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主+小副的两点轮卡,在任何国家都是会出现的问题,只是每个球队的解决的方式不同而已,对于欧美球队来说对一传的要求不像中国女排那么苛刻,其实,打快变为主的亚洲球队一贯对一传的要求是挺苛刻的,但韩国和日本早就是不入流的二三流球队了,所以就不用太在意了。
欧美球队在这一轮,因为一般都有主攻的强攻作保障所以相对来说压力不是那么明显,况且像巴西这样的球队,在空间的利用上比较合理,所以她们几乎每轮是3-4点的进攻点,在两点轮的时候,可以策动后排进攻。但对于中国女排来说,一向偏重于通过快攻来带动四号位平拉开的前排进攻战术。
在上两个奥运周期的时候,刚出道的刘亚男,也曾经在2001年和2002年和主攻的那一轮经常卡轮,但后来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是换了王丽娜当主力大主,靠她的小斜线和大力扣勉强能过,再加上刘四的天下第一溜作保障,辅以铁三角的一传输送和冯二的隐蔽快传,在2003和2005年之间这一轮就基本不怎么卡了。
现在的中国女排在这一轮卡,原因有三:首先,我们的一传体系就不完善,也不完整,主力接应一传稳定的没进攻,有进攻的一传防守又有纰漏,基本靠换,自由人,接一传区域有限,质量一般,有时连自保都够呛,主攻,在接一传方面也不是十分有谱,所以,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偏多,碰到冲击容易崩溃。其次,小副是薛兔子,叫兔子,但不会单脚跳,只会双脚蹦,所以,只能在3号位打近体或短平,对4号位的牵扯掩护有限,对方副攻比较好并步去拦四号位,所以,对于中国队的副攻来说,不会单脚背飞和背溜是多么悲剧的一个事情,起码在网长的利用上就有缺陷,薛兔也打,但上步奇怪,腰腹力奇差,没滞空,下球绵软无力,好无杀伤力,而且线路比较容易判断。最后,就是,我们的大主在进攻的实力上不如现在的主力小主,但因受一传技术的诟病,只能硬撑着打大主,陈丽怡,除了力量大,手腕稍有变化外,扣球点低的这一弊端在这个两点轮,尤其要打调整攻的时候就暴露无遗了。
要解决,这个两点轮的问题,综合来说,有几点要做到,其实,现在球队起伏大,说明球队在整体性上还没到火候,至少在技术环节是有明显缺陷的,那要靠反复练习去改进,在人员上,大主和小副的搭配上还是可以再挖掘潜力的,薛明既然单脚能力有限,那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在二传身后的背快,还有背平快的战术,把网长利用的充分一些,陈丽怡的突破还是在速度和手指手腕的运用上,现在有的时候,她像下砸的比较多,所以直接拦死很多,是不是可以轻拍保护好,再重新组织进攻,或者平打打手出界的技术和拐腕打手出界的技术相结合运用一下,在这方面日本女排的主攻很有特点。此外,小副位置上来自八一的陈瑶可以重点淬炼一下,陈瑶的优点,是二传身前身后球比较平均,缺点是力量还不够,挥臂速率也有点问题,在动作定型上有点瑕疵,希望能改,连徐云丽在今年的进攻端上都有改进了,何况是协调性更好的陈瑶呢?期待……在大主的位置上,期待另一个90后小将,杨婕,她身高1.94,高而不笨,协调性好,力量比惠若琪更足,扣球点也高,在一传和防守端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其实,对于中国女排来说,如果当惠若琪和杨婕能构筑起强力的主攻线的时候,那中国女排新的时代就会到来。
在接应位置上,李娟是很难坚持到2012的,她的状态每况愈下,所以,应该早做准备,在联赛中发掘新人要么改造,要么提高,充实这个位置。
[ 此帖被一一在2010-07-10 01: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