代才是08的主力干将啊!

即使有飞将军再生,佘赛花再现,我想我也会选择正值当打之年的关云长和穆桂英!!!
离线igetha

发帖
5086
蕊迷币
381538401
声望
23585
贡献值
1205
好评度
552
糖果
12264
黄金
12864
转盘点数
996
心花
1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08-12
关于老将的问题,技术上我不是很懂所以不多说什么,但是关于优秀运动员的“老”否,我觉得值得探讨。
众所周知,中国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当然,主要原因是大运动量造成的伤病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更多些的运动项目来说,把中国运动员出奇短的“正当年”时间视做理所当然就像2004年以前短跑运动中的“人种”说一样,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真理,还记得刘翔拿到冠军后接受采访说的第一句话吗,“谁说黄种人一定不行”,已经形成的现实就是对的吗?
个人认为中国运动员的这种状况有相当一部分“体制”原因在里面,最简单的例子,王毅夫2004年做为运动员参赛的时候,“怎么还不给年轻人让位置”的说法就不少,中国人多“位置”少的“现实”显然在我们的体育体系中也有所体现,计划的时候不怕,反正是国家的钱,但现在不同,在市场化,也就是说在“透明化”,关注体育的普通民众只要有点经济常识就能看出国家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本有多大,就算在“举国办体育”的体制下,我们可以不考虑成本问题,这种“昙花一现”对运动员本身也是过于残酷的。总之,以前的不合理的“人才浪费”现象存在的环境已经改变,这种现象也迟早要改变。
女排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们总在中国人最需要某种精神鼓舞的时候用世界冠军来实现这一点,所以中国有所谓的女排情节,但是,我还是认为,今天的中国没有必要更不需要依赖某种体育项目显示我们的存在,我们喜爱女排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好看的运动,甚至仅仅是喜欢的偶像从事的运动,而不是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拿世界冠军的运动。
还是回到年轻人怎么办的问题上来,很明显,把联赛做好,意大利的排球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
离线os19892004
发帖
303
蕊迷币
10662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61
转盘点数
193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08-13
我觉得这种担忧有理,特别是对于中国队,也许在别的强国,运动员过了30还可以做主力,但是中国女排,一支日常训练量特大的队伍来说,这就值得关注了。
离线宋婉秋

发帖
9728
蕊迷币
216135997
声望
330718
贡献值
1788
好评度
453
糖果
2769
黄金
4726297
转盘点数
328
心花
2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5-08-14
[QUOTE=igetha]关于老将的问题,技术上我不是很懂所以不多说什么,但是关于优秀运动员的“老”否,我觉得值得探讨。
众所周知,中国运动员绝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当然,主要原因是大运动量造成的伤病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技术性更多些的运动项目来说,把中国运动员出奇短的“正当年”时间视做理所当然就像2004年以前短跑运动中的“人种”说一样,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真理,还记得刘翔拿到冠军后接受采访说的第一句话吗,“谁说黄种人一定不行”,已经形成的现实就是对的吗?
个人认为中国运动员的这种状况有相当一部分“体制”原因在里面,最简单的例子,王毅夫2004年做为运动员参赛的时候,“怎么还不给年轻人让位置”的说法就不少,中国人多“位置”少的“现实”显然在我们的体育体系中也有所体现,计划的时候不怕,反正是国家的钱,但现在不同,在市场化,也就是说在“透明化”,关注体育的普通民众只要有点经济常识就能看出国家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本有多大,就算在“举国办体育”的体制下,我们可以不考虑成本问题,这种“昙花一现”对运动员本身也是过于残酷的。总之,以前的不合理的“人才浪费”现象存在的环境已经改变,这种现象也迟早要改变。
女排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们总在中国人最需要某种精神鼓舞的时候用世界冠军来实现这一点,所以中国有所谓的女排情节,但是,我还是认为,今天的中国没有必要更不需要依赖某种体育项目显示我们的存在,我们喜爱女排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好看的运动,甚至仅仅是喜欢的偶像从事的运动,而不是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拿世界冠军的运动。
还是回到年轻人怎么办的问题上来,很明显,把联赛做好,意大利的排球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QUOTE]

两个字,深刻!三个字,很深刻! 特别是[QUOTE]我们喜爱女排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好看的运动,甚至仅仅是喜欢的偶像从事的运动,而不是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拿世界冠军的运动。[/QUOTE] 本人非常赞同。让喜欢排球再单纯些,更单纯些。

发帖
471
蕊迷币
26323
声望
28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42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08-15
楼主的分析很理智也很深刻。
希望陈指导能有机会看看!![/COLOR][/SIZE] :28gif: :28gif: :28gif: :28gif:
离线13634367328
发帖
94
蕊迷币
13428
声望
21
贡献值
0
好评度
0
糖果
40
黄金
584
转盘点数
27
心花
0
金蛋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08-15
为什么不能呢,4年什么事都可以发生,谁刚出道不是这样啊?蕊蕊就是个例子,99年入国家队,03年才练成,也许我们对新队员的期望太大了,四年过去,她们也已是20多岁了,犹如现在的老队员,况且现在的老队员经验丰富,08年还是我们的主场,拥有天时,地利,人和,陈指导自有自己的想法,08年值得期待。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