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拥有声势浩大的球迷“粉丝军团”,这些人对中国女排的明星们迷得入魔,有关女排的个人信息无不收集研究,但是,收集来的信息往往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有的至今仍是谜团。
一、 赵蕊蕊身高之谜
赵蕊蕊曾是世界级的“网上长城”,世界第一副攻手。
现在,她正在努力奋斗,以期重返比赛埸。
蕊蕊的身高,报纸上有两种说法,一是1、97米,一是1、96米。球迷们争论不休,一些排球论坛甚至以“蕊蕊到底有多高”出过竞答题。
后来,笔者请教了赵爸爸。
身高2米的老人家笑答:“两种说法都对!蕊蕊她早上量身高是1、97米,晚上量是1、96米。”
二、 冯坤传球手型之谜
队长冯坤是世界级的优秀二传手之一。
按排球教科书上所言,传球以双手大姆指的形成的姿态,手型有“一字型”和“八字型”等区分,但是,球迷们觉得冯坤的传球手型介乎开这两种之间,似是非是。她的上手传球畅展、自如,控球良好。不知应叫什么样的“型号”?
后来,有人请教了01年任冯坤二传训练的教练郑宗源。才得知叫“三角型”:即手腕后仰,双手的大姆指和食指形成三角形状,传球时可从三角中观察一切。是一种很实用的传球技法。
三、 刘亚男的快球速度之谜
刘亚男有“世界第一快”的美誉。
这当然是特指冯坤与刘亚男的配合扣快球。
但是,到底有多快,即球从二传手出手后,到她扣触球的刹那间速度到底是多少?这个争论也在球迷中仁者见仁。
后来,有好事者相约到训练现埸,以几个秒表分别测定。结论是0、3秒以内。
一个运动员的正常反映也是0、3秒。这就是说,想拦住刘亚男的快球,包括短平快、近快、背快、背溜、背飞,非得与她同时起跳,否则就跟不上节奏。
四、 周苏红的一传之谜
周苏红在中国女排有“难以取代”之说,这是因为她除了网前快变进攻绝招外,还兼有接应、防守、一传等过人功力。特别是一传,按陈导说法,她的到位率,有时超过张娜的一传水平。
一传垫击,除了移动、判断、心态诸因素外,关健是小臂肌肉的收缩、缓冲和反弹能力。
专家说,苏红的肌肉质量最好、皮层内脂肪相对少,肌肉线条明显,神经控制能力强。所以她的小臂垫击时,能根据球的急缓轻重,分别伸缩、缓冲、反弹,控球能力强于她人。
五、 王一梅减肥之谜
王一梅现在是中国女排最有潜力的主攻“红衣大炮”,也是中国女排下力打造的增分点。她是力量型选手,负重深蹲指数是100公斤,超过一些男子队员。
18岁的大梅,目前体重是100公斤。
陈导想尽的各种办法为之减肥。包括训练穿皮衣促进流汗消耗、训练间不让喝水,以药替代、三餐节食等等。
可是,为何她的体重依然?
陈导曾在无意中透露:“我对王一梅,是减肥不减重。”
原来,是重磅有力!
六、 杨昊的平拉开速度之谜
杨昊目前回勇,她与冯坤配合的四号位平接开进攻,往往球来就打,下手后有时看都不看就往三号位走。不但成功率高,而且扣得很自信。
所以,杨昊有“世界第一平拉开”之誉。
她的下手速度几何?也即是冯坤传出,到她触球的这段时间是多少?
同样是上述好事者所测。秒表显示是0、9秒以内。
8月18号,香港站的世界大奖赛就开始了。各位粉丝们若是有心,可以现埸一测一看一核。
不也是一桩“内行看门道”之美事。